钟振振:金诗新解(3)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题古节
[金]王寂
尊者老不枯,魁然挺高节。
求心已无心,断臂犹立雪。
关于全篇
邓绍基先生《金元诗选》:“这首题画诗是作者《题宝岩寺溥公所存墨竹四幅》之一,诗为古体,用语明白如话,却蕴昭然高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又曰:“求心:此处'心’指竹木的中心。”(同上)
又曰:“断臂:当指竹枝被截。立雪:立在雪中。”(同上)
按:此诗看似“用语明白如话”,却并不那么容易读。要真正读懂它,必须有一定的佛学知识。
“尊者”,佛家泛指具有较高德行﹑智慧的僧人。这里特指佛教禅宗的二祖慧可。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东土祖师》载:
“初祖菩提达磨(按,今译作'达摩’)大师……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魏孝明帝正光元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祖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祖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祖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祖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祖前。祖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祖遂因与易名曰慧可。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王寂此诗,因系“题宝岩寺溥公所存墨竹”,故不假外求,即用佛家典故,将此竹比作高僧慧可。
佛家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皆空皆幻,皆非真实的存在。
当慧可称自己的心不平静,请求达摩祖师使他安心时,达摩便说:“拿心来,我替你安!”
慧可说:“找不到心。”
达摩说:“我已经安了你的心了。”
也就是说,连“人”都是虚幻的,哪里还有什么“心”?
既然没有“心”,还到哪里去找?
找不到“心”,这就对了。
能知道“无心”,自然就“安心”了。
竹之为物,本即“空心”。以“求心已无心”为言,物象与禅理契合无间,正是这首咏物诗的高妙所在。
无极道中
[金]刘瞻
银河淡淡泻秋光。缺月梢梢挂晚凉。
马上西风吹梦断,隔林烟火路苍茫。
关于“马上西风吹梦断”
邓绍基先生《金元诗选》:“梦断:犹魂断。喻一往情深,也可释作惊心、惊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按:“梦断”,字面义只是“睡梦中断”或“从睡梦中醒来”。
唐柳宗元《梅雨》诗:“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许浑《题舒女庙》诗:“孤舟梦断行云散,何限离心寄晓猿。”
宋张咏《柳枝词》七首其二:“游子不归春梦断,南村一树有啼莺。”
王禹偁《雪夜看竹》诗:“梦断闲窗酒半醺。月华薄薄雪纷纷。”
金蔡珪《风竹如水声》诗:“北窗午梦断,冷簟无飞蝇。”
朱之才《次韵东坡跋周昉所画欠申美人》诗:“绣帷幽梦断难续,想象翠黛颦修眉。”
刘著《闺情二绝》其一:“万里巫山归梦断,不知何处觅行云。”
麻九畴《秋怀》诗:“还乡梦断寒衾晓,依旧云山是蔡州。”
李澥《秘书张监墨梅图》诗:“十载江南春梦断,至今清影在君家。”
李夷《古镜》诗:“盘盘古皇州,梦断繁华歇。”
鲜于溥《早发》诗:“灯前梦断家千里,马上诗成月一痕。”
姚孝锡《芍药》诗:“只愁春梦断,化作彩云飞。”皆是其例。
至于其比喻义、引伸义,则各各不一,须视全文语境而定。
刘瞻此诗只是说旅途颠簸,倦怠无聊,骑在马上打了个盹,却被秋风吹醒而已,似别无深意。
群内花絮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