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发现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四种形式
本文发表在《学前教育研究》
引导发现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一般有四种形式:
⒈操作实验,即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自己发现获得数学的初步知识。
如,课题“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给幼儿不同长度的小棒或线段若干,让幼儿用这些工具去测量桌子的边长或其它物体的长度,然后引导幼儿从中发现“测量单位越大,测量结果的量数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又如课题“轻重与材料,轻重与体积大小的关系”,我们可以向幼儿提供不同材料的体积形状一样的和材料一样的体积不一样的材料,让幼儿掂量或用天秤称量比较,最后,从大量的操作经验中发现“材料相同,体积越大,就越重;反之就越轻。材料不同,虽然体积相同,但重量却不同。”
⒉组织观察。即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再进行思索,然后抽象出概念,总结出规律。
如,认识“三角形”,我们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各种三角形,然后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有三个角,三条边”。又如,在传授“自然测量的动作要领”时,在上课前我们可以先教两个幼儿测量的动作要领;在上课时,老师先示范用小棒测量给大家看,这样,由于部分幼儿没有掌握动作要领,在测量时,可能没有沿着直线进行,或在连续移动测量工具时,没有使前一次测量的终点成为下一次测量的起点。这样,操作过程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我们就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测量结果与老师的一样,而有些则不一样?”、“怎样的操作才是正确的?”。这样,我们不是直接把动作要领告诉幼儿,而是让他们去观察、去分析、去讨论,然后发现自然测量的动作要领。
⒊运用比较。新旧知识的比较、复杂问题与基本问题的比较,让幼儿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领悟知识。
如,在教“基数和序数的区别”时,我们可以让幼儿从许多物体中分别拿出“第2个,2个某物”,“第3个,3个某物”……,让幼儿在操作比较中真正认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⒋设问。
设问质疑,是引导发现法的突出特点。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设问,问题先后要符合幼儿的思路,先问熟悉的,再问较难而幼儿通过独立思考而又能回答的。如自然测量法的导入:先问幼儿如何比较两段线段(可以移动的)的长短,然后问不能移动到一起用“对应法”或“重叠法”比较长短的线段,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从而导入自然测量法,最后通过设问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测量的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