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东陵:满族人信仰神灵很多,萨满教没有庙宇神祠,如何奉祭?

沈阳东陵附近的图腾林,是根据东北三省满族聚居地收集的满族图腾图案雕刻的图腾柱的集合。(王子瑞)

在满语中,图腾为“班吉”,因而,图腾柱也称“班吉柱” 。图腾柱为图腾标志的一种,即在木柱上雕刻氏族崇拜的对象。

其间有动物、也有人们臆想的半人半兽的形象,被满族人信奉为母神、医药神、绣花女神、雨神、完颜氏家神等。体现了萨满教“万物有灵”的文化内涵。

图腾柱上面雕刻的神像形态各不相同,因为萨满教是原始的多神教, 是在“万物有灵”的观念支配下所形成的一种多神崇拜

满族人信仰的神灵很多,但是萨满教没有庙宇和神祠,也没有专职的掌教和祭主等神职人员。

信奉此教的人们,在族人中自发形成一位“察玛”,主管每次祭祀天地、山神、土地和祭祖、许愿等重大活动。

神灵,则多用木雕或绘画的形式体现。

图腾是原始人迷信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对其氏族的繁衍、生产具有保护、庇佑作用或者能代表其氏族特点、表述其渊源,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象。


清福陵,又称沈阳东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

福陵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天聪三年(1629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从东京尼亚满山迁至福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陵墓到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1662-1722年)和乾隆(1736-1795年)年间又续有增建。

清福陵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福陵自民国十八年(1929年)起被代辽宁省政府辟作公园,因其位于市区的东部而得名“东陵”。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

1988年,清福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4年,包括清福陵在内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岁时风俗,多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达斡尔族、青海土族到20世纪50年代初尚保存该教的信仰。对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等各个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萨满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祷告、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