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心理学之后的自我觉察与成长

不知道大家对于心理学的理解都是什么,当我还没有正式学习心理学的时候就觉得心理学一定很神奇,听着就很厉害,这也是因为在我们国家心理学的普及度较低所导致,甚至还有人觉得“看心理医生"一定是因为有精神疾病才会去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你可以找心理辅导者倾诉你并不能向周围人所倾诉的苦恼,你不用担心他们会到处传播,因为心理辅导者的第一课就是保密,他们会为你保守你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也会帮助你找到方法在生活中运用自己的力量与能力解决问题,可以让自己的内心也慢慢的成长起来。因为这是助人者的工作目的。当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可以直接帮助别人的,除了学习心理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助人者首先要学会自助,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老师的带领之下,我的心灵成长之路比其他专业的人能够更顺利一些。

助人者课程虽然没有书,但是却是这个专业里面最喜欢的课程,没有之一,这门课程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和意识去觉察自己,这是一个真正让我成长的课程,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包容与引导,让我自己认识到内心里面最真实的自己。

记得大一刚刚进行这门课程时,我一直在想,没有书这课会怎么上,后来我发现,我的老师真的很强大,这两年来的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受益匪浅,每一次老师所说的内心的症结,都直击我的内心,有时候确实有些迫不及防,有些难以释怀,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我能够真正的做自己了,我真正的长大了,能够自己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了,人人都在不断成长,我很庆幸我能够有这样的一位恩师指引着我们逐渐成长。

首先是自我觉察,从这里是第一次大作业,我开始探索内心真正的自己,我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下笔,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写才好,我还未从高中的写作文范式里面出来,我有些不知所措。我刚刚接触大学生活,刚刚接受大学课程,老师的第一次大作业是自我觉察报告,我也是意识到原来“自恋”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从第一次的作业开始,我就要面对我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因为我其实不愿意承认,我对别人的依赖有点强,这其实是我吝于承认的点,但是我还是写了出来,总算是踏出正确的认识自己第一步。

接下来是人生脚本分析,“人生脚本”是艾瑞克·伯恩提出的概念,是TA沟通分析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环。在《团体治疗的原则》一书中,伯恩把“人生脚本”定义为“潜意识对一生的计划”,它由人在童年期时根据自己经历决定形成,之后会随着不断地选择而达到高潮。

我记忆的开始是三年级,三年级之前的时光过得无忧无虑,并无多少印象,因为从三年级开始我就一个人在家里面对着自己做饭,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整理自己的日常用品这些事情,以至于对现在的我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别人的眼里,我或许是独立、坚强的,但是只有非常熟悉的朋友才知道我什么时候表现出来越坚强,其实我那个时候最软弱,我很怕被人抛弃,即使自己在这方面吃过亏但也还是这样的想法:如果我足够在乎你,那么只要是你还没有彻底离开我,我就可以原谅你,不论你犯的错误是什么。但现在我发现,这样做,最终还是留不住一些人。

这样的思想一直困扰着我,而且我感觉这样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时间长了我发现这样的想法很容易会让人觉得我很好欺负,没有自己的原则,但是其实我自己的内心是有原则的,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直接告诉别人我的底线在哪里,但这样我又觉得这样是不是有点在约束别人?是不是会让别人产生厌恶感?从而不想跟我再继续接触下去?我会不会因此失去一个朋友?如此种种,总怕别人因此会抛弃我,感觉自己不会有人重视。

现在想想,在我的世界里好像就只是自己一味的退让,让自己非常受伤。后来,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多,后来发现自己这样的做法真的很不成熟,人要宽容,但也要有原则的宽容,不能盲目地宽容,最终伤害的只是我自己而已。

大一的第二学期开始之后,对自己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上学期的课程让我们对自己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这学期的课程,就需要我们在上学期的基础上通过这学期的继续学习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

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难免被家长寄予厚望,因为妹妹与我相差十岁,所以我被父母要求的更加多,妈妈的性格属于比较要强的性格,所以对我从小的教育妈妈一直很严厉,在我的记忆中,妈妈对我的批评总体比对我的赞赏要多很多,自己如果有一件事情做得不对,都会被母亲批评,而且会非常严厉的批评,但每当我做一件我自己觉得值得称赞的事情的时候母亲总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嗯”或是:“好”,有时候甚至不说话,让我当时自豪的心情顿时就泄了气,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就不会去做了,因为感觉做了跟没做没有什么区别,反正妈妈也不会夸我,也会鼓励我。妈妈总觉得什么事情都应该按她说的来做,如果不按她说的做,我就是不听话,就是不对,就是犯错了,所以从小我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想我这样做妈妈会开心吗?妈妈会不会觉得我做的是对的?只有我做的事情妈妈觉得对妈妈就不会对我发脾气,就不会骂我,就不会老跟爸爸吵架了。这种情况一直到现在都存在,我知道怎样做妈妈不会生气,因为怕妈妈生气,所以有时候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想要怎么做。只是觉得那样能够让妈妈更爱我,不会被抛弃,这样做才能讨妈妈欢心,只有做事情的时候让别人开心别人才能喜欢我。

因为在小时候父母经常外出,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自己做饭,自己写作业,自己定闹钟上学,从小时候开始就学会了做饭,妈妈也老告诉我,她不能陪我一辈子,这些事情总有一天要我自己来做,当我自己足够独立的时候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自己足够的努力,才能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妈妈总是希望我做什么事情都要很完美,要考虑周全,这样才能避免麻烦,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来做,不能总是依靠别人,不能总是让别人帮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现在妈妈不允许我在她面前哭,看到我哭妈妈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很生气的让我把眼泪擦掉,其实她也在哭,以至于我不敢在别人面前露出软弱的一面,因为我怕其他人会像妈妈一样讨厌我哭,会厌烦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哭过了,有时候真的想哭一哭,但又发现自己根本哭不出来,那时候的自己就会变得很无助,不知道自己怎样才摆脱当时的情绪。

妈妈在教育我跟妹妹的时候,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你看人家都会干嘛干嘛的,人家这次考试考的多好。你应该像他们一样学习好,像他们一样听话,好像只有我变成像别人家孩子那样她才会喜欢我,我不能有我的样子,让我一度觉得我根本就是一无是处,不如别得孩子,这样的思想导致现在我都会因为这个跟妈妈吵架,我不知道我怎么做才能让妈妈满意,不知道我怎么做我也能变成别人妈妈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平时我都可以过的很正常,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妈妈在我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太多了,当买衣服的时候会想先过妈妈那关,做这件事情妈妈会希望我怎么做,会想很多,虽然妈妈现在总是跟我说,自己可以做决定了,但有时候还是害怕做事情之后妈妈会觉得我做的不好,总是容易被妈妈的思想“控制”,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是我的人生脚本,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妈妈的这种“控制”?

其实从三年级开始,父母就总不在家,总是留我一个人在家,那个时候的我特别害怕回家,因为家里的门要我自己开,灯要我自己开,要让我一个人待在那个空间里,除了电视机里的对话声,没有人跟我说话,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是一边哭一边吃饭,我那样经常性一个人做自己应该做的,那个时候只是在想,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陪我吃顿饭,这样一想我就更加增加了内心的失落感,偶尔父母会回来,我就会特别开心,但后来我又担忧起来,因为这证明着父母跟我相处的时间又进入了倒计时,当我放学回来,很多时候,父母又离开了,就又剩下我一个人在家,还有很多时候,父母说他们今天不出去,可是当我回来,门又是锁起来的,我在失落的同时,又让我有一种被抛弃,不被重视的感觉,直到现在,我特别注意跟别人的关系,特别怕失去一段关系,我害怕被抛弃,当一段感情真的开始产生裂痕的时候,我就会想是不是我不够好?小的时候,虽然觉得父母不能陪在自己身边,但是知道不能打扰父母,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我不会主动开口告诉他们我一个人很害怕,能不能陪陪我,这样的做法在之后与人交往中也没有体现出来,虽然我很怕会失去这段感情,但是我不会问那个人能不能别离开我,因为我觉得那样会让别人更加厌烦我,那样会影响别人,会是在为难别人,这个时候我就选择不说话,即使自己心里很难受,但是我也还是一个人难受,也不会让其他人看出来我开心与否。

在大学期间,我渐渐地改变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也会主动的跟别人“服软”,会将自己比较软弱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但是心里总会觉得那是在为难别人,有时候觉得我自己的自尊心都没有了,就会很苦恼到底应该怎么做。

以前的我,不会经常赞赏、夸奖别人,可能是因为妈妈的缘故,妈妈很少夸我,很多时候只是轻描淡写的“恩”“做得好”,或者干脆就不说话,我感觉我做的好都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都不会被表扬,长大后的我也不太愿意去夸奖别人,对于夸奖别人方面比较吝啬,慢慢的在这一年之中,我学会了夸奖别人,因为意识到当别人做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心里也会很自豪的,是希望被人肯定的,我深知不被夸奖的失落感,所以我会学着去用言语表达出来我也是很自豪的,他做的很棒,虽然做起来好像有些别扭,自己刚开始会很不舒服,但后来发现跟朋友的关系真的很好,朋友也愿意跟我说更多的事情了。相比于夸奖,当有一件事情知道是对方的错的时候,我就会言辞犀利的指责他,自己完全就会陷入“指责型”的状态,但是现在我就不会了,我会换位思考,我会先告诉他,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但是你这样做确实不对,我也不会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跟别人交流这件事情,会想着说,应该安抚好他的情绪之后再跟他一起去解决这件事情,虽然我以前也会在之后陪着他,但是前后的情绪是不同的,以前的做法让两个人都不开心,做事效率也不会很高,但是现在起码心里不会有那么多的负面情绪了,总是会有多一些的动力去做这件事情了。

是的,我是有一些改变的,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但是说实话,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我继续做出努力才能有所改变,不管我之前经历过什么,以前不好的体验不是我用来抱怨的理由,相反的,那都是我比别人精彩的地方,都是我不同于别人的宝贵经验,时光流逝,留下来的,总是经验二字,以前的时光回不去,事情变不了,那么可以变的是看待那些事情的心态,如果能将大部分的事情用良好的心态去消化它,那么我相信我一定会变成很好的自己。

希望你在读过我的故事之后能够面对自己曾经觉得痛苦的经历,那其实是你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是比别人更宝贵的财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