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之869:4000万合法遗嘱以违反公序良俗被判定无效,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儿童情绪障碍
认知治疗
儿童常见的认知错误
自动思维:表面性思维(包括观念、信念和想象),在某种情况下立即出现的思维。
潜在的设想:较深一级的思维,是自动思维的根源。它基于原有的条件、规则及相关的情况形成信念,帮助人们组织自己的知觉。
策略:最深层的核心基础信念,是一种坚定不移的、无条件的信念。
这三个层次思维是相互联系的,自动思维是最不牢固的,易预测知的,治疗早期常针对这一水平开展。
当患儿能较容易地识别和判断他的自动思维后,治疗者应帮助患儿,进一步识别他的潜在的设想。
可采用口头、书面和图画的表达方式,也可采用行为尝试的方法来表达。
当问题涉及到人格障碍时,治疗的焦点应是判断、干预和改变错误的策略,这往往是治疗的最难之处。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全球确诊病例累计16905万余例,死亡350.7万余例。境外输入6012例。
1995年,刘某在深圳南山区自建三幢房屋。由于妻子长期痴迷麻将,没有照顾好家庭,夫妻常常吵架,导致感情破裂,最终分居生活。
在夫妻分居几年后,2001年,刘某聘请保姆杨某,两人彼此产生了感情,共同生活达17年之久。
2010年,刘某所在村庄拆迁改造,刘某与妻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房屋拆迁改造,得到两千余平方米的回迁房屋,五个子女各得100~500平方米的房产。
妻子将属于自己的份额,给了三个儿子,自留80平方米。丈夫自留300平方米,当时房价13万/平方米,总价值达4000万元。
刘某曾于2015年提起离婚诉讼,2016年8月,法院判决不予离婚。
刘某在律所见证下,立下自书遗嘱:因子女不孝并打骂自己,故将300平方米房屋,全部归杨某所有,股份公司股份份额也归其所有,但遗嘱落款日期不是刘某书写。
遗嘱立下五天后,刘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2017年4月,一审法院判决准予离婚。
妻子不服,提起上诉,刘某在二审审理期间,因病死亡。期间的2017年6月,刘某再次立下遗嘱,其名下所有财产均归杨某所有,该遗嘱为打印。
一审法院认为,两份遗嘱处理意思一致,应为本人真实意思表示,判决遗产处理部分合法有效。
虽然刘某和杨某同居,违反公序良俗,但并不必然导致刘某遗赠行为无效。遗赠是权利人对自己财产的单方意思表示,受法律保护。
三套房产属夫妻共同财产,刘某与杨某非婚同居多年,存在过错。一审酌情判定其中两套房归妻子所有,一套房归刘某所有,属于遗产,由保姆杨某继承。
二审法院认为,刘某和杨某长期同居,违反婚姻法,刘某将超出日常生活所需的夫妻共同财产赠与他人,杨某并非善意第三人。
二审依据法律的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无效。驳回杨某的诉求。
本案中,2015年刘某提起离婚诉讼为界点,表明双方的感情已经破裂,并已分居达14年之久。
虽然离婚诉讼没有准许,如果此后仍说刘某和杨某同居违反公序良俗,于情于理有悖。
尤其是2016年8月,刘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一审法院已经准许离婚。二审期间,刘某再次立遗嘱表示,遗产由杨某继承。
如果刘某没有在二审期间因病死亡,其遗产归杨某所有,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综合来看,如果单纯以违背公序良俗为由,而不考虑刘某两次离婚诉讼、两次立下遗嘱、一审法院已经判决离婚、二审刘某因病意外死亡、刘某和杨某确实已经共同生活十七年等客观事实,驳回杨某的诉讼请求,于情于理于法,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有人说,即便遗嘱无效,杨某是刘某聘请的保姆,照顾杨某长大17年之久。如果每月保姆费按1万元计算,加上节假日的双倍和三倍工资,总计可达200余万元。所欠保姆费,应从刘某遗产中扣除,这样方显法律的公平。
即便这种说法有可行性,也只能通过另案起诉予以解决。
首席心理专家,北大医学部在职研究生,高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资深主治医师,长期从事医学病理心理学专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