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二年 乱而不损 婆榇葬媳 虎牢逼郑 楚族阋墙
【经】二年春王正月,葬简王。郑师伐宋。夏五月庚寅(十八),夫人姜氏薨。六月庚辰,郑伯仑卒。晋师、宋师、卫宁殖侵郑。秋七月,仲孙蔑会晋荀罃、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于戚。己丑,葬我小君齐姜。叔孙豹如宋。冬,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楚杀其大夫公子申。(公元前571年,庚寅,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齐灵公十一年,晋悼公二年,秦景公六年,楚共王(亦书龚王)二十年,宋平公五年,卫献公六年,陈成公二十八年,蔡景公(景侯)二十一年,曹成公七年,郑成公十四年,燕武公三年,吴寿梦十五年,许灵公二十一年,邾宣公三年,杞桓公六十六年,纪平侯二十年,莒犁比公六年,滕成公四年,薛献公八年)
【传】二年春,郑师侵宋,楚令也。
齐侯伐莱,(妘姓,子爵。在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附近。疆土范围也就是今山东潍坊市昌乐县、临朐县一带及以东地区。)莱人使正舆子(字子马)赂夙沙卫以索马牛,(齐少傅,杜预注曰:夙沙卫,齐寺人。索,简择好者。)皆百匹,齐师乃还。君子是以知齐灵公之为「灵」也。(杜预注曰:谥法:乱而不损曰灵。言谥应其行。)
夏,齐姜(鲁成公夫人)薨。初,穆姜(鲁宣公夫人,齐姜的婆婆,此时应该自前575年之后还被被软禁在东宫。)使择美檟(杜预注曰:槚,梓之属。),以自为榇与颂琴。(杜预注曰:榇,棺也。颂琴,琴名,犹言雅琴。皆欲以送终。)季文子(季孙行父)取以葬。君子曰:「非礼也。礼无所逆,妇,养姑者也,亏姑以成妇,逆莫大焉。《诗》(《诗经·大雅·荡之什·抑》)曰:『其惟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季孙于是为不哲矣。且姜氏,君之妣也。《诗》(《诗经·颂·周颂·臣工之什·丰年》)曰:『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偕。』」
齐侯使诸姜宗妇(杜预注曰:宗妇,同姓大夫之妇。妇人越疆送葬,非礼。)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故晏弱(晏桓子)城东阳以逼之。(杜预注曰:为六年(前567年)灭莱传。)
郑成公疾,子驷(公子騑)请息肩(让肩头得到休息。比喻卸除责任或免除劳役)于晋。(杜预注曰:欲辟楚役,以负担喻。)公曰:「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杜预注曰:谓鄢陵战(公元前575年),晋射楚王目。)非异人任,寡人也。(杜预注曰:言楚子在此患,不为他人,盖在己。)若背之,是弃力与言,其谁昵我?免寡人,唯二三子!」
秋七月庚辰,(七月庚辰初九)郑伯仑卒。于是子罕(公子喜)当国,子驷为政,子国(公子发)为司马。晋师侵郑,(杜预注曰:晋伐丧,非礼。)诸大夫欲从晋。子驷曰:「官命未改。」(杜预注曰:成公未葬,嗣君未免丧,故言未改。不欲违先君意。)
会于戚,谋郑故也。孟献子曰:「请城虎牢(北制,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西北汜水镇。)以逼郑。」知武子曰:「善。鄫之会,吾子闻崔子之言,今不来矣。(杜预注曰:元年,孟献子与齐崔杼次于鄫。崔杼有不服晋之言,献子以告知武子。)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齐故也。(杜预注曰:三国,齐之属。)寡君之忧不唯郑。(杜预注曰:言复忧齐叛。)罃将复于寡君,而请于齐。(杜预注曰:以城事白晋君,而请齐会之,欲以观齐志。)得请而告,吾子之功也。若不得请,事将在齐。君子之请,诸侯之福也,(杜预注曰:城虎牢,足以服郑息征伐。)岂唯寡君赖之。」(杜预注曰:传言荀罃能用善谋。)
穆叔(穆叔,叔孙穆子)聘于宋,通嗣君也。
冬,(仲孙蔑(孟献子)和晋荀罃、宋华元、卫孙林父(孙文子)、曹人、邾人)复会于戚,齐崔武子及滕、薛、小邾之大夫皆会,知武子之言故也。遂城虎牢,郑人乃成。
楚公子申为右司马,多受小国之赂,以逼子重、子辛,楚人杀之。故书曰:「楚杀其大夫公子申。」(次年楚共王20年,楚共王已30岁出头。杜预注曰:言所以致国讨之文。)
译文
二年春季,郑国的军队侵袭宋国,这是受楚国的命令。
齐灵公进攻莱国,莱国人派正舆子把精选的马和牛各一百匹赠送给夙沙卫,齐军就退兵回去。君子因此而知道了齐灵公所以谥为“灵”的缘故。
夏季,齐姜去世。当初,穆姜派人选择上好的槚木,为自己作了内棺和颂琴,季文子把它拿来安葬齐姜。君子说:“这是不合于礼的,礼不能有所不顺。媳妇是奉养婆婆的人,亏损婆婆以成全了媳妇,没有比这再大的不顺了。《诗》说:'只有明智的人,才可以把好话告诉他,要他顺着道德而行事。’季孙在这件事情上就很不明智了,而且穆姜还是国君的祖母。《诗》说:'酿造甜酒,敬献祖妣,合于礼仪,遍降福气。’”
齐灵公派遣嫁给齐大夫的宗女和同姓大夫的妻子前来鲁国送葬,召见莱子。莱子不参加会见,所以晏弱在东阳筑城来逼迫莱国。
郑成公生病,子驷请求服从晋国来解除对楚国的负担。郑成公说:“楚国的国君由于郑国的缘故,他的眼睛被箭射中。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啊!如果背弃他,这是丢弃了人家的功劳和自己的誓言,还有谁来亲近我?使我免于过错,就是看你们几位的了。”
秋季,七月庚辰,郑成公仑去世。于是由子罕掌政,由子驷处理政务,子国出任司马。当时晋军侵略郑国,郑大夫都主张服从晋国。子驷说:“国君的命令没有改变。”
仲孙蔑和晋国荀罃、宋国华元、卫国孙林父、曹国人、邾国人在戚地会见,这是为了商讨征服郑国的办法。仲孙蔑说:“请在虎牢筑城以逼迫郑国。”知武子说:“好。鄫地的盟会,您听到了齐国代表崔杼的话,现在他不来了。滕国、薛国、小邾国的都不来了,都是由于齐国的缘故。寡君的忧虑不仅在于郑国。罃准备向寡君报告并向齐国请求会见。得到允许后而告诉诸侯在虎牢筑城,这是大夫的功劳。如果得不到允许,战争就会在齐国发生。大夫的请求,是诸侯的福气,岂独寡君依靠这些?”
穆叔到宋国聘问,通告新君即位的事。
冬季,再次在戚地会见,齐国的崔武子和滕国、薛国、小邾国的大夫都参加会见,这是由于知武子这一番话的缘故。于是就在虎牢筑城。郑国人这才要求讲和。
楚国的公子申做右司马,接受了小国很多财礼,以逼迫子重、子辛。楚国人杀了他,所以《春秋》记载说“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附
《春秋》:“王正月,葬简王。”
杜预注曰:五月而葬,速。
《春秋》:“郑师伐宋。”
杜预注曰:书伐从告。
《春秋》:“夏五月庚寅(十八),夫人姜氏(齐姜)薨。”
《春秋》:“六月庚辰(七月庚辰初九),郑伯仑卒。”
杜预注曰:未与襄同盟,而赴以名。庚辰,七月九日,书六月,经误。
郑成公,姬姓,名睔(亦书仑、具、纁),郑悼公弟。郑国第十五任君主,公元前584年-公元前571年在位十四年。
郑成公传略:
公元前585年,六月壬申(九日),郑伯费(郑悼公)卒。秋,楚子重伐郑,郑从晋故也。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
公元前584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汜。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公元前583年,晋栾书(中军将)侵蔡,遂侵楚获申骊。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知庄子荀首)、范(范文子士燮)、韩(韩献子韩厥)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诗》曰:'恺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绩矣。”是行也,郑伯(郑成公)将会晋师,门于许东门,大获焉。
公元前582年,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晋人惧,鲁成公会晋景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成公、曹宣公、莒渠丘公、杞桓公会于蒲,以寻马陵之盟。季文子(季孙行父)谓范文子(士燮)曰:“德则不竞,寻盟何为?”范文子曰:“勤以抚之,宽以待之,坚强以御之,明神以要之,柔服而伐贰,德之次也。”是行也,将始会吴,吴人不至。秋,郑伯(郑成公)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楚子重侵陈以救郑。郑人围许,示晋不急君(郑成公)也。是则公孙申(叔申)谋之,曰:“我出师以围许,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晋必归君。”
公元前581年,春,卫侯(卫定公)之弟黑背帅师侵郑。郑公子班(子如)闻叔申(公孙申)之谋。三月,子如立公子繻(姬繻)。夏四月,郑人杀繻,立髡顽。子如奔许。栾武子(栾书)曰:“郑人立君,我执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郑而归其君,以求成焉。”晋侯(晋景公)有疾。五月,晋立大子州蒲以为君,而会诸侯伐郑。郑子罕赂以襄钟,子然盟于修泽,子驷为质。辛巳(十一),郑伯归。郑伯(郑成公)讨立君者,戊申(六月初八),杀叔申(公孙申)、叔禽(叔申弟)。君子曰:“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
公元前579年,郑伯(郑成公)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
公元前578年,夏五月,鲁成公会晋厉公、齐灵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成公、曹宣公、邾人(邾定公)、滕人(滕文公)伐秦。五月丁亥(初四),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绩,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
六月丁卯(十五)夜,郑公子班(子如)自訾求入于大宫,不能,杀子印、子羽(皆郑穆公子)。反军于市,己巳(十七),予驷(子驷?,公子騑,郑穆公之子)帅国人盟于大宫,遂从而尽焚之,杀子如(公子班)、子駹(子如之弟)、孙叔(子如之子)、孙知(子駹之子)。
公元前577年,八月,郑子罕(公子喜)伐许,败焉。戊戌(二十三),郑伯复伐许。庚子(二十五),入其郛。许人平以叔申之封。
公元前576年,癸丑(十一),鲁成公会晋厉公、卫献公、郑成公、曹成公、宋世子成、齐国佐(国武子),邾人同盟于戚。讨曹成公也。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
楚子(楚共王)侵郑,及暴隧,遂侵卫,及首止。郑子罕(公子喜)侵楚,取新石。栾武子(栾书)欲报楚,韩献子(韩厥)曰:“无庸,使重其罪,民将叛之。无民,孰战?”许灵公畏逼于郑,请迁于楚。十一月辛丑(初三),楚公子申迁许于叶。
公元前575年,春,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阴之田求成于郑。郑叛晋,子驷从楚子盟于武城。郑子罕(公子喜)伐宋,宋将鉏、乐惧败诸汋陂。退,舍于夫渠,不儆,郑人覆之,败诸汋陵,获将鉏、乐惧。宋恃胜也。
卫侯(卫献公)伐郑,至于鸣雁,为晋故也。
晋侯(晋厉公)将伐郑,六月甲午晦,晋侯(晋厉公)及楚子(楚共王)、郑伯(郑成公)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秋,鲁成公会晋厉公、齐灵公、卫献公、宋华元、邾人于沙随,谋伐郑也。七月,鲁成公会尹武公及诸侯伐郑。将行,姜又命公如初。公又申守而行。诸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次于督扬,不敢过郑。诸侯迁于制田。知武子(知罃)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遂侵蔡。未反,诸侯迁于颍上。戊午(二十四),郑子罕宵军之,宋、齐、卫皆失军。
公元前574年春,王正月,郑子驷侵晋虚、滑。卫北宫括(北宫懿子)救晋,侵郑,至于高氏。夏五月,郑大子髡顽、侯孺为质于楚,楚公子成、公子寅戍郑。公(鲁成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晋厉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齐灵公、邾人(邾定公)诸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乙酉(二十六)同盟于柯陵,寻戚之盟也。楚子重救郑,师于首止。诸侯还。冬,诸侯伐郑。十月庚午(十三),围郑。楚公子申救郑,师于汝上。十一月,诸侯还。
公元前573年,夏六月,郑伯(郑成公)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楚共王)伐宋,取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还。七月,宋老佐(时为司马)、华喜(时为司徒)围彭城,老佐卒焉。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宋华元如晋告急。韩献子(韩厥)为政,曰:“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遇楚师于靡角之谷。楚师还。十二月,孟献子(仲孙蔑)会于虚朾,谋救宋也。宋人辞诸侯而请师以围彭城。孟献子请于诸侯,而先归会葬。
公元前572年,夏五月,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之师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于是东诸侯之师次于鄫,以待晋师。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焦夷及陈,晋侯、卫侯次于戚,以为之援。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郑子然侵宋,取犬丘。
公元前571年,春,郑师侵宋,楚令也。秋七月庚辰(初九),郑伯仑卒。于是子罕当国,子驷为政,子国为司马。晋师侵郑,诸大夫欲从晋。子驷曰:“官命未改。”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悼公)二年(公元前585年),楚伐郑,晋兵来救。是岁,悼公卒,立其弟睔,是为成公。
成公三年(公元前582年),楚共王曰“郑成公孤有德焉”,使人来与盟。成公私与盟。秋,成公朝晋,晋曰“郑私平于楚”,执之。使栾书伐郑。
四年(公元前581年)春,郑患晋围,公子如乃立成公庶兄繻为君。其四月,晋闻郑立君,乃归成公。郑人闻成公归,亦杀君繻,迎成公。晋兵去。
十年(公元前575年),背晋盟,盟于楚。晋厉公怒,发兵伐郑,楚共王救郑。晋、楚战鄢陵,楚兵败,晋射伤楚共王目,俱罢而去。
十三年(公元前572年),晋悼公伐郑,兵于洧上。郑城守,晋亦去。
十四年(公元前571年),成公卒,子恽立,是为厘公。”
“恽”,音yùn,或作髡顽、髡原。
“厘公”,或作僖公,公元前570年——前566年在位。
公子喜(?-?),姬姓,名喜,字子罕,是郑穆公的儿子,子丰、子驷的同母兄弟,春秋时期郑国的卿(当国)。
前581年,公子喜迎回被晋国扣留的郑成公。
前577年,公子喜率军攻打楚国的属国许国,被许国所击败。郑成公亲自率军攻许,许国被迫以叔申的封田向郑国请和。
前576年,楚国率军伐郑,打到暴隧,接着又伐卫国,打到首止。子罕反袭楚国,攻取新石。应许灵公请求,楚共王派公子申“迁许于叶”,许国从此附庸于楚,而许国的原有领土都被郑国所占。
前575年,子罕伐宋国,得胜。晋国、齐国、鲁国、邾国、卫国、尹武公讨伐郑国。但是,没有打郑国,而是攻打陈国和蔡国。宋、齐、卫归途被子罕击败。同年,郑国的太子髡顽与子罕前往晋国,对他不加礼遇。太子髡顽又与子丰前去楚国,也对他不加礼遇。
前571年,郑成公去世,太子髡顽继位,即郑僖公,子罕(公子喜)当国,子驷(公子騑)为政,子国(公子发)为司马。
前570年,郑僖公前去晋国朝见,子丰想要向晋国控告并废掉郑僖公,子罕劝阻了他。
子罕的后裔以其字为氏,立罕氏,是七穆之一,也是罕姓的起源之一。儿子是公孙舍之(子展,郑国七穆之一)。
《春秋》:“晋师、宋师、卫宁殖侵郑。秋七月,仲孙蔑会晋荀罃、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于戚。”
“戚”,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
《谷梁传·襄公》:“其曰卫宁殖,如是而称于前事也。”
(记载时称卫宁殖,像这样称呼是根据以前的事来称呼。)
《春秋》:“己丑(十八),葬我小君齐姜(姜氏)。”
杜预注曰:齐,谥也。三月而葬,速。○齐如字。谥法:“执心克庄曰齐。”
《公羊传·襄公》:“齐姜者何?齐姜与穆姜,则未知其为宣夫人与?成夫人与?”
(己丑这天,安葬鲁国小君齐姜。齐姜是什么人?齐姜和穆姜,不知道她们谁是鲁宣公夫人?谁是鲁成公夫人?)
《春秋》:“叔孙豹如宋。”
杜预注曰:豹於此始自齐还为卿。
《春秋》:“冬,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
《谷梁传·襄公》:“若言中国焉,内郑也。”
(像是说国中的城,把郑看成鲁的一部分了。)
《公羊传·襄公》:“虎牢者何?郑之邑也。其言城之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为中国讳也。曷为为中国讳?讳伐丧也。曷为不系乎郑?为中国讳也。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归恶乎大夫也。”
(虎牢是什么地方?是郑国的城邑。这里说在虎牢修筑城池是什么意思呢?已经夺取了虎牢。既然已经夺取了虎牢,那么为什么不说夺取了它呢?这是为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避讳。为什么要替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避讳呢?避讳在郑国治丧期间攻打它。为什么不说虎牢是郑国的呢?也是为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避讳。大夫不能在未奉君命的情况下,擅自在做完一件事后接着做另一件事。这里说“接着”是什么意思?是把罪过推到大夫身上。)
孟献子提出了意见很快被荀罃采纳,极有战略眼光。为了团结齐国,并不急忙筑城,直至等到齐国代表崔杼,争得他的同意。与鲁国孟献子较交好,来威胁齐国,如此软硬兼施,晋悼公真是没有看走眼,荀罃果然是治国之能臣。
虎牢筑城后,晋军伐郑,朝发而夕至,大大减少了每次出兵的成本,具有着巨大的意义,虎牢也就成为之后所提出的三分晋军,争郑疲楚的战略跳板。
华元(?~?) ,春秋时期宋国相人。宋戴公的儿子华父督(公元前682年)曾孙,华御事(公元前617年)之子。官至宋国大夫,为宋国六卿之一。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称“四朝元老”。长期任右师,掌握国政。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在强敌如林、诸候纷乱的时代,为宋国独撑一方大厦。
华元传略:
公元前611年,宋公子鲍礼于国人,宋饥,竭其粟而贷之。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诒也,时加羞珍异。无日不数于六卿之门,国之才人,无不事也,亲自桓以下,无不恤也。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夫人助之施。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
于是华元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鱼雚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寇。初,司城荡卒,公孙寿辞司城,请使意诸为之。既而告人曰:“君无道,吾官近,惧及焉。弃官则族无所庇。子,身之贰也,姑纾死焉。虽亡子,犹不亡族。”既,夫人将使公田孟诸而杀之。公知之,尽以宝行。荡意诸曰:“盍适诸侯?”公曰:“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国人,诸侯谁纳我?且既为人君,而又为人臣,不如死。”尽以其宝赐左右以使行。夫人使谓司城去公,对曰:“臣之而逃其难,若后君何?”
冬十一月甲寅(二十二),宋昭公将田孟诸,未至,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荡意诸死之。书曰:“宋人弑其君杵臼。”君无道也。文公即位,使母弟须为司城。华耦卒,而使荡虺为司马。
公元前607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十日),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人郑师,故败。郡了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见叔佯,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既合而来奔。
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公元前595年,楚子(楚庄王)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公元前594年,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晋景公)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霣<</SPAN>员雨>,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楚庄王)舍之以归。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公元前589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
冬,楚师侵卫,遂侵我,师于蜀。使臧孙往,辞曰:“楚远而久,固将退矣。无功而受名,臣不敢。”楚侵及阳桥,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纴,皆百人。公衡为质,以请盟,楚人许平。
十一月,公(鲁宣公)及楚公子婴齐、蔡侯(蔡景公)、许男(许灵公)、秦右大夫说、宋华元、陈公孙宁、卫孙良夫、郑公子去疾及齐国之大夫盟于蜀(山东省泰安市西)。卿不书,匮盟也。于是乎畏晋而窃与楚盟,故曰匮盟。蔡侯、许男不书,乘楚车也,谓之失位。君子曰:“位其不可不慎也乎!蔡、许之君,一失其位,不得列于诸侯,况其下乎?《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其是之谓矣。”
楚师及宋,公衡逃归。臧宣叔曰:“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以弃鲁国,国将若之何?谁居?后之人必有任是夫!国弃矣。”
公元前587年,春,宋华元来聘,通嗣君也。
公元前586年,宋公子围龟为质于楚而还,华元享之。请鼓噪以出,鼓噪以复入,曰:“习功华氏。”宋公(宋共公)杀之。
公元前583年,宋华元来聘,聘共姬也。
公元前580年,宋华元善于令尹子重(公子婴齐),又善于栾武子(栾书)。闻楚人既许晋籴伐成,而使归复命矣。冬,华元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
公元前579年,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子罢、许偃。癸亥(初四),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郑伯(郑成公)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
公元前576年,秋八月(庚辰初十),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荡泽弱公室,杀公子肥。华元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晋。
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鱼石曰:“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右师讨,犹有戌在,桓氏虽亡,必偏。”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讨,许之,乃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书曰:“宋杀大夫山。”言背其族也。
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出舍于睢上。华元使止之,不可。冬十月,华元自止之,不可。乃反。鱼府曰:“今不从,不得入矣。右师视速而言疾,有异志焉。若不我纳,今将驰矣。”登丘而望之,则驰。聘而从之,则决睢澨,闭门登陴矣。左师、二司寇、二宰遂出奔楚。华元使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以靖国人。
公元前575年,秋,鲁成公会晋厉公、齐灵公、卫献公、宋华元、邾人于沙随,谋伐郑也。
公元前573年,夏六月,郑伯(郑成公)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楚共王)伐宋,取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还。七月,宋老佐(时为司马)、华喜(时为司徒)围彭城,老佐卒焉。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宋华元如晋告急。韩献子(韩厥)为政,曰:“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遇楚师于靡角之谷。楚师还。
公元前572年,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彭城降晋,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丘。
公元前571年,秋七月,仲孙蔑(孟献子)会晋荀罃、宋华元、卫孙林父(孙文子)、曹人、邾人于戚。谋郑故也。
《春秋》:“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公子申,楚共王(前600年—前560年)时期的楚大夫。楚国还有楚平王的庶长子,楚昭王的异母兄公子申子西(?-前479年)。
公子申传略:
公元前585年,楚子重伐郑,郑从晋故也。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赵同、赵括欲战,请于武子(栾武子,栾书,中军将),武子将许之。知庄子(荀首,中军佐)、范文子(士燮,上军佐)、韩献子(韩厥,新中军将)谏曰:“不可。吾来救郑,楚师去我,吾遂至于此,是迁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若不能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乃遂还。
公元前576年,许灵公畏逼于郑,请迁于楚。辛丑(初三),楚公子申迁许于叶。
公元前574年,春,王正月,郑子驷侵晋虚、滑。卫北宫括(北宫懿子,卫成公曾孙)救晋,侵郑,至于高氏。夏五月,郑大子髡顽、侯孺为质于楚,楚公子成、公子寅戍郑。公(鲁成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五月,乙酉(二十六)同盟于柯陵,寻戚之盟也。楚子重(令尹)救郑,师于首止。诸侯还。冬,诸侯伐郑。十月庚午(十三),围郑。楚公子申救郑,师于汝上。十一月,诸侯还。
公元前571年,楚公子申为右司马,多受小国之赂,以逼子重、子辛(公子壬夫),楚人杀之。故书曰:“楚杀其大夫公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