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吧,美就是她最大的错
3.8分,《大宋宫词》的评分一降再降。
显然,已无翻身可能。
其实飘一直认可,李少红是有一套自己审美风格的导演。
早年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可以说是以缥缈、诗性却又压抑的画风独树一帜。
去年放出的刘涛和周渝民两位主演的角色大片,还获得了不少夸赞。
想延续《大明宫词》的辉煌很难说,但,也不至于太烂吧?
结果,成品,大家也看到了。
男主,一个满口渣言渣语,为了“真爱”就要抛妻弃子的渣男。
女主刘娥,宋史上杀伐决断、善弄权术,一生跌宕又抓马的太后。
被魔改成了贤惠温良的村妇。
最近一集,还主动把别的妃子送上皇上的龙床。
人设离奇,剧情低智,剪辑混乱不说。
连台词水平也让人觉得,叫《XX宫词》,完全是在云端碰瓷——
也难怪,唯一敢吹的,就只有服道化了。
但飘就奇了怪了,怎么近些年所有宋朝戏的讨论点,总逃不过一个服道化。
服道化很美我知道。
但你们扎堆拍的一系列宋朝电视剧,真的不好看你们造吗?
“审美”误区
搞清楚现在宋朝戏为什么不好看前,我们不妨先说说宋剧为什么会在近几年兴起。
最直接的解释大概是:
轮到了。
但向前再推敲一步,应该是:
随着综合国力的强盛,民族自信的抬头,观众自然会注意到“华夏民族历数千载之演进”的赵宋文化。
再加上宋朝所追求的素、简、雅的文气之美,也挺符合这几年观众所追求的“高级审美”。
所以,除了宋剧,一些像《知否》一样的朝代架空剧也喜欢把背景放在宋朝。
哪怕《鹤唳华亭》剧中也是架空,但整体美学风格完全就是宋式。
可美学风格是宋朝,就会让剧好看吗?
不一定。
这几年最符合我们对宋人生活想象的,《知否》。
无论是大户府邸还是街头瓦巷,无论是马球草场还是私塾课堂,以及所有的衣装器物,剧组都尽可能还原了宋代古朴平正、清淡雅致的风格形制。
拿最基本的家具来说。
所有的家具,都是根据宋画1:1定制而成的。
《蕉阴击球图页》里的交椅——
《四景山水图 夏景》里的松年椅——
《韩熙载夜宴图》里的卧榻——
宋代家具造型的典雅内敛,不仅符合史实,还养眼至极。
但容飘说一句,再好看的服道化,也只是锦上添的那朵花而已。
女主盛明兰,一开始无论家庭环境,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弱势”。
却能把一副不佳的人生牌面,打得清醒又漂亮。
《知否》最大的看点,就是这一路发生在这大小不一、形制各异的庭院里,女孩们的闺房闲愁,妯娌间的人情往来。
那些看似流水账般的家长里短,一地鸡毛,藏着的,其实是一个小女子不愿低头的生存哲学。
这样的世俗故事,放在宋朝人文风情画一般的布景里。
气质相合,才会相得益彰。
里面精致的服道化,不过是让影视剧更完美呈现的一部分罢了。
若当真拿它当一部剧的主菜时,反倒舍本求末。
可偏偏,这就是如今的许多影视制作者,甚至观众的审美误区——
服化道好了,就说明我们用心了,就是精品了。
但,飘却觉得,如今一些宋朝戏在服化道的所谓“用心”上,对精致好看的考虑,其实远大于还原。
过去拍的宋朝剧,是怎么个还原法?
央视版《水浒传》。
上来先还原了《清明上河图》——
短短两分钟,出现的宋朝职业就有抬轿、船运、商贩、杂耍、唱曲、卖茶、吹糖人、按摩、拔火罐、染布……
汴梁胜景,管窥全貌。
这些还原,是粗旷破旧的。
但也正因为这份粗旷,才让它更贴近于梁山好汉的世界。
再比如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
里面的花瓶食盆,都是尽量依照文物制作。
有网友做过这部剧剧照和文物的对比:
小到风车衣饰瓷碗,窗格酒旗上的纹线,大到楼船建筑设计都和宋代留传下来的图文一致——
布景的用心精良,绝不逊于如今的剧作吧。
怎么不见以前的观众,对着服道化疯狂夸赞呢?
因为,曾经的服道化,并不是为了吸引目光而存在的。
往往在观众还未注意到时,它们已经自然融入剧中,为剧作气质着色。
反之,当服道化,成为一部剧最打眼的部分时,已经是某种危险预示。
你既已执着做影视剧里的“花瓶”。
自然,也就不能怪观众不抱其它期待了。
不懂“审丑”
审美,许多剧走偏了。
更糟的是,如今的国剧制作者,更是不会或者不愿去“审丑”的。
飘这里说的“丑”,并非字面意思。
而是指美好圆满的对立面,那些幽微人性的暗面,惨厉悲剧的真实。
而宋朝,正是这种“美”和“丑”的并存所在。
或者说是金粉骷髅。
对内,那是一个遍观整个封建社会,百姓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最富足,也最自由的时代。
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民族文化更是被近代大史学家陈寅恪认为,经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天水一朝”。
但对外,却是一个汉室王朝无比屈辱的时代,靖康耻犹未雪,崖山难终覆灭。
重文轻武的国策让中原政权第一次屈服于周边异族,战败,赔款,上贡,最终被灭。
美和丑,兴盛和羸弱,就这么长期并存在宋朝。
也因此,始终抱有忧患意识的宋朝,底色从来都是悲凉的。
哪怕西湖歌舞多么熏人欲醉,诗人也只会做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嘲讽。
哪怕杏花烟雨江南再美,宋人们依旧会想着还没收回的燕云十六州。
悲凉的朝代气质,也衍生出了悲壮的故事。
别的不说,只我们曾经拍过的就有《杨家将》《水浒传》《济公》《白蛇传》《三侠五义》……
杨家将,威震三关,满门忠烈,家亡国破;
梁山好汉,揭竿而起,劫富济贫,终被招安;
甚至于连现代写的以宋朝做背景的故事,也多以悲剧结尾。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为国为民,最终战死襄阳;《天龙八部》里乔峰忠义两难,最终跳崖自杀。
宋朝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是繁华烧尽锦绣灰,是身处天堂,势坠地狱,是岌岌可危的末日狂欢。
而被这个时代裹挟的小人物们,他们的故事注定也有着一样的痛苦。
他们爱而不得,他们身不由己,他们理想破灭,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审“丑”,审的是在矛盾挣扎里无法做出抉择,无法轻谈对错的,不完美的人。
反观最近的宋朝戏呢?
大制作却令人失望的《清平乐》。
原著《孤城闭》,其实也是符合宋朝气质的故事——
梁怀吉和福康公主的爱情,营营人性和封建礼制对峙所造成的悲剧。
全剧让飘记忆最深的片段:
徽柔公主在知道文臣要处死怀吉时,拿着已成骷髅的提线木偶,质问司马光:
“你是不是觉得,爱恨嗔痴都是有罪,人就该活得像个傀儡?”
这是公主最绝望的发声,更是对封建礼教压抑人性,最深的控诉。
公主,明君,享天下供奉,活在华美的城里。
却也要屈服于言官祖训,遭受着天下约束。
谁能从心而活?
历来好看的宋朝戏,视角,都不是庙堂的。
你想拍,可以。
拍出“丑”来。
但魔改后的《清平乐》,虽保留了这层无奈。
却最终落在了,对一代帝王,封建礼制践行者的颂曲华章上。
《清平乐》的高开低走,在于——
你以为终于有人愿意去平视,帝王背后,那个血肉丰满的“人”。
最终发现,他们还是在仰望一个圣人。
如今的影视创作者,不懂“审丑”的圣人式拍法,欣赏不来人性之美,也拍不出压抑悲凉下的人物弧光。
只是眼见观众喜欢上了宋朝剧,就想当然地给其套上过去的故事模式。
再说《大宋宫词》。
里面的主角刘娥,其实在《清平乐》里也出现过。
不过《清平乐》里的她已经老去了。
作为太后,她不让宋仁宗和生母李氏相见,控制了其二十多年。(狸猫换太子的主角)
当仁宗登基,她明知自己大势已去,大限将至。
却依然想不顾礼制,要穿着帝王衮服祭祖。
只这一个故事,就可见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朝代,这位虽强势,但依旧还是女性的太后背后,有着太多人性欲望可挖。
但《大宋宫词》呢?
只不过借了她的壳子,装一个大女主的套路式爽感故事。
干瘪寡淡,毫无质感。
拍不出真实,拍不出悲剧,更拍不出欲望的国剧。
又怎么能拍好人性土壤如此复杂幽深的宋朝呢?
历史剧的拍法
我们为什么拍历史剧?
真的是为了让观众学习历史吗?
不是的。
所谓历史剧,不过是古人的套子今人的故事,借古喻今罢了。
但,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有的气质。
怎么让故事和朝代融洽合理,才是影视工作者应该考虑的事。
所以你发现没有,回看我国优秀且成功的历史剧,故事内容大多都是和朝代气质相辅相成的。
秦汉时期,是中原大地第一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
观众想看的,是国与国之间纵横捭阖,变法改革,是赳赳老秦励精图治,最终合并六国的宏图大业。
所以,权谋正剧《大秦帝国》系列便成为了反映这个时期最经典的剧作。
三国时期,是中国从分裂走向再次统一的过程。《三国演义》里“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的谋”的故事自是不用说。
唯一不同又出彩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虽然转换了视角,但内核依旧是属于三国的计谋权算。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哪怕安史之乱后也有“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洛阳宫殿烧焚尽”的凄凉,但全盛时期的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实在太过耀眼。
所以就算《长安十二时辰》讲的是长安城里的阴谋隐患,观众津津乐道的,还是那句“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再也没有比长安城更伟大的城市了”。
就算,《妖猫传》的主角是白居易,网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仅出场几分钟,就足以窥见半个盛唐的李白。
到了明朝,封建统治制度已经胶柱鼓瑟,难以撼动,所以利弊权衡,篡党夺权便成了明朝戏的主题。
拍得最好的,应该是豆瓣评分9.7的《大明王朝1566》,有网友评价说,看完此剧,感觉《权利的游戏》只配叫《权利的斗殴》。
至于清朝,首先留下的野史戏说就数不胜数,再加上最接近现代,旧日做派和新式想法的碰撞,给了创作者更广阔,也更自由的空间。
所以才成为了最好操作,也是最多产出的朝代。
而今,轮到了宋朝,也许创作者更该去思考:
如何在作品中呈现大宋风雅,去重现那个中国历史上最具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去窥探极尽豪奢,却只能曲居一隅的时代洪流下,宋人的肆意和悲凉。
而不是本末倒置,把服道化变成了唯一主题。
更不是新瓶装旧酒,在不同的时代,讲着同样的故事——
爽就完事。
宋代,乃至任何朝代,好故事取之不绝。
而找到这些故事,将它放在合适的朝代,用合适的风格呈现给观众。
才是影视工作者该做的事情。
若是依旧还是盲目追逐服道化的“还原”,再精良的制作,也只是“中观不中看”。
最多只能当做跨时空走秀的玩意。
而所谓的宋剧时代,还远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