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前,父母是孩子的权威,父母是亲子关系的主导者,孩子一般面对父母可能是顺从可能是依赖;孩子生病后,孩子成为亲子关系的主导者,父母开始看孩子的脸色行事。“看孩子脸色行事”这句话可能说的比较卑微和小心翼翼,这可能是一部分抑郁症家庭的真实写照。父母和孩子相处就像是踩地雷,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某句话没说好,孩子情绪波动,引爆了地雷。
孩子看上去不太高兴,父母不敢多问什么,害怕自己哪句话戳到孩子的痛处;
孩子关在房间里,父母端着饭到房门前,斟酌着字词该怎么让孩子吃饭;
父母的烦恼都掩饰在笑容背后,不直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
图源:unsplash
除了摸不清孩子的想法之外,家长跟孩子的情绪还会保持同步。
孩子的情绪就像是家长的天气预报,家长的情绪完全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看孩子状况好一点了,肯出门了,我一天心情都很好。回到家看到孩子又昏昏欲睡,我又心如刀割。”“我现在焦虑的程度也挺重的,最近情绪一直跟着孩子,上班都感觉头晕恶心的厉害。”
这样高度的情绪同步,使得家长感觉到自己的情绪难以自控。孩子今天心情好,那父母心情就跟着好起来;孩子今天状态差,父母心里充满了担心与焦虑,但还得在孩子面前伪装出平静的样子,其实一眼被孩子看穿。“看的出来我妈很累,但是一面对我就强颜欢笑,说实话,我看着觉得好有负罪感,我觉得我就是个累赘,要不是我生病了,他们不会这么累”“我父母太焦虑了,我本来就心情不好,我看到他们就更心烦了”“我爸妈小心翼翼的样子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他们,挺奇怪的”“不想跟他们说我的烦心事,说了他们也帮不到我,他们自己也更焦虑了”有的孩子会指责和攻击父母,孩子可能会情绪暴躁,对父母进行批评和指责,严重时还会产生肢体冲突。
面对孩子的指责,父母会感觉既委屈又无奈,反思自己以前做的不够好,默默地承受来自孩子的指责。
这样的委屈承受其实是对于父母以往做法的“赎罪感”,是一种息事宁人的无奈之举。孩子确诊后,许多父母会学习各种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尤其是看到抑郁症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时,往往会进行自我批评,总觉得自己以前做的不对,现在孩子生病了,要开始改变。父母明白自己不能够用以前的方式对待孩子,但是父母又不清楚应该如何改变。家长对孩子的小心翼翼反映了家长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相处,不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也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样的反应,家长将孩子看做“洪水猛兽”,自然小心翼翼。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伤害到脆弱的孩子,不希望孩子在家庭中再受到伤害。
图源:unsplash
父母很理解孩子目前的状态不好,情绪不够稳定,所以当父母跟孩子相处时,往往会很关注孩子的状态。父母一般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自己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孩子满意。父母在孩子面前很“卑微”,无论孩子说什么,都顺着孩子的话,无论孩子想要做什么都尽量满足。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希望孩子能够情绪平稳一些。父母在孩子面前变得小心与卑微,而即便这样,孩子可能依旧不满意。看孩子脸色行事,对家长来说是一种煎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家长面对孩子小心翼翼,看孩子脸色行事,也会觉得很憋屈,感觉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让孩子满意,这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煎熬。尤其是家长的情绪受到孩子情绪的感染,孩子状态不好,家长的情绪就低落,而且在孩子面前,家长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长此以往,家长自己也会产生情绪问题。家长谨慎是担心自己的反应伤害到孩子,担心孩子的情况恶化。但家长对孩子小心翼翼的态度,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到不安。试想一下,孩子生病后非常敏感,很可能孩子身边的朋友对TA也是这样害怕和隔阂,与孩子保持距离,那么家长如果也这也做,对于孩子来说也会是一种负担。
孩子觉得父母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自从自己生病后,父母就一直小心翼翼的压抑着他们的情绪和想法。但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表现出来的状态并不是他们真实的状态,所以孩子会担心这样“虚假的”父母终有一天会消失。是不是自己好起来之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就会180度大转弯呢?
图源:unsplash
父母的对孩子的小心翼翼也会让孩子产生负罪感,因为自己生病,父母改变了很多,父母也付出了很多。生病的孩子对于外界的情绪反应会很敏感,感受到家中气氛的沉闷与低落,孩子会产生自责感,觉得都是因为自己,害的家里所有人都很痛苦。孩子会想着:如果不是因为我生病了,父母也不会这样改变,父母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却不能很快的好起来,我真是有罪。
父母一味的顺从和忍让会让孩子担心,会不会有朝一日,父母支撑不住了,能量耗竭了,就放弃自己了。
有时候父母可能会想,孩子都这么痛苦了,作为父母要是再开开心心的,那不是很冷漠无情吗?孩子走出来需要外界的能量,从外界的良性互动中获得力量和支持。如果家庭的氛围是和孩子情绪一致,那么孩子就难以从外界获得支持和帮助。此外,如果父母既隐藏自己的痛苦,又压抑自己的快乐,那么父母的情绪表达受到限制,这对父母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挑战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首先不能够根据孩子的“脸色”改变自己的“脸色”,不做孩子情绪的追随者。把自己情绪的掌控权交到自己手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绪需要有边界,我能够感受到你很难过,而不是我替你感到难过。
父母自己需要有力量,才能够不被孩子的情绪裹挟着带走,这时候寻求社会的支持就非常重要。作为父母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孩子生病后父母也是需要被关爱的群体,这时候寻求有爱温暖的支持就显得极为重要,这样的温暖可能来自于亲情也可能来自于友情。不能理解孩子的状态,很可能是父母的视角和体验不对,有时候和伙伴们讨论,向老师寻求支持,就会有不一样的角度去处理孩子的情绪。渡过服务的文章提到过很多抑郁症共病,例如饮食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述情障碍等等,对于文章中提到的症状表现,家长们可能会下意识的将孩子的情况对号入座,由此产生了焦虑和担忧:孩子会不会是这个病?在此编者温馨提示,如果仅仅依靠量表或者刻板的症状表现做出诊断,这是不精确也不科学的。精神类疾病的诊断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详细的问诊才能做出精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