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红东岸白,1300多年的西藏芒康盐井古盐田,是阳光和风的馈赠
3月,藏东横断山脉腹地渐渐回暖。澜沧江一路奔腾,在滇藏相接的芒康县东西两岸呼啸而过,上苍将河水、盐井、阳光和风慷慨地赋予了这里的人们。48岁的斯朗曲措和几名村民正在山坡上的一块“田地”中劳作。这块“田地”产出的不是一般农作物,而是盐。这是位于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境内的盐井古盐田。在2000多公里的澜沧江流域,仅有此地1.5公里范围有盐泉从地下涌出。
芒康在藏语中的含意为“善妙之地”,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金沙江、澜沧江并流全境,是国道318川藏线、214滇藏线进藏的“第一站”,因此也被称作西藏的东大门。据史料记载,盐井地区在唐朝时期就有晒盐的历史。在食盐匮乏如金的年代,盐井成了各家必争之地,传说中的格萨尔王和纳西王姜巴就发生过争夺盐井而发生的交战,叫“姜岭之战”。如今,芒康盐井古盐田不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走进芒康,踩着澜沧江湍急的节奏,跟随盐民在险峻的羊肠小道上背着木桶而行,总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这奇异且世间独有的景观中。斯朗曲措家的29块盐田位于澜沧江西岸的加达村,距芒康县城107公里,距云南德钦县城115公里。她这几天天不亮就到江边的盐井旁抽水、挑水、晾晒、收盐,一直干到日落时分。斯朗曲措所在的加达,以及上、下盐井,曲孜卡等村均依澜沧江两岸丰富的卤水制盐,从事盐业生产的有300多户,有大小盐井60多口,盐池3000多个,至今仍有3700多块盐田保存完好。每年3月至5月是最适合晒盐的时节,面积大的盐田一块能产50多斤,在市面上可以卖到2元一斤。
芒康盐井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这里也是中国唯一一处完整保留用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古盐田。“盐井”因产盐而得名,盐井藏名为“擦卡洛”,“擦”即意为盐,就是生产盐的地方。斯朗曲措继承的就是这项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由于山势陡峭,这片被当地人称为“盐井”的区域可耕作地稀少,而岩层中富含盐矿。地下水溶解了地层中的盐并涌上地面,就形成了可用来晒盐的卤水井。加之雨水少、日照足、风力大的气候条件,自古以来先民就挖盐井、造盐田、晒盐卤、收盐粒,将人工晒盐技艺发挥到了极致。延续千年的芒康盐井古盐田,印刻着先人的智慧传奇,为研究一千多年“茶马古道”上各民族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盐井的盐田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盐田都是取澜沧江之水,两岸的盐田却泾渭分明地呈现红、白两色。澜沧江西岸加达村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至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东岸上下盐井村及曲孜卡村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这种看似神秘的现象源于澜沧江两岸土质(西岸使用红土铺盐田,而东岸则使用细沙或白土铺田)的不同。红盐产量高,价格低;白盐产量少,略贵。取盐时上层盐为白盐,为一等盐,可做食用盐。最下面一层掺和了部分红土,可以作为牲畜和保健用途。据说,白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吃了可以长寿,红盐越吃越瘦,还可治疗疾病,因此芒康有着“白盐百年寿、红盐瘦百年”的“千年传说”。
澜沧江奔腾南下,在两岸并不平缓的山坡上,盐民们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然后在上面横铺一层结实的木板,再涂抹上透水性强、便于晒盐的红土。这样卤水向上可以蒸发,向下可以渗透,简单却非常实用。这些大体呈方格形状的盐田,大小从几平方米到十几平方米不等。盐田一排排一层层,由江边一直架设到三四百米高的山腰上,一块接着一块,一片连着一片,仰望仿佛“空中楼阁”,俯视犹如层层梯田。每天早晨女人们从梯子向下深入到盐卤水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到半山腰。一般先倒自家盐池里沉淀杂质,然后再放进盐田里,剩下的就交给阳光与风了。阳光温暖着澜沧江峡谷,炽烈地照晒着每一块盐田,尽情地吸吮着卤水,直至结晶成盐。卤水渗漏,在盐田之下,结晶成中空的滴水盐管,日积月累,就形成倒挂在盐田下方,如同喀斯特溶洞钟乳石般的盐钟乳,也是质量最上乘的盐之精品。
制盐是盐井人生活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盐、粮交换的方式为主,销往西藏昌都及四川、云南的西藏。据说牧区最喜欢盐井的盐,因为牛和羊吃起来少生病,长膘快。由于盐田的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男人们一般要外出打工,而留守家庭的妇女则承担起盐田晒盐的活计。如今卤水不用背了,用水泵抽上来,既方便又省力。然而,澜沧江的洪水自古以来便威胁着盐田的生产;每年7月到9月是雨季,盐田基本没有产出。此外,在田中劳作也是一件苦差事,当地一些年轻人有了更多职业选择后,便不愿在盐田中经受风吹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