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书法4(提要)
文字与书法
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的发展是离不开汉字,汉字的源头,也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当然也是书法的源头,即'伏羲画卦’的传说,书通于卦爻,有形而未成象。
《易经·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许慎说文解字序》: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说文解字》中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 '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中国的文字是以象形文字祖字,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汉字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化,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云:“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受书,八曰隶书。”八体中最主要的是大篆、小篆和隶书。到了王莽时代,情况发生变化,《说文解字叙》云:“新莽时有六书,一曰古文,二曰奇字,三曰篆书,四曰佐书,五曰缨篆,六曰鸟虫书。”
书法是以汉字为书写基础,不能脱离这一基础,这是艺术上的书法之所以是书法而不是其他艺术的一种本质界定,舍此则不能任持自性,书法还应轨范物解,通过书法的种种因素可阐释世界万事万物。书法是一种很玄妙艺术,从古至今,多少人为研习付出毕生的精力。书法要求一笔完成,不可涂改,是一次性的艺术,不像雕刻可以削减,油画可以修补。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定型,书法作为一种古老艺术,一直都散发出特有的魅力。我们现代总结字体演变从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楷书、行书,这一过程持续到唐代,似乎一切都已完备,所以从唐代到现在,书体再没有大的变化。汉字演进过程字体都是依然出于六书,而她的书体却不断地演进变化,书法形式也随之不断地变化,这些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书法对汉字的再创造。从八卦到文字,再到书法,不管形象如何变化,其根源都是一样的,来自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书法不管如何改进,书写的根本还是汉字,所以不能离开汉字的文化源头。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