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坛学习】再谈关于铸铁的熔炼

热加工行业论坛 昨天

 【热坛学习】再谈关于铸铁的熔炼

声明:工作笔记经整理后分享。部分观点仅仅是个人思考,并不代表正确。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目的。那么熔炼的目的是什么?为浇注工序提供合格的铁水(金属液),何谓合格?简单来说有三个参数:化学成分,温度和洁净度。

一、化学成分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铸造产品的交付是以性能为关键指标,化学成分只是一个参考指标。根据产品结构对成分进行适当的微调是必须的。同理,仅以光谱数据来衡量产品合格是远远不够的。

铸铁的成分主要为常规元素、合金元素、微量元素、有害元素。

1.1 常规元素为五大元素碳、硅、锰、磷、硫。

碳和硅都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通过调整碳和硅的含量可以控制灰铁的组织和性能。铸铁的碳的质量分数大多在2.6%-4.6%,硅的质量分数在1.2%-4.0%。碳是构成石墨的元素,在一定范围内铁液中碳的质量分数越高,石墨的数量也就越多。硅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当硅的质量分数在1.0%-2.0%范围内增加时,硅促进石墨化的作用特别强烈。一般以碳当量(CE)综合考虑碳的硅的影响。

CE=C+1/3(Si+P)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铸铁的碳当量的概念和铸钢的碳当量的概念内涵是不一样的。铸钢的碳当量表征的是铸钢的可焊接性。应当加以区分。

碳当量过高,促使灰铁石墨片变粗、数量增多,基体中铁素体量增多,强度和硬度下降。碳当量过低,铸铁易出现麻口或白口组织,会导致灰铁铸造性能降低,铸件断面敏感性增大、内应力增加、强度下降、硬度上升、加工困难。因此,必须使灰铁的碳当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碳当量过高,促使球墨铸铁产生石墨漂浮、异形石墨等缺陷。而碳当量过低,铸件收缩倾向变大,易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

锰和硫都是阻碍石墨化的元素,但两者共同存在时,会形成高熔点的MnS,不仅无阻碍石墨化的作用,而且可有助于石墨化的非自发晶核。所以,锰能削弱硫的有害作用。此外,锰能促使珠光体形成并细化珠光体,从而提高灰铁的力学性能,灰铁中锰的质量分数一般为0.6%-1.2%。

硫在高含量时有阻碍石墨作用,使铸件形成白口组织,同时还使奥氏体枝晶粗化,降低铸铁性能。硫还能使铁液的流动性降低,收缩量增大,使铸铁有较大的热裂倾向。因此,硫作为有害元素应加以控制,一般质量分数控制在0.15%以下(国外在0.1%以下)。但目前认为,为确保孕育效果,灰铁中含硫量并非越低越好,一般质量分数不低于0.05%-0.06%

锰不足的危害远远大于锰过量带来的危害,意思就是说在正常的条件下,锰稍高是没有坏处的。

Mn=1.7S+0.3   S<0.2

Mn=3.3S       S≥0.2

当Mn含量大于1.2%时,锰应视为强化珠光体的合金元素。

磷使铸铁的共晶点左移,其作用程度和硅相似,故计算碳当量时,应计入磷的含量。当磷的质量分数大于0.3%时,会生成硬而脆,且熔点低的三元或四元复合磷共晶,常以网状分布在晶界上,使铸铁脆性增加。降低铸铁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降低韧性和致密性。磷量高往往是产生冷裂的原因。但磷共晶能提高铸件的耐磨性,且磷能降低铸铁的熔点和共晶温度,提高铁液的流动性,改善铸造性能。一般灰铸铁,磷的质量分数不应超过0.2%;高强度灰铸铁中磷的质量分数应低于0.06%;有耐磨和高流动性要求的,磷的质量分数可达0.3%-1.5%。气缸套、手榴弹爆破片、艺术铸造件。

1.2 常用合金元素主要有:铬、镍、铜、钼、钒、稀土等。

铬反石墨化作用属中强,共析转变时稳定珠光体;缩小γ区。当Cr20%时,γ区消失,一般用量0.15%-30%,灰铸铁中一般不超过0.5%,会有少量游离碳化物出现,但力学性能有所提高。铬可以提高奥氏体分解温度,稳定珠光体。改善铸铁的耐热性。

钼,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0.6%以下作用比较温和,不需要刻意调整C、Si成分。钼同时是强烈的稳定珠光体元素,细化石墨,提高强度硬度,改善力学性能。钼同时可以提高材质的淬透性,钼犹如催化剂,会增强其他元素产生偏析、生成碳化物的倾向,等温转变过程中生成贝氏体的倾向大,且比较稳定不易分解。

铜与铁是互不溶解的。稳定并细化珠光体。小于0.4%作用不明显,当大于1.5%时,铜会以单质形态析出分布在晶界,降低力学性能。

镍与铁是无限固溶的。中等促进石墨化,能力约为Si的1/3,降低奥氏体转变温度,扩大γ区,细化并增加珠光体,强化基体组织,提高力学性能。唯一的缺点就是大幅增加铸件的制造成本。

钒,强碳化物生成元素。细化石墨,促进珠光体生成。只要基体不出现麻口组织,加钒总会提高力学性能。

钛促进D型石墨形成,同时,钛能减少N的危害。

1.3 微量元素主要有:锡、锑、铋等.

锡、锑、铋等元素虽无关石墨化,是强化珠光体元素,使用量很小,一般不超过0.01%。

锡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强烈抑制铁素体化。过量时会导致脆化。

铋是最强的珠光体化元素。

元素

元素珠光体化作用

Sb

39

Mo

7.9

P

5.6

Cu

4.9

Ti

4.4

Mn

0.44

Ni/Cr

0.37

1.4 有害元素主要有:锌、铅等。

感应电炉的熔炼过程和冲天炉的熔炼过程有很大的区别,在冲天炉中,各种杂质元素被氧化成渣经过流渣操作而带出铁液之外,而电炉的重熔过程因为缺少必要的化学过程,各种微量有害元素的累积作用不得不考虑。

锌对灰铸铁基体组织及石墨形态无太大影响,因为锌的熔点沸点低,在铸铁的熔炼工艺下,变成蒸汽挥发,残留在铁液中很少。

锌干扰石墨球化,影响石墨形态。

最重要的是锌侵蚀炉衬,与炉衬材料中的某些成分反应生成脆性物质,严重降低炉衬使用寿命,这一点要密切关注。

铅促进网状过冷D型石墨的形成,对铸铁中的珠光体起促进和稳定作用,当铅含量大于0.005%时,会促进网状碳化物的析出。

铅在片状石墨区集中分布在基体中,而在D型石墨区,铅集中分布在石墨中。

铅的汽化点较低,提高铁液的过热温度,有利于铅汽化排除;同时铅的密度比较大容易沉淀排除,所以高温静置也有利于铅的排除。

1.5 在实际的生产中,各种合金一般是复合使用,很少有单独使用某一元素的情况,更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各元素在整个体系中的综合作用,不要片面割裂的看待问题,我们中国人的思维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生产中尤要注意。

钼和磷共存时,易在晶界处形成脆性的磷钼四元化合物;当你的原材料P高,钼元素的含量该怎么选择?

铬的反石墨化能力与等量的硅的石墨化能力相抵消。当你需要添加铬来提高强度硬度的时候,是不是该考虑增加硅含量?

1.6 化学成分调整的原则

在满足铸件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碳当量。

在保持碳当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Si/C比值(0.6-0.9),可以获得良好的性能指标。灰铸铁强度、硬度随Si/C比值变化而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正比关系。随着Si/C比提高,铸铁显微组织中珠光体和D、E型石墨逐渐减少,且白口倾向明显减小。

二、温度

2.1 熔炼温度

熔炼温度决定着合金的吸收和化学成分的平衡。应尽量避免高温加料熔化,使铁液处于高温沸腾状态,元素烧损加剧,氧化剧烈,杂质增加。

对铁液的高温静置是生产高碳当量高强度灰铸铁的基础。高温系指铁液熔炼温度要达到1500℃-1550℃。静置指的是高温下静置8min-10min。高温静置的作用如下:

a. 细化石墨,细化基体;

b. 提高铸件断面上组织的均匀性,提高抗拉强度,弹性模数略有增加;

c. 能有效地消除铸铁的“遗传性”;

d. 提高铁液纯净度,减少夹渣,增加流动性;

e.灰铸铁的冶金质量显著改善,使成熟度增加,硬化度减少,品质系数增加。

在高温熔炼时,操作者可看到铁液有的沸腾现象,并有气体逸出,这是铁液在进行“自脱氧”的反应,此时操作者应注意2点:

①铁液温度不要超过1550℃,以免造成铸铁的形核能力下降,石墨形态异化,过冷度过大而易出现自由渗碳体,导致强度下降。

②静置时间不要超过10min,以免铁液中的氧含量过低(<10ppm),造成孕育效果恶化。这是因为孕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加入Si的孕育剂,二是铁液有一定的含氧量,可生成有效的SiO晶核作为有效石墨化孕育剂的必要条件,对灰铸铁而言,铁液中最佳氧的质量分数为(20-30ppm)。

2.2 取样温度

控制在1410-1430℃,取样过早,加入的合金尚未完全熔化,温度过高,元素烧损加剧,数据出现偏差,影响后期调整。

2.3 出炉温度

一般是经验数据根据实际的生产流程,保证孕育,球化等操作过程的温降,一般控制在1500℃以上。现在很多的人呼吁提高出炉温度,这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数据上得出来的结论,也是很有科学依据的。温度高有利于浮渣排气,冶金质量高,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铁液的过热温度,延长高温静置的时间,会导致铸件石墨形态及基体组织细化,提高铸铁强度。

SiO2+2C=Si+2CO

氧以CO形式逸出,铁液沸腾,沸腾温度大约1475度,此时逸出的气体可使浮渣上浮,铁液中的溶解氧下降,提高铁液纯净度。短流程作业,温降不大,铁液没有足够的静置时间,需要通过孕育剂的粒度等措施来配合。

如果铁液在感应电炉中保温时间过长又处于高温状态,微细的晶态石墨和外来晶核核心都逐渐溶于铁液,石墨化的核心大幅度的减少,这样的铁液过冷度很大,对孕育的回应能力也差,不可能通过孕育处理使铸铁具有符合要求的微观组织,即使化学成分合适也不能用于生产。俗称死铁水。

2.4 浇注温度

一个总体的原则:在保证充型的前提下,浇注温度越低越好。浇注温度需要根据产品结构及采用的工艺措施来确定。试验数据显示:浇注温度每提高100℃,铁液的收缩倾向增加1.6-1.8%,浇注温度越高,铁液的液态收缩越大,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的倾向也越大。但同时浇注温度低是造成铸件产生白口最显著也是最常见的原因。浇温低,流动性充型能力差,这是应该避免的。

消失模实型铸造与传统铸造有很大的区别,需要额外的热量来气化泡沫塑料。所以消失模铸造浇注温度比常规铸造方式要适当提高30-50℃,以保证泡沫塑料的气化。

三、洁净度

冶炼过程很重要,铁水要纯净夹杂少才能有更好的流动性。洁净度的关键指标是低杂质含量,低气体含量。

O:铁液中的溶解氧既可以阻碍石墨化又可以促进石墨化,未化合的氧阻碍石墨化,使铁液的白口倾向加大,但在孕育处理的时候,与Si生成SiO2微粒,增加石墨结晶的外来晶核。

铁液氧含量增加,断面敏感性增大。增加孕育剂、变质剂的消耗。含氧量提高,铸件易产生气孔。C+FeO=CO,在铸件凝固降温时,CO有可能留在铸件内形成皮下气孔,这种气孔一般呈簇状,位于铸件顶部。

来源:生锈严重的炉料,长时间高温保温。

N:阻碍石墨化,增加碳化物的稳定性,促进D型石墨的生成,提高硬度,恶化加工性能。在一定含量(小于100ppm),可以增加珠光体量并使之稳定,促进蠕虫状石墨生成,提高灰铸铁的强度,与钛锆等固氮元素生成稳定的氮化物,氮气孔为裂隙状,

来源:增碳剂、呋喃树脂、废钢。

可以采用加入钛锆等合金减低氮的危害。

H:强烈稳定碳化物和阻碍石墨化,反白口及氢气孔。氢气孔产生在铸件上表皮下1-3mm处,加工后发现孔内光亮,外形圆整或扁圆,且有一层发光的连续石墨膜。

来源:潮湿的炉料,有机物(油脂、塑料),砂型中的水分,雨天作业等。

铁水的除渣措施:

炉内打渣要干净,不允许带渣出水,钢渣混出。其中一个原因是回磷,现在采用中频炉熔炼,回用料使用比例越来越大,导致微量元素的富集。在熔炼提温前先把渣子清除干净,后续再孕育时就可以避免渣中的磷被还原再次进入铁液中。

包内打渣也要干净,因为无论是孕育还是球化,都会产生大量的渣,如果不处理干净,随铁水进入铸件就会形成夹渣缺陷。

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是在浇注包包嘴处安装撇渣装置,使用岩棉挡渣。使用优质的火山岩除渣剂也是一种好的办法。

 四、配料操作

4.1 废钢

使用大量废钢充分浸润并配合适当孕育处理的灰铸铁石墨尺寸缩短1-2级,凹钝头石墨增多并且A型分布,基体珠光体量多,共晶团小1-2级,抗拉强度提高,白口倾向及壁厚敏感性显著降低,综合性能较高。传统观念认为废钢多会增大铁液的收缩倾向,而不愿意多使用废钢,喜欢多加生铁在生产上是不合适的。现在合成铸铁工艺已经成熟,应该抛弃旧有观念。

4.2 生铁

需要考虑的是生铁的组织遗传性。生铁中含有大量的粗大的过共晶石墨,这种粗大的石墨在低温熔炼的情况下是很难消除的,使得凝固过程中的石墨化膨胀作用减弱,铸件的收缩倾向加大,而且粗大石墨会使铸件性能下降。因此在电炉生产高强度铸铁时,大量使用生铁是不合适的也不经济。

在生产高延伸要求、密封耐压要求的特种铸件时,必须要考虑高纯生铁的使用。如QT450-18AL,QT500-10等特殊材质。

4.3 增碳剂

合成铸铁生产工艺必须要使用高质量的增碳剂,即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的晶体石墨增碳剂。增碳剂的增碳是通过碳在铁液中的溶解和扩散进行的。(注意是溶解而非熔解)

使用增碳剂配料,碳量取上限,尽可能的后期降碳而不增碳,因为后期增碳是非常困难的。

4.4 碳化硅

加入熔炉内的碳化硅转化成铸铁的碳和硅,一是提高碳当量;二是加强了铁液的还原性,大大减轻锈蚀炉料的不利作用。加入碳化硅可以防止碳化物析出,增加铁素体量,使铸铁组织致密,显著提高加工性能并使切削面光洁。增加球墨铸铁单位面积石墨球数,提高球化率。对于减少非金属夹杂物和熔渣,消除缩松,消除皮下气孔也有良好的作用。碳化硅可以促进A型石墨的形成,改善冶金质量。

碳化硅的加入量,通常只要加入铁液量的0.8%-1.0%就可以了。

碳化硅的加入方法是:电炉熔炼铁液,在坩埚熔融1/3炉料时,加入到坩埚中部,尽量不要接触炉壁,然后继续加入炉料熔炼。对于灰铸铁,以SiC含量为85%~90%的冶金碳化硅效果最好;对于球墨铸铁则以SiC含量为97%~98%的结晶碳化硅效果最好。

4.5 回炉料:回炉料的比例尽量不要超过30%。

4.6 感应电炉熔炼铁液,可以有效地控制铁液温度,精确的调整化学成分,元素烧损少,硫、磷含量低,对于生产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和高强度灰铸铁非常有利。但是感应电炉熔炼铁液的形核率减少,白口倾向大,易于产生过冷石墨,虽然强度和硬度有所增加,但铸铁的冶金质量并不高。

4.7 加料顺序

根据相关理论,熔炼分成三个阶段:固体炉料-熔化,熔化-达到平衡温度,平衡温度-出钢温度。有数据表明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缓慢升温或者停留时间过长,铁液质量会变差。炉料熔化过程中(从固态炉料到铁液)缓慢升温将导致钢液质量变差;铁液熔化后迅速提温到出铁温度并出水,可以得到性能最好,缺陷最少的铸件,反之熔化后提温速度不快,铁水质量将变差,铸件性能也不好。所以现在所提倡的快熔快出是目前感应电炉最合理的配电制度。

4.8 合金加入方法

铬铁的加入既可以在炉内加入,也可以采用包内出水冲入。

镍、铜等元素的烧损极小,可以在炉底加入,也可以在熔清后调整成分时加入。

总而言之,铸造人员必须了解目的、确实作业时机与程序,亦须在最低成本指标下,实行最优化制程,以得到高质量的组织。

(编辑/整理:老翻砂匠)

免责声明:除注明原创及明确标注来源外,文章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0)

相关推荐

  • 铸铁知识大全

    铸铁知识大全

  • 【热坛学习】钪在铸铁中的作用

    热加工行业论坛 前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铸造微课堂 ,作者朱谦的管家 铸造微课堂铸造基础理论,铸造工艺设计,铸造原辅材料选择,铸造缺陷分析及防止,铸造质量管理,铸造前沿态势,铸造现场问题解决 [热坛学习] ...

  • 【热坛学习】谈谈灰铸铁中的Mn

    铸造微课堂 热加工行业论坛 前天 [热坛学习]谈谈灰铸铁中的Mn 在灰铸铁中,Mn是不可缺少的合金元素,既可以抑制S的有害作用,又可以以MnS.MnO等形态成为石墨异质晶核的重要组分,还可以促进珠光体 ...

  • 【热坛学习】谈谈关于铸铁反白口成因与防止措施

    原创 热加工行业论坛 热加工行业论坛 昨天 收录于话题 #反白口 1 #成因 1 #防止 1   [热坛学习]谈谈关于铸铁反白口成因与防止措施 热加工行业论坛坛友@xmw1210 提出:铸铁反白口(i ...

  • 【热坛学习】珠光体球墨铸铁淬火开裂的研究与实践

    铸造微课堂 热加工行业论坛 今天 一.理论分析 1.1 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 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组成:铁素体(F)+珠光体(P)+石墨球(G).在表面淬火的过程中石墨球中的碳(C)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扩散到 ...

  • 热坛学习】再谈铸铁的SiC预孕育处理

    铸造微课堂 热加工行业论坛 今天 铁液的化学成分相同,熔炼工艺不同,获得铸铁的性能差异很大.铸造厂采取铁液过热.孕育处理.改变炉料配比.添加微量或合金元素等方法,提高铸铁的冶金质量和铸造性能,同时使力 ...

  • 【热坛学习】再谈增碳剂使用注意事项

    铸造微课堂 热加工行业论坛 昨天 [热坛学习]再谈增碳剂使用注意事项 一.增碳剂的加入时间不能忽视 增碳剂的加入时间若过早,容易使其附着在炉底附近,而且附着炉壁的增碳剂又不易被熔入铁液.与之相反,加入 ...

  • 【热坛学习】浅谈如何应用砂型(芯)涂料

    昨天 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砂型(芯)与金属液直接接触的工作表面的质量对铸件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用涂料来涂敷铸型(或砂芯)表面是提高铸件表面质量经济适用而又收效显著的方法.浇注时涂料层介于金属液与铸型 ...

  • 【热坛学习】关于铸铁熔炼的若干问题

    长期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证实,足够高的铁液温度是获取优质铸铁件的最基本条件.所以, 人们通常把铁液出炉温度的高低作为评价铁液质量的首要指标,这是千真万确的,但在理解和做法上经常存在片面之处.为了便于说 ...

  • 【热坛学习】谈谈铸铁的孕育

    铸造微课堂 热加工行业论坛 昨天 这是一篇来自台湾的论文,其中的一些用词与我们有细微差别,不影响学习!    液态石墨化铸铁(片状,缩状或球墨化)是指碳原子溶入铁水的液态溶液.依据铁碳平衡图,不添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