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

春秋末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逃奔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这是陈氏(即田氏,古代陈田同音)立足于齐国的开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田氏与齐公室的关系密切,得宠于齐。

后来,齐国奴隶和平民反对奴隶主贵族,反对公室的斗争广泛开展,旧制度的崩溃和公室灭亡,在齐国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田氏适应形势的发展,走向背离公室的道路,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不断争取人民的支持,从而使齐国统治阶级内形成了新兴势力两大营垒,他们互相间开展了长期而剧烈的斗争。

齐景公当政时期(公元前547年——前490年),代表新兴势力的田桓子利用减轻剥削的方法,与日趋衰败的“公室”展开了争夺民众的斗争。田氏往外出借粮食时用家量,收回粮食时用公量,就是大斗出,小斗进,剥削量相对减轻了。齐国国君惨重地剥削人民,将人民的劳动产品征去三分之二,而田氏则给民众小恩小惠,剥削得轻一些,因此田氏得到民心,民众大量逃往田氏门下,“归之如流水”。田氏把依附于他的民众变作“隐民”,不受国君控制,采用租佃的剥削方法,建立起封建制的雏形。齐国奴隶制统治下的“公室”逐渐徒有虚名,公室的劳动力逐渐被抽空了。

可是,齐国的旧势力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以田氏为首的新兴势力不得不以暴力手段对旧势力展开了一系列的进攻。

公元前481年,田乞的儿子田常(又名田桓,就是田成子)与齐简公的宠信监止分别担任左、右相。当时,有一名叫鞅的人向简公献计,认为田常与监止不可并存,意思是要除掉田常。田常处境很危险,意识到一场斗争已是不可避免,他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首先着手争取民众,继续实行他的先辈田桓子的办法,以大斗借出,小斗收还,以取得民心。有了民众的支持,就有了力量。另外田常还努力加强田氏宗族内部的和睦和团结。公元前481年(齐简工4年)五月,田常发动了武装斗争,与监止调来的军队展开了战斗,结果监止失败逃走,后来被人抓住杀死。齐简工逃到舒州(今山东滕县南),被田常的武装抓住,不久被杀。田常又立简公的弟弟为齐平公,自己为相,掌握了齐国的实权,并在齐国相继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措施。

公元前392年,田氏的后代田和,把名义上的齐康公迁到海边,他自己作了齐国的国军。田和又托魏文侯代他向周天子请求,封他为诸侯。周安王答应了魏文侯的请求,在公元前386年(周安王16年),正式封田和为齐侯,就是田太公,地主阶级的夺权在齐国完成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