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史话六:郑庄公与蔡侯的一次会面,揭示了楚国发生的一次变迁

大家在翻看史书《春秋》的过程中,一定能在桓公二年的章节中看到:“蔡侯、郑伯会于邓”这样一条记载。不知各位有没有对此产生过疑问,为什么鲁国的史书中,会冷不丁地记下这样一次没有鲁侯参与的会面呢?虽说此前的记载中,也有过齐侯、郑伯单独在石门会面的记载,但那一次毕竟是两个大国在缔盟,盟会地点又离鲁国很近,被记录于书中还算说得通。而这一次既不是两国结盟,又距离鲁国较远,鲁史《春秋》为何要特意记录呢?

“蔡侯、郑伯会于邓”的记载值得推敲

其实,之所以《春秋》会记录下这样一次看似无关紧要的会面,是因为此事与南方的大国楚国有关。这还要感谢《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先生,是他在两位国君会于邓的基础上,补充了“始惧楚也”四个字,让世人明白了这次会面的重要性。那楚国国内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郑庄公、蔡桓侯(或者扩展一些说整个中原地区的诸侯)开始惧怕了呢?咱们这就开始今天的话题。

回顾了一下之前的故事,咱们的“楚国史话”的确是许久没有开启新的篇章了。上一次讲到楚国,说的还是楚蚡冒的故事。他虽然算是楚国历史上非常特殊又比较重要的一位国君,但蚡冒的继任者——他的弟弟熊通,更是一位需要浓墨重彩、好好叙一叙的楚君。只不过,熊通的国君之位,并不是兄长蚡冒主动传位给他的,实则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楚武王熊通

因为,熊通的兄长熊眴(即楚蚡冒)并非没有子嗣,他早已做好了安排,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后让儿子继承国君之位。可是,蚡冒实在是不太长寿,在位仅十七年便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显然他的儿子并没有做好继位的准备,甚至年龄还十分幼小(虽然史书中并未给出蚡冒及其儿子的年纪,但从蚡冒自己及之前的几代国君在位都不长,而熊通夺位后在位50年的记载来看,可以想象出熊眴离世时还比较年轻,他的儿子应该没有成年)。正是由于冒的儿子十分幼弱,熊通本身又野心勃勃,他便发起了政变,带人冲入宫中杀害了侄儿,自己登上了国君之位,即史上非常有名的楚武王(楚国第一位正式称王的国君)。

弑杀幼弱继承人,夺取国君之位

那讲完了熊通的夺位,莫非“闲叙”你要说的楚国国内发生的变迁就是这次政变么?因为熊通是个野心家,这才让郑庄公他们如此紧张吗?这个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各位可以推算一下:

《史记》明确给出了楚若敖(即熊眴、熊通的祖父)二十年,平王东迁开启了东周的历史。七年后,若敖离世传位给儿子楚霄敖熊坎,但霄敖在位仅六年便身故了,君位就又交到了蚡冒手中。而刚刚咱们也提到了,楚蚡冒在位十七年,那7年、6年、17年这几个数字加起来,也才刚刚进入东周时期30年而已。这距离平王驾崩还有20年左右的时间,再到郑庄公与蔡桓侯会面,又过去了10年左右。试问,熊通政变带来的威胁,如何要等到大约30年后才发挥威力呢?很明显,熊通的这次政变不是在下所说的让中原诸侯们紧张的变迁

那熊通政变不是“闲叙”你说的那个变迁,难道是熊通在这一年称王了,暴露了他夺取天下的野心,让郑庄公等人害怕了?这个答案依然是不正确的。仍然是《史记》给出了明确的时间点,熊通在夺得君位后的第三十一年时,宋大宰华督杀害了宋殇公(即郑庄公、蔡桓侯会面的这一年)。而熊通正式称王,要发生于他在位的第三十七个年头中,晚于郑、蔡两位国君的邓地相会,说明楚君“称王”也与这次变迁无关

《史记》中关于熊通称王的记载

既然大家一时间能想到的这两个变迁都不是鄙人要说的答案,那在下也不卖关子了,告诉大家这个让中原诸侯们如此紧张的事件便是楚国迁都到了郢。先等等!先等等!“闲叙”童鞋,你是不是搞错了?你刚才分析熊通政变及称王时,都用了《史记》给出的时间点,证明与郑蔡邓地相会无关。为何到了迁都这里,你又不认可《史记》的记载了呢?太史公可是明确说了,到楚文王继位时楚国才“始都郢”,明显比熊通称王还要靠后呢,怎么可能会是引起郑庄公等人担忧的变迁呢?

各位先别着急否定在下的结论,因为在楚国都郢的记载上,太史公可能真的出错了。首先,在下从《清华简·楚居》中找到了明确的例证,简中提到:楚武王时曾从原都城迁居至“免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免地”逐渐跟不上了楚国的发展,变得拥挤不堪,无法供应人们居住。于是,熊通便在一个叫“疆浧”的湖泽之地开始填湖建城、修建房屋,遂迁居于此成为了新的国都

熊通决定迁居新都

并且,既然“疆浧”已经不再是湖泽了,名字中的“浧”字便不太合适了,熊通就将三点水去掉,加上了“邑”字旁(耳刀旁在古文中写作“邑”),成为了人们熟悉的“郢”。除此之外,《楚居》在了告诉咱们是楚武王迁居到了郢之后,还继续记录了楚文王从郢迁都到“湫郢”,而后再迁都到了“樊郢”的过程。这恐怕就是太史公会认为是楚文王迁都到“郢”的原因,毕竟“湫郢”、“樊郢”中也带了“郢”字,只可惜这两个城邑并不是楚国最为人熟悉的郢都罢了。

这是《清华简》给出的一条线索,佐证了是熊通迁都到了郢都。另外,鄙人在《春秋左传注疏》中又找到了另一个证据,即注释中提到“楚文王徙居郢都”的说法,是《汉书·地理志》里提出的。而宋衷(又称宋仲子)的《世本》却给出了“楚武王徙居郢都”的观点。这就说明早在两汉、三国时期,我们的古人已经对楚国迁都至郢的断代产生了分歧,进一步证明了《史记》的说法并不能作为最终答案。

正因如此,把两条证据综合起来看的话,予以为《史记》中“子文王熊立,始都郢”的观点是不太准确的。而是应该由他的父亲,也就是楚武王熊通来完成这重要的迁都。至于迁都的具体时间,《清华简·楚居》虽然没能记录下来,却刚好被《春秋》和《左传》给补充上了。这才有了鄙人所说的熊通在位期间,给楚国带来了一次大变迁(即迁都),让郑庄公、蔡桓侯为代表的中原诸侯们“始惧楚也”。那楚国只是进行了一次迁都而已,为什么就让郑庄公他们这么担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左传》关于诸侯“始惧楚也”的记载

其一,楚国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在他们立国之后,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到了若敖、霄敖、蚡冒这三代楚君时,更是通过东征西讨,把楚国的疆域扩大了不少,为熊通的称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郑、蔡两国相对于其他中原诸侯来说,位置离楚国更近,几乎与楚国接壤了。特别是在下此前的文章也提到过,郑国在拿下了许国一半的控制权后,楚国曾指使息国国君向郑国发兵,说明楚国觊觎中原的野心已经显露萌芽。如此有实力的南方大国,离郑、蔡等国又这么近,还萌发了北上的野心,您说郑庄公他们能不担忧吗?

郑、蔡两国将最先面对楚国的威胁

其三,楚国新都郢都的位置相对于故都丹阳来说更靠北。如此一来,楚人的野心就不仅仅是脑海中的萌芽了,而是已经有了实际的行动。熊通如此明显的动作,在郑庄公这样精明、敏锐的雄主眼里,绝对不会被忽视。再加上蔡国其实比郑国更靠南,这就让蔡桓公比郑庄公还要紧张,更促使了双方的这次会面。

现在,大家读了在下的一番分析之后,是不是也觉得《春秋》的这条看似简单的记载意义非凡了呢?表面上来看只是郑庄公和蔡桓侯的一次会面,但其背后暗含的这次楚国的迁都,恐怕才是孔老夫子想要告诉咱们的真相。那熊通已经抢下了国君之位,又通过向北迁徙至郢都暴露了野心,接下来他要做些什么呢?咱们下次“楚国史话”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熊通迁郢、春秋、郑蔡会于邓、左传补充、始惧楚也、熊通篡位、迁郢分歧、赞同楚居、为何惧楚、三点原因。

关键词云图简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