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用透某个方剂,争取上一个台阶
学习经方,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掌握基础知识。
这个阶段,一般是掌握比较常规的知识,比如背诵重要的条文,记住方剂的组成、功效,大概能治什么病。
使用的时候,追求一病一方,一方一病,不太会变通。开方的时候,一板一眼,多一味药少一味药,都会很谨慎,生怕破坏了原方的效果。
第二阶段是用好用透某些方剂。
掌握常规知识之后,慢慢的也有了一些临床经验,这时候就会有用好用透某一个方子的需求,可能拿手的也就那几个方子。
碰到无汗怕冷的外感病人,不再纠结是用麻黄汤还是葛根汤还是桂麻各半汤,开出来的方子,麻黄桂枝俱在,但是自己也有点分不清楚是哪个方子加减而来。
有的医生,就更懒了,日常开方,基本上就是同一个方子开头。比如有的医生就叫小柴胡汤医生,大多数病都是小柴胡汤加减。
这个阶段,如果做得好,就会成为高手。如果做不好,就会成为胡乱加减、杂堆成方的庸医。
举个例子,柴胡桂枝汤,伤寒论原文是这样写的: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感觉用处很有限。似乎只是个合方,更不起眼了。
但遇秋经过多年的使用,认为它是个神方,能治的病症非常多,不能局限于条文。除了治疗外感病,还可以治疗皮肤病、关节病、胃病等。因为它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营卫的功效,所以很多莫名其妙的疾病,没有其他思路的时候,不妨试下柴胡桂枝汤。
有的学生,在听完遇秋讲的柴胡桂枝汤的课之后,也开始喜欢上了柴胡桂枝汤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