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旧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4月4日,农历辛丑牛年二月二十三,晚上,21时34分,进入清明节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
纷纷细雨,总能让人想到一些过去的事。
清明节,是哭泣流泪的节,更是欢快游戏的节。
填坟。
生长生活在县城小镇。
我们小学西边不远就是坟场,乱坟场。
填坟,是清明前人们的重要活动。
坟,是土坟。一年的风雨,坟堆会被浸蚀。
清明前,后人们来到坟地,修饰坟堆。或自己带锹去修,或是出资请人来修:将雨水浸蚀的坟修好。
至关重要的事,便是要将坟头重做一下。
挖坟茔头是个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将坟堆修好后,挖坟茔头子是最为讲究的事:在坟场旁边的河滩上,选择一块有芦柴根、茅草根的地方,用铁锹挖出两个圆锥体。一个圆锥,放在坟头上,另一个圆锥,倒置在另一个圆锥的上面。
挖的是河滩上的泥土,里面有草或是柴的根,至少一年,那坟茔头子是不会破碎的。
填坟,挖取的是河滩上的土,自然会将一些草根带到坟包上,自然会有一些草长在坟包上。
填坟回家,老人们会在意坟头上长了些什么样的草。
“祖坟上头上长蒿子。”——这是吉兆。
“你家祖坟上长过这棵蒿子吗?”——这是对一个家族的轻视。
哭坟。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太不懂事。清明前后,会在课间到乱坟场去看人家哭坟。
哭坟的,多是女性。
现在想来,她们肯定是有一腔的怨,一肚子的屈,想诉要诉。
“伤心哪——”
这是通用的开场哭。
哭,却类似于唱,或者说类似于“吟”。
“未成曲调先有情。”
读大学时,读到白居易的这一句时,似乎特别有感慨。
可是,可惜,那个时候的孩子,不懂得大人们心中的痛。
我们会在那个刚刚开哭的“伤心哪”后面,紧跟上一个“买个萝卜糠心啊!”
然后,再去另个坟堆前看热闹。
拔茅针。
这肯定是五十年前的习俗。
茅针,茅草的新芽。
五十年前,我们小学操场边的河畈子上就有茅针。
我胆小,不敢探下去拔。
嘴也馋的。那就在上学的路上,在小闸口,或是染匠坊对面的那个小摊子上花一分钱买一小把子茅针。
茅针,外面青绿,里面洁白,微微有些甜的。
那个时候,茅针是春天的美味。
“茅针肉子。”
多少年后,不再吃茅针了,还会听到有老人说那米好,煮出来的饭白。“像茅针肉子一样。”
那是礼赞。
却也有俗的,极俗。
“屙屎拔茅针——一事两个档。”
小时候,这句话常听说,没觉得俗。
这是个极俗的歇后语。意思与北方人的“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闲”极其接近。
放风筝。
清明节放风筝,是我多少年来的深刻记忆。
如今,风筝何时不能放飞啊?
可是,当年,好像真的还只是在清明节的时候才放的呢。
风筝,是自己糊的:会糊的人,做好竹骨架子,再将纸糊在骨子上,讲究的,再画上图案。
放风筝的人,会特别隆重地邀请若干好友,或若干小孩,带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的作品,来到一片空地上,放飞。
放风筝的时候,还要念念有词:“风筝不上天,一撕两半边!”
那些年,放得上天的风筝不多,被撕成两半边的风筝更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