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秋:几种常见疼痛的治疗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头痛
头为清阳之府,清阳之气一受到外感或内伤的干扰,便会发生头痛。故治疗头痛,首先应辨其为外感与内伤,外感是属于风、寒、暑、湿、燥、火某种病邪?内伤是属于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何种病变?都有其不同的脉证可以辨识,针对病因,去其疼痛,并不是太困难的。
惟临证时往往有一种慢性头痛,悠悠戚戚,绵延不愈,或在一侧,或在颠顶,诸如生气、受风、感寒,以及天气变化,都能引起发作,脉来往往沉细微弦,并无任何热象,只是一派阳气虚损、清阳不足于上的表现,现代医学往往诊断为神经性头痛。辄用加味乌星散,每能应手取效。
方如下:制川乌,天南星,北细辛,广地龙各一钱,菊花二钱,冰片三分。
先煎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四味,菊花最后入,稍煎即成,分二次服,冰片另研极细,分做两份,临服时冲入一份,服后略休息,头即痛止轻快。全方的主要作用是:升清阳,化浊气,并能迅速入脑通络,故效颇显著。
心绞痛
绞痛而不重,概叫做心胸痛,也就是属于“胸痹”的范围。剧烈的绞痛,则叫做真心痛。胸痹,只是气滞而不流畅;真心痛,则为心阳衰竭的表现。两种情况统属于现代医学所诊断的冠心病的范畴,不过前者较轻,后者略重而已。
心虽主血,实际它是以阳气为主,所以称它为“阳中之阳脏”。因为血液之所以能从心脏循环,永恒不息,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作用,而是由于心脏存在着一种阳气,为之推动来完成的。因而心阳的作用便在心脏中占主要地位。心阳的盛衰,便直接影响着血液循环的正常与否。
所以阳气有所滞而不畅,便出现胸痹证;如果阳气进而衰竭,便将出现真心痛。根据这一理论,制成参七散一方,用于胸痹与真心痛两个阶段,都能取得控制疼痛而显效。
方如下:白人参五钱,三七三钱,川附片三钱,川郁金四钱,山楂三钱,五灵脂三钱,肉桂二钱,降香三钱,乳香一钱,炙甘草五钱
共研末,每服二钱,米醋或温热黄酒送服。这方的主要作用,即在扶助心阳,畅通血行,从而控制了疼痛。
胃痛
胃痛,寒热虚实都有。毕竟是以虚寒证最为多见,亦较难治。包括现代医学所诊断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等疼痛,仍以虚寒为多。胃为多气多血之府,又为水谷之海,只有胃中气血和调,才能消磨水谷,蒸化精微,而为气血之源,以维持胃中“多气多血”的正常生理,如果这种正常生理得不到维持,发生气亏血少,或者气虚而滞等病变,以致胃脘发生疼痛时,总宜增进胃的消磨功能,开辟气血生化之源,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胃痛的发生。经过多年的摸索,制成驱寇饮一方,控制上述胃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方如下:炒山楂四钱,炒白芍三钱,陈皮三钱,荆芥一钱,柴胡二钱,炒肉蔻一钱,制香附三钱,清半夏三钱,五灵脂三钱,乳香一钱,白茯苓三钱,伏龙肝二钱
水煎服,服时滴入米醋五六滴。
全方的组成,即在增进胃消磨功能的基础上,辅以调气和血之品。所以一般服一两后,疼痛即由减轻而消失,食欲亦逐渐增进了。
胁痛
两侧胁部,统为肝胆经脉所在的地方。凡因外感而引起胁痛,多在少阳胆经,常兼见口苦呕逆,往来寒热等表证。内伤胁痛,则多在肝经,常为肝亢气逆,或肝郁气滞的反映。现代医学所诊断的肝区疼痛,其所指虽为解剖学上的肝,但亦概括于中医肝经、肝气的概念之中。
肝的功能既主藏血,又以疏泄生发之气为正常生理的表现之一。故从生理言,藏血正常,则有助于气的疏泄,疏泄正常,亦能使其更好地藏血。因此肝脏发生病变,不是血不足以养肝而致肝气亢逆,便是肝气郁滞使血不能很好归脏,都足以使两胁发生疼痛。而且还是胁痛比较常见的证候之一。对于这种胁痛,用双解散颇具卓效。
方如下:川芎钱半,积实三钱,生甘草二钱,片姜黄三钱,桂心一钱,川郁金四钱,五灵脂三钱,炒赤芍六钱,金铃子三钱,玄胡索三钱
水煎服,日二次。全方的主要作用是:活血以养肝,舒肝以藏血,血能谧藏,气得疏泄,疼痛的病变便从根本上得到治疗了,所谓双解,既有益于肝气肝血,又无分于左胁右胁也。
腰痛
腰为肾之府,尽管腰痛有因寒、因湿、因热、因气种种的不同,而少阴肾衰、阳虚不足,是导致诸因疼痛的主要病变。故腰痛的虚证,十常八九。凡属虚证的,形色往往显得发青发白,甚至出现黧黑色,脉搏亦多见沉细微弱。有的稍多行动或站立便感觉不能支持,而当卧床休息时,便舒适了,有的特别觉得疲倦无力,稍有活动都不能忍耐;有的痛而发沉,天气晴朗还可以,一转阴雨,便痛得难于忍受。
这些症状统统是由于肾阳亏损造成的,包括现代医学所诊断的慢性肾炎、肾孟肾炎等的腰痛,亦多属于这类病变性质,临床上总以温补肾阳为主,从而控制其疼痛,效果较好。方用加味青娥丸。
方如下:破故纸四钱,炒杜仲三钱,胡桃肉一两,小茴香三钱,穿山甲二钱,制川乌四钱,鹿角三钱,乳香一钱,细辛一钱
水煎,少入青盐,化开,热服。
青娥丸是温养肾阳的方剂,再适当辅以一些温通辛窜之品,既能敷布阳气,即或有寒湿诸邪,亦毫无顾忌,故疗效比单用青娥丸要高得多。
关节痛
即痹证。《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义与“闭”同,意思是说,风、寒、湿诸邪着于人体,血气为邪所闭,不能通畅无阻,发为疼痛诸证。如果是风邪重,大小关节之间将发生游走性的疼痛,叫做行痹;如果是寒邪重,则受寒的关节,将呈现固定性的疼痛,叫做痛痹;如果是湿邪重,则肢体关节将出现沉重和麻木感,有时亦疼痛,叫做着痹。
这是最为多见的三种痹证,风邪宜散,如羌活胜湿汤之类;寒邪宜温,如五积散之类;湿邪宜渗,如真武汤之类。这是一般治痹证的三大法,其中总不离辛散温通之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无论为何种邪气闭着,大部由于阳气先衰,然后邪气乘之而为痛。如果能在消散邪气的同时,着重温经行阳,更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因特制三消饮子如下:
生川乌四钱(先煎至不麻口为度),北细辛二钱,苍术三钱,独活三钱,牛膝三钱,全当归四钱,穿山龙一两,千年健一两,追地风一两,威灵仙六钱,乳香没药各一钱
水煎热服,服时可滴入白酒数滴。
这方就是以温经行阳为主,并辅以祛风、散寒、渗湿之品,故名三消。凡属无热象的关节炎疼痛,用之均有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