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强腰名方——青娥丸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代历史进程中保驾护航,抵御和战胜灾害,才使得华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也积累且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而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天分享岐黄国医国术,为其传承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人类。
补肾强腰名方——青娥丸
作者/耿俊英、任天池
青娥丸为补肾良方,首载于宋代的《和剂局方》,据说“青娥丸”的来历与唐代相国郑姻有关。唐宪宗时,宰相郑姻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因年高体弱,加之南方气候潮湿,任职不久即因湿邪感伤内外,引起多种疾病发作,身体渐渐衰竭。服用多种“补剂”,也未见效。
这时,一位来自词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名李摩诃,获知郑的病况后,向郑献上一方,并配好药,嘱其服之。郑初时未敢服,经摩诃再三苦劝,才服下。不料,药后七八日,病情开始减轻,于是又坚持服用数日,不但痊愈,身体也强壮了许多。
三年后,郑相国罢郡归京,将此方录下传之他人。经多人服用后,发现该方不仅对腰痛、脚气(注:指因湿造成的下肢肿胀或萎软之症,不是脚癣)等有良效,经常服该药还能“壮筋骨、活血脉、乌鬓须、益颜色”。对老年人有延年益气、悦心明目的作用。因此方功效卓著,后人有诗曰:“三年持节向南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青娥丸”之名大概就缘由于此。
【方药】杜仲(盐炒)480克,补骨脂(盐炒)240克,胡桃仁(炒)150克,大蒜120克。
【用法】将以上4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9克。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
【功效】补肾强腰。方中杜仲补肝肾、腰膝强腰膝、壮筋骨,且能镇痛,是中医治疗肾虚腰痛的要药;补骨脂能补肾助阳;胡桃仁补肾固精;大蒜宣通祛寒、行滞通络,以利壮腰止痛。
【主治】因年老体弱、房劳过度而引起的肾虚腰痛。表现为疼痛不止、坐立不安、膝软乏力、过劳加重,平卧则疼痛减轻。
《和剂局方》青娥丸是治疗肾虚腰痛的名方,对后世医家有一定的影响,在其基础上相继出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名方。比如,宋代王璎将原方去大蒜,加鹿茸、没药,成方补髓丹(见《是斋百一选方》),其温肾壮阳,益精养血作用较强,主治阳虚肾阳虚衰、精血亏损、身体羸弱、神疲阳痿、腰膝酸痛。元代许国祯将原方中的大蒜去掉,加萆薄,即成胡桃丸(见《御药院方》)。此方加强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主治肾虚而兼风湿腰痛。元代危亦林将原方去大蒜,加革薜、黄柏、知母、牛膝(载《摄生众妙方》),也称青娥丸,是阴阳并补、平补肝肾之方,有滋肾、助阳、壮筋骨、祛风湿作用。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阳痿、遗精、早泄。
至今,青娥丸仍是治疗肾虚腰痛的常用方药,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在《中国药典》所载的青娥丸就是以《和剂局方》配方为基础,用现代制药工艺制成的中成药。据临床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心病冠心病及黄褐斑等属于中医肾阳虚证者,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肾阴虚肝肾阴虚火旺腰痛者、外感寒湿腰痛者、下焦湿热腰痛者以及外伤淤血腰痛者均不宜用青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