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孟子》:志至焉,气次焉。儒家的气与道家的炁,概念非常接近
养气章是《孟子》书中最难解读的一章。在学习的过程,我发现自己的语言非常无力。似乎是懂了,但是很难找到合适的言语说明白。公孙丑问不动心,孟子引导他逐步深入,探索不动心的内在原理,从养勇,到养志,再到养气。最难理解的,可能就是“气”的概念吧。
【经文】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试译】
公孙丑说:“敢问老师您的不动心,与告子的不动心,有什么不同吗?”
孟子说:“告子说过:'言语有失,不必放在心上;心有不安,不要表现出来。’心有不安的时候不动情绪,尚可接受;义理不明还不用心体会,万万不可。信念是定力的统帅;定力是身心的支撑。信念所到之处,定力如影随形。所以说:'坚定信念,不要扰乱情绪。’
公孙丑问:“既说'信念所到之处,定力如影随形。’,又说'坚定信念,不要扰乱情绪’,为什么?”
孟子说:“信念坚定则能增强定力,情绪的扰动也会影响信念。就像跌倒的人或急走的人,是气血冲撞的表现,反过来也会扰乱人的心思。”
【浅议】
以上翻译也许并不准确。我也试过将志译为心志,将气译为元气,仍然像是隔了一层。无论如何翻译,都不如直接体会经文和注释。
志与气,我们现在经常合用成为一个词。志气,指有勇气和决心。但在古文中,这两个字的内涵却相完全不同。
志,朱子解释为“心之所之”,心的向往,便是志向。坚定的志向,便是信仰。但是我在翻译时,没有用信仰这个词,而是信念。
气,则不容易理解。窃以为,气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有形之气,血气,力气,怒气之类。二是无形之气,正气,浩气,元气。
我之所以想将气译为元气,因为元气的古字为元炁。炁,是指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虽然这是道家的概念,但更接近于我对孟子学说中的“浩然之气”的理解。“形而上谓之道”,炁则是来源于道的能量。
当然,用能量这个词也并不完全符合我的理解,只能说接近。还是要说回气字。气的正体字为氣,原意为“馈客之刍米”,即赠送给客人的(活的)牲畜和粮食。所谓“生物为饩”,都是养育生命的食物。所以我愿意牵强附会地把孟子说的气引申为生命力。生命力的来源,同样是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命来源于道,生命力便是道的力量。所以,生命力这个词,可以同时涵盖形而上和形而下。在形而上,可以称为元气,正气。在形而下,也可以表现为血气,力气。
在试译时,我并没有用生命力这个词,而是结合具体的语境,有不同的译法。比如告子说的“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这里的“气”字应该是情绪。心有不安的时候,为了不让情绪影响心志,便需要克制,把情绪压住。
“志至焉,气次焉。”我又将气译为定力。这同样和情绪有关。定力足,则情绪稳定,不会影响心志。
后面的“持其志,无暴其气”,仍将气译为情绪。“暴”是乱,“无暴其气”就是气不能乱,要平。所以我认为这里的气强调的是情绪。
信念和定力这类词语,我们用得太多,感觉很平常,没有什么力量感。所以,译文虽然更容易理解,却显得苍白干瘪。不如直接读经文为好。
其实,如果深刻体会信念和定力的内涵,也是非常厚重深远的。关键在于,不要把这两个概念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而是要身体力行,让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的人,定会不虚此生。
朱子注释说,“人固当敬守其志,然亦不可不致养其气。盖其内外本末,交相培养。此则孟子之心所以未尝必其不动,而自然不动之大略也。”
敬守其志,即坚定信念。致养其气,即平心静气。静的是情绪、血气,养的是元气,正气。
至于如何养气,后面孟子还有专门的讲述。
(本文是一己之见,敬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