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华书林/木渎神韵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华书林

  在苏州的两天里,秋雨绵绵不断,为了办理一些事情,不得已冒雨跑了几个地方。来过苏州四次,两次赶上了下雨。烟雨江南给我的感觉似乎是阴柔有余阳刚不足。无怪乎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早上起来,发现天气已放晴,加之要办的事情业已办妥,想给自己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随即决定,去一号线轨道交通的终点站,木渎古镇走一走。领略一下江南水乡那天生丽质般迷人的神韵。

  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的木渎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苏州城同龄,已有2500多年历史。据说古镇过去不是这个名字,流经木渎的水过去也不叫香溪,这两个名字都与西施有关,相传在春秋末年,吴越之战,越王勾践失败后为瓦解吴王夫差,献上一美女,名西施,此女漂亮非凡,令吴王龙心大悦,吴王夫差为了取悦美女西施,大兴土木, 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宫殿建好后,西施等一班美女每日精心打扮,侍奉吴王,所用香粉不计其数,洗掉的香粉汇集成河,流入水道,芳香四溢,由此更名为香溪。

更有清人徐扬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绘制了一幅《姑苏繁华图》,此画全长1225厘米,主要描绘了康乾盛世时苏州的繁华景象,具体内容为"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占了一村、一镇,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祥一句话:"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木渎当时的繁华可见一斑。

  古镇庭院深深,小桥流水悠悠。漫步在古镇里的老街,扑面的繁华与市井气息让人领略到老山塘的盛世风情。那些个老铺面、老作坊、老行当、老巷子,全都朴拙古雅,或挂着红灯笼,或挑出杏黄旗。店铺最多的是代表江南水乡特色的丝绸店、太湖珍珠店、老字号竹编制品以及祖传秘制各类酥糖。游人可以尽情欣赏或品尝,即使不打算购买,店家也都是一脸的祥和,绝不会产生强买强卖这种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随意走动间,一块醒目的石碑映入我的眼帘。"御码头",乾隆壬申春立。这可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木渎古镇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到过的地方。每次来了之后,在"御码头"弃船上岸,上岸后必去虹饮山房,虹饮山房因为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茗、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御道,返回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刘墉(电视剧里的刘罗锅)曾随乾隆皇帝两度下榻虹饮山房,且与园主人徐士元相交默契,虹饮山房的匾额就是当时刘墉赠给徐士元的。匾额书法隽永优雅,颇有大家风范。后人对刘墉的书法推崇备至,称他"浓墨宰相",为一代书家之冠。园主人徐士元是个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他还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院毗邻虹桥,"虹所饮者,桥下之香溪也",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得来。

  古镇里的山塘街袖珍精致,香溪纵横交错在古镇里,造型各异的小桥点缀其间,在秋日的暖阳下徜徉其中,真的有一种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的感觉。难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驻跸于此。想必渡着方步漫步于此的皇上,手上必有一把折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家老字号的"御扇坊",诉说着过去的风花雪月……明清时,江南一带是著名的折扇生产地,出了很多名士,他们的风流才情,与折扇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他们所营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围,表现出柔情和氲氤的美境。

  在古镇里见了几家售卖"戒尺"的店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戒尺"为何物,但凡上了点年纪的人对"戒尺"都不会陌生。旧时私塾中,戒尺可是必备之物。学生调皮或不用功,有被先生打手心之虞。"戒"指警戒、惩戒,"尺"指尺度、标准。木渎古镇卖这个物件,想必会有一定的渊源。木渎自古以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从北宋到明清,出了25名进士,30多名举人,其中状元2名,榜眼1名。最为著名的当数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了。还有清代著名诗人、诗选家沈德潜。乾隆每每来此,都要和他的老师沈德潜一起吟诗作赋。难怪乎人杰地灵的木渎,几百年来出了那么多的名人,难不成私塾先生促学有方,握有"戒尺"这个尚方宝剑,才得以孕育出此等蜚声中外之大家?

  古镇里令人念念不忘的,还有那些岁月里传承下来的舌尖上的美味。最为有名的非吴珍堂的乌米饭莫属。店面不大的吴珍堂,店门口的电视里反复播放着《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乌米饭的那一集。因为整个木渎古镇,有幸上了央视舌尖专题片的,只此一家 别无分店。店内装饰十分的简朴,桌椅板凳以及石磨都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店主人是一名中年男子,五元一碗的乌米饭我们要了两碗,没有任何的下饭菜,口感糯糯的,甜甜的。乌米饭中含有人体不可或缺的17种氨基酸和硒、磷、钙、镁、铜和维生素等30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元素,是名副其实的食疗同源的美食。

原以为乌米饭是用黑米做的,其实不然。店主人介绍说,它是用一种南烛的叶子,犹如茶树,三四月份摘取嫩叶嫩芽,将叶捶打出清香扑鼻的紫黑色浆汁,再将糯米浸在汁液中,第二天,这些浸透了日月精华,散发着浓郁清香的白米粒就成了青黛色。搁入锅中,加水烹煮,不一会儿,便闻到了青山绿水的味道,闻到花草树木的芬芳。

  乾生元鲜肉月饼,看着就有食欲,一路走来一路品尝,眼大胃小的我们,禁不住诱惑,四元钱买了一个,馅完全是由一大团鲜肉组成,皮脆而粉,又潜伏着几分韧,丰腴的肉汁慢慢渗透其间,美味可口、可谓一绝。品尝此类点心最好佐以清茶,一则可解油腻、助消化,二则可细嚼慢咽,增味助兴。乾生元原店名为"费萃泰",以生产松子枣泥麻饼而蜚声海内外,被列为宫廷御膳点心,清光绪七年(1881年)更名为"乾生元",以乾坤八卦为首称。"乾"乃乾坤,指天下;"元"即第一,意为乾生元生产的麻饼天下第一,具有200余年历史的乾生元麻饼虽几易其主,但历代技师之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被完整继承至今。

说起松子枣泥麻饼,还有一个传说。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将行宫设于灵岩山下,每天总听到山寺里和尚的念经声。有一天,乾隆皇帝没有听到念经声,便查问起来,原来是木渎乾生元生产的麻饼甜香四溢,老和尚闻到了,念经也没心思,便一个个趴在围墙上张望,香味是从哪儿飘来的?对此,乾隆也为之诧异,就命左右到镇上买来麻饼尝试,果然名不虚传,香味扑鼻,鲜甜可口,龙颜大悦。自此,木渎枣泥麻饼也就被列为宫廷御膳点心之一,其声名更著。

  游兴正酣、意犹未尽时,不知不觉来到了游客服务中心。十几辆旅行大巴停靠于此。不同的旅行社,不同颜色的旗子,导游统领着各自的队伍,把古镇的过去一一陈述,分享给自己的团队。不大的山塘街,顿时热闹喧嚣了起来。一年四季,冬夏春秋,木渎古镇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惟一不变的,则是这些常变常新、游人如织的人流……

华书林简介

HUASHULIN  JIANJIE

华书林。笔名悠闲品茗。安徽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高级职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过兵,开过车;九十年代步入新闻传媒业,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喜欢喝茶看书听音乐,偶尔会写点文字打发时间。

《悦读时代》杂志是由河南省阅读学会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月刊,每月6日出版。以打造书香社会为主旨,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报道阅读热点,推介新书、好书,并刊发优秀文学作品,为读者、作者打造一个互联网、传统媒体联动的全方位立体交流平台。

投稿须知:小说5000字内、散文勿超1500字,诗歌勿超过30行。已在其他公众号刊发并被设置原创保护的勿投!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悦读时代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贾   延

 悦读时代公众号每周二、四、六推送

投稿信箱:ydsdzzs@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