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未来金融研究院第 463 篇原创文章,作者:价值投机者

管大期权第8期沙龙本来是2020年2月就要进行的,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把这一计划打乱了。最近国内疫情缓解,交通顺畅,我们欣喜地在群里听到管大宣布8月8日-9日在上海举行线下沙龙的消息。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管大的期权沙龙——第一次的莫干山,第二次的佘山,到这次的虹桥。回想2019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熬夜在微博上看管大期权资料,到现在也有1年半了。每次聚会都有很大的收获,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认识很多新的朋友,同时也能对自己的投资能力进行一次回顾与检验。

过去半年,在经历了一次Short Put 爆仓和几次Long Call损耗过大之后,开始反思,发现IV是个双刃剑。IV高,做空Option的确是有利润可图,但是同时也把Delta风险充分暴露了出来;IV高的时候,做多虚值Option,损耗非常大,最后发现虽然Delta方向做对了,但是IV的损耗过大反而导致没有盈利。

吃了几次亏之后,才领会到如何才能安全的利用IV赚钱,IV过大的时候要减少损耗,做空IV同时如何避免Delta风险暴露的风险。用比较简单的策略,就是不要心太黑,尽量用价差,不用单腿。过去半年实践下来,效果比较好,因为时时都在防范风险,虽然盈利缩窄了,但是胜率和盈亏比大幅提升。过去几个月一共做了大约100多组价差,每一个仓位都不大,Delta风险暴露在1%以内,但是胜率做到了大约70%,盈亏比一直保持在2:1左右。

经过了这一系列价差的实践,就非常期待到虹桥听管大的现场讲课。希望能够在自己艰苦的实践后,能够从管大那里学得更加深入,自身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

每次聚会前,心里都充满了期待。因为管大自己的投资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并且他每次都会毫无保留的把他感悟的新东西传授出来,让大家收获满满。果然不出所料,8月8日下午管大一出场,就让我得到了惊喜。

8月8日下午主要讲期权策略。管大提了几个本质的概念:期权的本质,期权策略的本质,观点构建的本质。

以前每次听课,都觉的管大说的很对,但是过几个月回头看,其实自己并没有太听懂,主要原因是自己操作量不够,或者说吃亏太少,学费交的不够。这次听管大讲的这几点,一下子就心有戚戚焉,感到遇到了知音。因为这几个核心问题,都是过去半年自己在操作中遇到过的,犯过重大失误的地方。管大的总结非常精辟,把重要的地方都用非常浅显的语言归纳出来。

就此,把这次课程中我认为几个比较重要的地方,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01

期权的本质

管大这次上课说,“期权的本质是工具,工具是交换,工具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非常认同这一点,但我比较愚笨,发现真正从内心真的认识到这一点,其实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

这次聚会见到了很多朝气蓬勃新同学,回想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跟这些新同学一样对期权充满了期待,或者说充满了用期权获取无风险收益的期待。但是期权并不能创造无风险收益,期权只能在风险、收益、成本之间形成转换。

期权本质上并不能创造价值,能够创造价值的是观点和认知。期权的作用是帮助自己在现有的观点和认知能力下,把风险转移到成本,或用有限的收益(降低潜在收益)来换取更小的风险。

股票是平面交易,只有两个维度:风险和收益。有效市场理论认为风险和收益是线性关系,但是价值投资者认为自己能够超越市场,因此风险他们眼里是可以通过研究能力控制的。但不管怎样,股票交易始终在仅有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的平面上进行。

期权引入了第三个维度,就是成本。这个成本与期权的IV有关。有了成本这第三个维度之后,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就变了。在平面世界,盈亏同源,要想获得更大的收益,就必须增加风险暴露。但是在期权的立体世界,风险可以脱离出与收益的相关性,而转移到成本项。就是说,可以在有限的风险下(固定的成本),仍然保证得到可观的收益。这就是期权世界创造出来的盈利与风险的不对称性。

期权世界带来了平面世界不具备的盈利与风险的不对称性,但也增加了一个副作用,就是成本。如何减少成本,控制损耗,是期权策略执行者必须要面对的,也是必须攻克的难题。

02

期权策略的本质

管大这次上课说,“期权策略的本质,是构建最能体现观点的、最优盈亏比的期权组合。”

认知形成观点,观点用清晰的策略表达。如果没有期权,需要用仓位和交易来表达观点。如果没有期权,只有多空股票这种工具,只能用仓位和交易来表达观点,同时风控是事后进行的,这就增加了盯盘和交易的难度。

有了期权,入场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观点设计好盈利点和止损点,入场的时候就设计好盈亏比,并形成天然的风控,因为风控在入场时已经提前做好了。

观点如果是清晰的,期权策略就是清晰和明确的;观点如果是模糊的,只是一个大方向,期权策略也可以用一个模糊的方式表达出来。

观点是否正确并不是最重要的,知行合一比观点正确更重要。

期权策略就是帮助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03

如何找到更好的策略

管大这次总结了如何找到更好的合约的方法,“需要考虑四个因素:风险暴露,盈亏比,盈亏平衡点,时间价值。”

风险暴露:要看这个策略的Delta,这是短期的风险,随着标的价格的变化,这个风险暴露会变化。风险变大还是变小,这取决于策略是正Gamma,还是负Gamma。

盈亏比:就是Gamma。需要在入场的时候就仔细计算盈亏比。这个盈亏比也是会变化的。需要及时计算,然后根据形势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盈亏平衡点:管大这次课程重点强调了盈亏平衡点,主要是指到期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与现价和目标价需要进行仔细权衡和比对。如果盈亏平衡点离现价很远,这意味着胜率很可能比较低。需要权衡盈亏平衡点与现价的偏离程度,以及到期日。如果离到期还有1个月,盈亏平衡点比现价高20%,那就要仔细思考一下一个月内涨20%可能性是否很大?如果把握不大,就要调整策略,减小盈亏平衡点的偏离度。

时间成本:我理解这个时间成本指的就是假设标的价格如果到期一直不动,这个策略的损失。只要是正盈亏比,就会有损耗。如果是负盈亏比,不会有损耗,反而会有收益。

以上四点没有最完美的配比,只有最合理的配比,是相互交换的关系。盈亏比好,时间成本往往就高;盈亏比差,时间成本往往就低;盈亏平衡点差,盈亏比往往就更好;盈亏平衡点好,盈亏比往往就比较差。

如何做到最合理的配比,这取决于观点。

如果观点看得很长、很远、很准、把握很大,那盈亏比就可以做的高一些,盈亏平衡点很差也关系不大,尽管时间成本会很高,但是最后仍然会做到非常好的胜率。

如果观点是模糊的、把握不大的,那就要舍弃掉更好的盈亏比,尽量把盈亏平衡点做的离现价更近,时间成本做得高一些,宁可盈亏比差一些、风险暴露小一些,这样虽然最后的盈利比较有限,但是做到比较好的胜率机会就会比较大。

04

策略执行的过程与结果

管大这次重点提到了策略的过程与结果,我印象这是他课程中首次提到的,对此我感同身受。因为过去半年的交易经历让我有同样的总结:结果很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

管大讲到,“首先是赚到结果的收益,就是最后观点被验证的时候,要能赚到该赚的钱。其次是屏蔽过程的风险,就是遇到不利的过程该怎么办。结果要优化,就是做成正盈亏比的结构;过程也需要优化,因为过程中的风险是不能排除的,过程中也存在盈利的机会,能赚到额外的钱。”

从我个人角度看,这个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是本次课程最精华的部分。

投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博弈过程,要比拼的是两点:观点和交易。观点对了,并不代表最后的结果好,交易能力也同样非常重要。期权策略简化了交易能力,但对事前规划能力要求很高,同时对在过程中处理各种复杂变化的能力要求更高。

如果说观点是一个艺术的话,那期权策略的设计、入场、调整、离场,这一系列操作是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每一步都需要精密计算和精心权衡利弊。

如果观点的胜率是70%,这应该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了,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策略,有30%情况入场后就是错的;剩下结果正确的70%,从概率上说也会有50%在过程中会出现反向行情。可以这样说,入场后出现正向运行的行情概率最多也就是30%左右。从概率上看,入场后70%左右的行情都是反向的。

出现反向行情之后该怎么办?如何应对?

首先需要判断,观点是否变了?如果观点没变,就需要对仓位和头寸进行调整,这需要在风险暴露、盈亏比、盈亏平衡点、时间成本四个维度重新计算和规划,使其重新达到最优的配比。这个过程是非常考验能力的,如果做得好,是能够做到比入场前设计的更好的盈利能力,同时大幅减少期权策略的损耗。

05

总结一下我这次线下课程后的感悟

  • 期权是工具,不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是观点和认知;

  • 期权可以帮助在现有认知的情况下最大化盈利,最小化风险,但是必须要解决期权损耗的缺陷;

  • 利用期权的优势,规避期权的劣势,自己需要做的只是努力研究和科学决策,别无他法。

最后用管大在这次课程中说过的一句话来结尾,提醒自己在投资中永远保持敬畏心,并与大家共勉:

“要预设自己一定会犯错,要预设市场一定会出现黑天鹅,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生存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