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天真,意趣无穷——读张华的写意山水

有文有艺聚

众家

平淡天真,意趣无穷

——读张华的写意山水

文  / 荆 竹

第一眼看到张华的几副小写意山水,便想到一个词:文气。这或许是源于她是一个作家的原因。她的画,有一种别样的、浓郁的文人气息在里面。无论是小桥流水还是峰林叠嶂,都带着一种意趣与生气,那是人所向往的诗意之境。
如果将张华的画归类的话,很明显应归为文人画。文人画,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文人气”的画。“文人气”即是今人所谓的“文人意识”,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文人画中,带有浓厚的文人情趣,画外则流露着文人思想,他所强调的一点是“真”,是对真实生命价值的追求,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张华画里所表现出的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她的画里,有一种真性在里面,有一种少有的、可贵的单纯天真的气息。那是生命的真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在用画“写作”,用画写出她心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所向往的生活方式。观其画便可识其人,探其内心,因此可知这是一位心思单纯、与世无争、安静淡然的人。
很多时候,生命的真实都是通过艺术的独特追求——境界来实现的,境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显现生命真实的世界,她包括作者独特的生命感受和思想意趣。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书法绘画,从每一件作品里都能窥见作者自己本人的气质。这气质包括学识、涵养、脾气秉性、格局气度甚至是喜怒哀乐等等。这也是文人画的本质内涵。文人画,是灵魂的功课,更多强调的是思想内涵,它除了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外,更是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的缔造。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从这几点来看,很明显张华的画是典型的文人画。她的画具有明显的文学性、抒情性以及传统绘画特有的“韵”。
中国画最为强调的是“性”,其次是韵味与意境,正如明代李日华所言“凡状物者,得其形者不若得其势;得其势者不若得其韵;得其韵者,不若得其性。”性,本也,即是“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天真单纯的“真性”。而韵味与意境在张华的画里也是处处可见。观她的画,总有一种身临其境、人在画中的感觉,或许,她在画画的时候已经把自己与画融为一体了。
张华的山水画中随处可见点景人物,我们很少看到她画空旷无人的山水画,人物或许就是她自己的化身,而她所表现的,也正是她所向往的、追求的,她的画即是她主观意趣的表达。融我于物,物我两忘,观她的画,是赏景,也是赏心。
张华山水画里的点景人物,动态十足、意趣无穷。她笔下的点景人物,工而不板,严谨有度,既不荒率也不刻结,形神之态栩栩如生,几欲脫纸而出,颇有妙然天成之纯真气息。李可染说:倪云林不会画点景人物,董其昌也不会。其实,山水中的点景人物在山水画中起着“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就如一幅画的画眼,画好了点景人物便能让整张画富有生气,它能让静止的山水活起来,给画增加生气、灵气、烟火气。
张华用笔沉着稳健,润枯相间,行笔力度适中,不烈不温,故可为画面营造出阳刚充盈之意象。其色彩处理于浑厚中透出典雅,体现了其富有现代绘画色彩审美理念与效果。画的构图安排能于巧妙中显出自然,于严漌中见出优美,她的画,通体有一种静气、文气、真气。
当然,中国画博大精深,要学的东西太多,我们倾其一生,或许也只能触及冰山一角。在行家里手眼里,张华的画中尚存在太多不足亟待方家指点。鞭长驾远,艺路迢迢。张华,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2021年5月30日于风声楼

张华,笔名华双鱼,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艺众家》微刊主编《中关村》杂志特约记者。写者、画者、书者

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影评等8O余万字,发表在30多家报刊及杂志上。多次在散文征文大赛中获奖。小说《二十五号公寓》《进城》、专栏《双鱼说电影》《双鱼花语》、报告文学《开在宗教里的一朵诚善花》《蝶恋花乡》、国画《万事如意图》、山水小品等受到广泛好评。

作家档案

荆竹,原名王金柱,宁夏平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宁夏青年报》副总编辑,宁夏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宁夏文学艺术学院院长,研究员。宁夏文联第六届副主席,宁夏作协第五、六届副主席。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智慧与觉醒》、《诗文探美》(合著),王国维、陈寅恪学术研究专著《学术的双峰》《造型之维——杨梓诗歌美学论》等。电视专题片撰稿《谁托起明天的太阳》获1994年国家民委、广电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骏马奖一等奖,宁夏首届文学作品二等奖,宁夏第四、五、六届文艺作品一等奖,宁夏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校对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13910420361。

(0)

相关推荐

  • 【艺术研究】徐渭绘画特色(一)

    徐沁<明画录>中曾记载"文长中岁始学画花卉,初不经意,涉笔潇洒,天趣灿发".由此可知,徐渭真正涉足绘画创作,当在中年之后.在徐渭自己编写的<畸谱>中,具体记 ...

  • 廖庚鸿:浅议中国文人画写意精神

    蓝鹰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廖庚鸿:浅议中国文人画写意精神 图文/廖庚鸿 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史称宋元为文人画的黄金时代.文人画,亦称"士夫画", ...

  • 董诰高清山水画秀雅绝尘,文人画平淡天真的意趣

    董诰:(1740-1818) 清代官员.著名书画家.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又号柘林,清代著名画家董邦达长子,画界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浙江富阳人. 山水禀承家学,雅秀绝尘,晚宗宋.以善画,受高 ...

  • 平淡天真、渊然活泼的心境,笔下自然意趣高古,王和平花鸟画作品

    图阅乾坤2020-09-05 18:39:40 平淡天真.渊然活泼的心境,笔下自然意趣高古,王和平花鸟画作品

  • 他的山水体现出文人画平淡天真的意趣!

    清  董诰  高宗御笔甲午雪后即事成咏诗 董诰:(1740-1818) 清代官员.著名书画家.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又号柘林,清代著名画家董邦达长子,画界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浙江富阳人. 董 ...

  • 平淡天真——董其昌的书画同构空间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在17世纪初叶的中国书法史和绘画史上,他都是最为重要的一员.董其昌17岁学书,23岁学画,嗜好参禅论道.30岁步入仕途 ...

  • 心隐于世 平淡天真,元钱选绘画作品心隐之研究

    道家思想注重自我文化修养和身心修养,这与老庄的"心斋""虚静"有关联.隐逸心态和身份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归隐方式.心隐,是达到最高境界的忘我,物我合一,浑然天成, ...

  • 经典宋画小品,意趣无穷

    说起宋画,特别是小品,即使在今天这个国力上升.民生渐富的时期,我们见到这些杰作,仍会对那个时代心怀激动.胸怀敬意.屏息惊叹.宋画小品,无论是花鸟.人物.山水,意境优美,笔触细腻,仿若置身其中,让人流连 ...

  • 石壶:最好的东西都平淡天真

    石壶(1913-1976),即陈子庄,著名国画大师,善山水.花鸟.书法.篆刻.诗词等.原名富贵,字子庄,号南原.下里巴人等.早年在成都等地卖画.陈子庄自幼习画,受齐白石.黄宾虹启发.中年生活坎坷,仍作 ...

  • 极简山水,平淡天真

    担当 (1593-1673) 云南晋宁人,出家前俗姓唐 名泰,字大来,出家后,名普荷 又名通荷号担当 明末清初大书画家 在"空虚"处绽放光明 "不衫不履达人风, 展手羞称 ...

  • 他的山水画平淡天真,集古大成

    吴湖帆 溪山观楼图 吴湖帆 宝带垂虹 吴湖帆 春山晴爽图 吴湖帆 翠岫琼林 吴湖帆 涧底泉声 吴湖帆 江邨秋色 吴湖帆 金阊送别图 吴湖帆 柳溪渔艇 吴湖帆 乔岳松云 吴湖帆 秋山读易 吴湖帆 水村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