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快速记忆法:《西国记法》明用篇评注(三)
篇名题解:说明“象记法”的操作方法。
本篇提要:本篇论述了“象记法”的概要,并说明其创诞历史。还论述了“象记法”的特点、效果、用途等。
在 《<西国记法>是一部讲授快速记忆术的汉文古籍》一文中已对《西国记法》的主要内容做了介绍,本篇继续对《西国记法》做一些简单的注解,以期在学习古文的同时学习其中的象形快速记忆法,并将这些有关快速记忆方法的记忆术应用于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参见“快速记忆法之《西国记法》原本篇注解(二)”,接上文:
凡学记法,须以本物之象及本事之象,次第安顿于各处所,故谓之象记法也。
[评注]此句给出了“象记法”的定义,亦是“象记法”的概要。
假如记“武”、“要”、“利”、“好”四字,乃默置一室,室有四隅[①],为安顿之所。却以东南隅为第一所,东北隅为第二所,西北隅为第三所,西南隅为第四所。
[评注]举例简要说明了设置地点(处所)的方法,详细方法在《设位篇》。
即以 “武”字,取勇士戎服,执戈欲斗,而一人扼腕以止之之象,合为“武”字,安顿于东南隅。以“要”字,取西夏回回女子之象,合为“要”字,安顿于东北隅。以“利”字,取一农夫执镰刀,向田间割禾之象,合为“利”字,安顿西北隅。以“好”字,取一丫髻[②]女子,抱一婴儿戏耍之象,合为“好”字,安顿西南隅。
[评注]简述了为事物创造形象的方法,和把各个形象分别放置在各个地点(处所)的方法,分别在《立象篇》和《定识篇》中有详细说明。这里用的是拆字作象,且以一字寄一处。值得一提的是,《利玛窦的记忆之宫》中转写了这一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
四字既安顿四所,后欲记忆,则默念其室,及各隅而寻之,自得其象,因象而忆其字矣。此盖心记法之大都[③]也。
[评注]回忆字词的方法如上。房间中的地点,在此起到了线索和载体的作用。至此,“象记法”的概论完成了。
古西诗伯西末泥德[④]尝与亲友聚饮一室,宾主甚众,忽出户外,其堂随为迅风摧崩,饮众悉压而死,其尸齑粉[⑤],家人莫能辨识。西末泥德因忆亲友坐次行列,乃一一记而别之,因悟记法,遂创此遗世焉。
[评注]西末泥德首创“象记法”的故事,很多记忆术书籍中都提到过。人类的空间记忆能力是很强大的,可以用此助记。
凡人亦有未经习法,自然能记者。如学者尝忆念读过经书,其某卷某张某行款[⑥],恍如在目。又如人遗物,追思其所经历之处,细细研审,或勃然而记,探即得之矣。又如与人谈论,已而忘失,乃默思其所谈之人之处,因而忆其事其言矣。观此则于象记法,思过半矣。
[评注]一般人回忆的过程,和象记法是相通的。或是忆念编号数字,或是追思行动地点,才回忆起来。不同的是,这类回忆是自发的,而象记法要经过大量刻意的练习才能熟练。
象记者,其象含意浩博,不止一端;其处错综联络,纲举条贯。初则似苦于繁难,不知安顿得法,井井不混;且取象既真,则记含益坚;布景既熟,则寻索亦易;是以初记似难,而追忆则易,何者?譬负重物,用力必艰。若载物于车,引之而行,不因车之益繁而加重,只觉力省而运捷,盖有所赖也。
[评注]此段说明象记法先易后难的道理。象记法的困难之处,在于设定形象和地点;但设定好之后,记得很坚固,也容易回忆起来。因为要记的文字,已经用地点为线索串联好了。
凡记法既熟,任其顺逆探取,皆能熟诵;然后,精练敏易,久存不忘。但此法非矜奇炫异,藉以骇人用者,默藏不露可也。
[评注]象记法练成之后,正背和倒背都可以很流利,而且可以记住很久。但这种方法不是用来表演,更不是用来装X。做人要低调啊!
凡日用寻常学问,不可概用此法,恐所设之处,轻易用尽,遇急用者,卒无可用矣。况设处广多,心力劳伤,其聪明失所依赖;如饮食过度,其胃脏必致损伤耳。惟切要事宜,初无意义可据者,如姓名、爵里之类,或暂记以便笔注,或强记以备应对,乃用此法,庶为便当。
象记法不是万能的,不可滥用。它适合用来记忆无意义的材料,或是重要事项。作者在此也没有否定笔记的作用。事实上,记忆是会改变的,因此具有欺骗性。重要事物,还是做笔记好。
------------------------------
注:
[①]隅:角落。
[②]丫髻:古时的一种发髻,一般为侍婢、童仆或男女儿童常梳的发式。
[③]大都:此处指大致的内容。
[④]西末泥德:见《原本篇》尾注。
[⑤]齑粉:粉碎。
[⑥]行款:文字的书写顺序和排列形式,包括字序和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