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茶茶|从小就成熟懂事的人,都是带着疤痕长大的孩子。
哈喽,你来啦!
我是萌茶茶,卖茶为主,码字为乐,
每天喝茶读书陪娃,记录萌茶萌事,
欢迎关注。
也许有一天,这里也会出现你的故事...
从小就成熟懂事的人,都是带着疤痕长大的孩子。
国庆回老家,与小侄子聊天过程中,当被问及自己有什么愿望的时候,原来很放松很愉快的小侄子突然痛哭起来。
他一边抽泣一边断断续续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希望家里少一点争吵,希望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年仅十二岁的孩子,他的愿望里,没有一个是为自己的。
望着眼前这个大家公认的懂事孩子,他那憋着眼泪的样子,让人的心一阵阵地生疼起来。
懂事,是我们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好孩子的标准。
把好东西让给别人吃的孩子,我们说他懂事;
大人说什么就做什么,从不发脾气的孩子,我们说他懂事;
出去从不会主动要大人给买玩具的孩子,我们说他懂事;
能为大人承担很多家务的孩子,我们说他懂事;
这样的孩子,也许才会有很多人喜欢,很多人夸奖。
曾经,自己也是大家眼中懂事的孩子;
曾经,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
曾经,也这样评价别人的孩子。
直到后来,自己在一次课堂学习的体验中,看到自己身体里那个充满恐惧、无助和委屈的内心小孩。
第一次感觉到被自己忽略了很久的自己,明白原来自己懂事的背后是讨好,而好的背后,是希望被别人关注,希望被关注的背后,是自己安全感的缺失。
懂事的孩子,眼里心里都装着别人,他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别人。
懂事的孩子,心里没有自己,或是觉得自己不需要,或是觉得自己不值得,或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因为从来没有面对过真实的自己,当开始学着与自己相处,学着接纳自己,学着爱自己,当尝试不再那么顾及他人的感受,不再讨好别人,一切向内看的时候,其实真的是很能痛苦的过程。
以前总是认为,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一种好孩子必备的技能。
可事实上,懂事的孩子,成年后,未必真的都能真正的幸福。
《少年说》其中一集,一个16岁女孩,也是在一场“假自我”下的负重前行。
当她孤独地站在高台上,当众喊出内心压抑,全场惊呆:
“因为懂事,我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因为懂事,把自己的小情绪、小任性都藏了起来。”
台下的妈妈,终于泪崩回话:你不用取悦所有人,坚持做你自己。
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我们自己也忘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还有两个词叫做“委屈”和“不快乐”。
去年寒假前,曾带儿子与朋友在香格里拉聚餐,香格里拉的后花园蛮大,还有很多游乐设施,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上半天。
儿子与这帮孩子跑上跑下,玩得不亦乐乎。我当时没有留意到,这些游乐设施是需要另外买票,我也不知道,其他几个孩子向大人要了钱买了票去玩的。
而儿子,实际上是一直看着他们在玩,自己在边上自娱自乐。
看得出来儿子特别喜欢这些游戏,可整整一天,他都不敢跟我提出他想玩。
知道后特别心酸,看他特别喜欢其中一个投蓝球的游戏,立即给他买了票,一开始儿子说不要了,浪费钱,后来拿到票,儿子还是开心得快要飞起来。
记得那时天慢慢变黑,风很大,有点冷。儿子一遍一遍地玩,时不时看我是否要走,我告诉他不要紧,我一直等他玩到不想玩为止。
儿子心满意足投入游戏中,看着他懂事的样子,我的心,却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所谓的“懂事”,无非理解父母长辈他人的感受,所以将父母长辈的感受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这类孩子长大了,往往会因为顾及别人的感受,而把自己的感受放小,将自己的个性化降到最低。
蒋方舟也曾在《奇葩大会》自爆成长经历:
在讨好型人格之下,从来不敢与任何人起冲突,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情感,不论对错都只会恭维。
直到28岁,首次公开骂某位老师后,才得以走出“懂事”的漩涡,勇敢活出真实自己。
太过懂事会让人性格怯弱,遇事不敢反抗,逆来顺受,遇事时主动性与主见意识并不强,很难果敢地为自己做决定。
慢慢地,也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敢直视内心的渴求,当懂事变成一种约束与捆绑,当一切的自我压抑得不到很好的疏导与派遣,过多的负面积压只会让一个人活的很累,心很累。
一旦爆发,要么伤害至亲的人,要么被至亲的人伤害。
自己这一年多来,就是在不断地折腾中,在伤害与被伤害中,快速地成长起来,慢慢走出为别人而活,看别人脸色的漩涡,开始为自己而活。
《无声告白》中说: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那些太过乖顺懂事的孩子,压抑自我,却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这一点,我快到不惑之年,才深有体会。
我的导师跟我说:“你现在那个真实的自己还很小,你就你自热爱的事情,做真正能让你开心的事情,先让自己有能量起来。”
而现在,看着原来特别懂事的儿子,会跟我瞪眼着急,会跟我“计较”他的零食,会开始“撒娇耍赖”,看着孩子慢慢变得不太“懂事”而有力量,我的内心,反倒是开心的。
李开复曾说:“做我的女儿,不必乖,但要积极,要有独立思考、勇敢尝试的能力。”
我想对孩子说:“你不需要太懂事,你只需懂你该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