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蜀水《拥抱雅拉雪山》及评论

《拥抱雅拉雪山》

文/作家蜀水

我和雅拉雪山的结缘,是一次灵魂的拥抱。

我和同事因出差要去西藏而经过康定城。

这个由歌曲《跑马溜溜的山上》而闻名的浪漫之城一直吸引着我。它为什么从歌名儿到歌词,每句都有“溜溜”这个词儿呢?

汽车載着我们,冲出重庆这个盛夏的火炉,直奔在向西的道路上。

正午的太阳释放出最高值的温度,地面上的一切都反射出强烈的光芒,连空气都刺眼。

路边高矮不齐的树影一闪而过,我们无法知晓它们在如此情况下的模样。

近处,偶尔出现的灌木丛,它们正顽强地抗挣着命运;树叶们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干和 树枝则挺拔着铮铮的铁骨。

稍远处,各种建筑物散落在地面,它们接受着熏蒸和烧烤,冒着隐隐约约的淡烟。

我突然想起了后羿射日,它为射下九个不仅多余而且凶残的太阳而历经艰辛,虽然是神话却是救度人类等等生命的壮举。

车厢内的空调,它把春天一般的凉风送入心田,让美好的种子平安地发芽,它的情怀同样值得礼赞。

“这次,我想去看看雅拉雪山!”同行的巍峰还说自己梦见了这座山。

一路上就是一部风情记录片。不同特色的山,陡深的峡谷,高远的雪峰,新绿的草地,异样的花朵,飘动的经幡,彩色的房屋,成群的牛羊,蓝色的天空,洁白的祥云……

这里也是特殊环境的样本,超强的紫外线,缺氧的空气,极大的温差,特别是干燥贫瘠的土地。有一些荒原和山坡,尤其是高海拔的地方,石头比泥土还要多,如果能看见一些绿色,那可是一种奢侈,更不要说森林了。

倘若有河流经过,情况就会大相径庭。有人说“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在这里才是最佳的解读。

我去过好几座雪山,因路线的原故而没有看到水源地,这次巍峰说要去雅拉雪山,我也算勉强赞同了,兴许会有惊喜。

因车出了故障而耽误,深夜才路过康定城。又加上是阴天,那跑马溜溜的山上不知道在哪儿,那一朵溜溜的云哟,还有那一个溜溜的月亮,这一切也都没戏了。

凌晨,我们住宿新都桥。打算当日忙完公事,次日去雅拉雪山并于当晚返回康定城。

我们终于向着雅拉雪山进发。

据天气预报,这两天应该下雨,但眼下却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为我们此行增添了信心。同时,我也想有这样的好天气,康定城一定是更美的。

车轮滚滚,美景相连。

“看,雅拉雪山!”我向外望去,一座高大的雪山的身影和我们遥遥相对,虽然它有些模糊不清,但还是点燃了我的热情。

汽车行驶在向下的陡坡。这里路窄车多,刚好一大排货车又停在这里,它们占据了道路的一大半,剩下的要留给过往的车辆。所以我们无法停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雅拉雪山像看电影一样晃过去了。

汽车继续向下,一直来到深谷,雅拉雪山被眼前的大山遮挡得一点影子都没有了。“咱们回去吧,就在往回开的路途再看一眼算了!”我失望地劝说大家。“来的时候我看见山上有一个观景平台,要不在那里远距离看一下得了!”另一同事也说。

巍峰把车调了头,直接开进了一条很窄的凹凸不平的路上。他说一定要找到离它最近的位置。他把车又开进一个围墙内的施工地时,雅拉雪山又重新出现在眼前。这个位置和之前山腰的位置相比,自然能停车驻足观看,离雪山的距离也近了一些。

我站在一方草坪,举目远眺,前面的左右是大山形成的v字型,雅拉雪山刚好镶嵌其间。它身披的冰雪与云层相连,看上去界限并不分明。

我的兴趣很快又消失了。于是,我又催促大家早点返程。但我一转过身来,发现大家早已钻进丛林里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一边往回走一边大喊:“车还能望前开!”我摇了摇头心里想,这是林中的又窄又烂的泥石路,真担心进得去出不来。再说往里面走近的距离只是一点点,也不会有很好的观赏效果。车行一段果然如此,大家又只好无望而返。

车返至密林深处的一段,他们又停下车后钻进了更深的丛林。我站在停车的地方,将就也能看得见雪山的一部分。

“快过来,这个位置好!”

于是我也跟他们走了进去。这时,一条河流出现在面前。它的上面用石头和木头横架了简易的过桥,我们走到中间转身向上游望去,完全不同的景色扑入我们的视野。

从这时候起,我惦记的溜溜康定城早已无踪无影了。

我顺着河流往上看,两边是稠密的山林,河水欢快地奔流而来,哗哗的声音犹如童年耳边的摇篮曲,舒缓而亲切,婉转而甜美。河水向一些圆润的山石跳跃而来,激起无数朵浪花,水珠四溅,在阳光的照耀下好像闪亮的珍珠。

再往上望去,两边绿树形成的一道又一道屏障就是天然画框,巨幅的雅拉雪山全景图横空展现,它从峰顶往下披挂的冰雪带,像一条条巨大的银色的绸带,又像飞天而降的凝固的瀑布。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面目清晰可见。它在阳光下放射着闪闪的银光。蓝天是它典雅的背景;变幻的白云为它而翩翩起舞

它右侧的一段稍远的一些山峰,不知是不是过于陡峭而挂不住冰雪的缘故,又呈现出稍淡的蓝色的影像,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它的最上方,是天空中大片的白云。刚才还是白云与冰雪紧密相连的状况,眼下的白云为了犒劳我们,它们自觉地拉开帷幕,慢慢地升向天空的至高处,开启了这精彩的场面。

清澈的河水,它从源头款款而来;它告别了我们,又承载着使命向远方匆匆而去;它将要不远万里,越过高原,走过草地,穿过树林,来到村落;它所到之处,甘露遍洒、大地滋润;草木茂盛,山花灿烂;居安业乐,生机盎然!

啊,这就是母亲一样的雅拉雪山!

她把自己的躯体溶化成甘甜的乳汁,一点点一滴滴地汇流成河,哺育那无量的儿女般的生命。

我仰望着雅拉雪山,满怀着无限的感恩。

蓦然,我仿佛缓缓升起在金色的霞光里,向她飘然而去。

我感受,她的微笑!

我铭记,她的慈祥!

我拥抱,她的灵魂!

作家蜀水:原名张一彪,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曾供职《鄂西报》、《三峡晚报》、《中国三峡工程报》、《深圳法制报》、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现任红铅笔暨北斗猎头(集团)董事长。

附评论:

敬意之心油然而生

——读蜀水先生《拥抱雅拉雪山》有感

文/龙道子

雅拉雪山,这座位于祖国西部康定城附近的西藏神山,令人神往。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不远万里前往观瞻、朝拜,也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倾尽一生的情怀去探望、去感怀。

在每个人的眼里,对它都有不同的印象;在每个人的心里,对他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惊奇于它的雄伟,有的折服于它的奇美,有的寄情于它的护佑。

但是,在作者蜀水先生看来,这些都还不够。

在蜀水先生的笔下,雅拉雪山不仅仅在于它的神奇和雄美,更在于它犹如母亲般的无私的博大的慈爱!

作者写道:雅拉雪山“静静地站在那里……她把自己的躯体溶化成甘甜的乳汁,一点点一滴滴地汇流成河,哺育那无量的儿女般的生命……清澈的河水……承载着使命向远方匆匆而去;它将要不远万里,越过高原,走过草地,穿过树林,来到村落;它所到之处,甘露遍洒、大地滋润;草木茂盛,山花灿烂;居安业乐,生机盎然……”

当笔者读到这里,完全被作者对雅拉雪山不一样的体悟所折服。原来,雅拉雪山对于世间万物竟是如此地无私、竟是如此地慈爱!它以融化自己来源源不断供养着需要水分和营养的各类生灵,永不停歇,毫无怨言。

这种博大的无私的慈爱的精神,感染着作者,也感染着读者。

品读蜀水先生的这篇文章,如果只是停留在受到某种程度的感染上,恐怕还没有读透这篇文章的精髓。

因为,作者并未止笔于雪山的感染、感动与感恩,而是在仰望雪山之间,在感受雪山微笑、铭记雪山慈祥、拥抱雪山灵魂之中,缓缓地“向她飘然而去”,与雪山融为成了一体!

这,无声地表达了作者誓与雪山一样做一个充满博大无私慈爱之人的宏愿!

这,也便是让笔者对蜀水先生的这篇文章更为拍案叫绝的地方。

其实,蜀水先生对雅拉雪山有如此独到的体悟不足为奇。就在此文的前面,当作者写到“后羿射日”时,就对后羿救度人类等等生命之壮举而倍加赞许;当作者写到“车厢内的空调”时,就对空调“把春天一般的凉风送入心田,让美好的种子平安发芽”的情怀加以礼赞。

由此可以看到,作者无论对神话中的人物,还是对现实中的万物,但凡他们表现出利他的举动,都会印刻在作者的心里,跃然于作者的笔下。

笔者不禁自问,倘若作者自身没有这种博大的利他之胸怀,又怎么能够感知到万物的利他之精神呢?

因此,品读蜀水先生的这篇文章,会让读者对作者油然而生敬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