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不是最无情

文:周轶  聂传安


前天推出的小镇昊的文章里几次提到周轶同学,说她的文章《拒绝拖延》成就了他玩游戏而又害得被老妈发现。今天推出的周轶的文章也与“拒绝拖延”有关,内容却是她老妈拒绝拖延杀鸡。

我妈终于要向养了两个月的鸡下手了。(养肥了,好下手?)

那只可怜的鸡到底还是逃不过被杀的命运啊……一大早,爹妈二人就烧好水,磨刀霍霍向小鸡了。(力量对比悬殊。类似的场景时时出现)

那鸡也许是因为拉肚子的缘故,奄奄一息般靠在水盆边,没有半点要挣扎的意思。(可怜!)

面对这么温顺的家伙,我爹倒是有些心软了:“养多一会再杀?”可我妈却毅然提起菜刀,理由是:扰民、污染环境、占地方。(看来还是女子心肠更狠啊!“毅然提起菜刀”,那情景有点怕怕……)

等血腥的场面过去后,我悄悄溜进厨房,看妈妈接下来怎么处理这只可怜的鸡。说真的,我还没想过怎么面对等会儿餐桌上的佳肴,毕竟我是看着它由活蹦乱跳的样子变成任人摆布的食材……下不了筷子啊。虽说谈不上有多喜欢,但却也在“同一屋檐下“待了两个月,算是舍友了。(小周轶很聪明地略过了杀鸡的过程,因为那既不是本文的重点,又会让文字显得血腥与残忍。周轶在这之前一定也吃过很多次鸡,吃的时候一定没有这次心情复杂,于是吃什么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那两个月的相处。日久生情,即便是与鸡在一起,即便是与鸡看似在一起其实并不在一起!此时内心的无限纠结正在于相伴而生的情)

这时,妈妈却叫道:“拿个垃圾袋给我!”我疑惑地走向厨房,只见我妈将杀好的鸡放进垃圾袋里准备扔掉。“它都拉虚脱了,身子比鸽子还小,瘦得只剩骨,哎,不会养鸡……不要了。”没等我开口,我妈一股脑说完就转身下楼了。(此段为文章的转。转得有些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其合理的原因在于周轶行文时的心细,一句“哎,不会养鸡……”交待了把鸡养成“鸽子”的原因,也使得后面的“扔鸡”情节水到渠成。作文时能有这般细密的心思,周轶真的不简单!)

呼——

我竟长舒了一口气。(没有了情感的纠结,如释重负!)

此文并非是一篇素食者宣言,因为这孩子很明显不是素食者。之所以她想到会“下不了筷子”,是因为那只鸡与她在“同一屋檐下”两个月。对,本文是在讲情感产生的必要条件:相处。两个月中,也许小姑娘根本没有用心去呵护它,甚至没有去逗它,更甚至没有去多看它几眼,但因为是在同一个空间,不时相遇,不知不觉间,这只鸡便与其它所有的鸡不再相同。当这只鸡要遭遇不幸时,小姑娘本能的反应就是同情。

但是,假如这只鸡不是在家里养两个月,而是买回来后就要杀,那时,周轶小姑娘又会如何呢?

我相信,她依然会对那只鸡产生无限的同情!因为这是很多孩子本能的反应。

于是,此文所讲的不仅是情感如何产生,更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恻隐之心,也就是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而产生同情之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对于那只“温顺”的鸡,女儿自然心想活之,老爸也“倒有些心软”,老妈却“毅然提起菜刀”,三人态度如此不同,并非说女儿才最有同情心,老妈已经演变成“灭绝师太”。时间、经历与学识会改变一个人恻隐的对象、内容与层次。老妈杀鸡,并非无情。她的“恻隐”一定存在于更深处。

周轶小丫头的一篇短文让我们读出许多东西,感谢她!也希望所有的人恻隐之心常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