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到这个份上,能不美么?
文:张家宁 聂传安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语感,我会时常带他们去想像。我说:读文章时,看一个人说话,我们不仅要读懂话的意思,还要马上想到他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说话时的神态、表情以及心里在想啥。
即使简洁之语如《论语》!
我举一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很明: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这里明显涉及到学习态度(要谦逊)与学习方法(从善改不善)问题。如果至此为止,对于初中生而言也可。但我会继续往前走几步。
我想,孔子绝不会某天没事走在大街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任何进入《论语》之言一定话出有因。于是我马上让学生想: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夫子才会说这句话?
学生根据“曰”的内容,马上想到这种可能:某个学生自视甚高瞧不起某些人,孔子于是开始训话哪:“几个人在那里,一定有可以做你老师的!……”
然后马上想像到夫子说这番话时的样子:眼睛盯着学生,表情有些严肃,有些生气,语气还有些重,有责备之意……
于是再读那段文字,学生的感觉马上不同!一师一生的形象似乎马上立在眼前,栩栩如生!
这,就是想像的魅力!
于是学生再讲《论语》时,我就会让他们通过语言看人物。
于是,就出现了三班张家宁这篇文章。
我们曾学过这则《论语》: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大意是说: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学生知道意思后,会思之:孔子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说这句话?说话时的表情如何?心理如何?……(建议大家思考一会再读下文)
张家宁就在周记里写出她自己的感觉:
“您如此博学多才,定是生而聪慧过人啊!”
客人与我相对而坐于中庭。(设置这般情境。)
有风吹过,拂起我的鬓发,我端起盛着淡绿清茶的瓷杯轻抿一口,言道:“过奖。我呢,也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也只是读多看多思多学多罢了。”(原来“我”是在回答客人对“我”的赞美。)
此时的我必定是一副淡忘凡尘俗世的得道高人模样,正可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嘛!(孔子会背900年后陶渊明的诗,真乃奇才也!此处虽谬,完全可作为幽默解。)
“话虽如此,可这世上好学者千千万,又有哪位能与您相媲美呢?”(客人不屈不挠地赞美……)
我摆摆手:“这也并非天资所决定的。我春秋末期孔子孔丘仲尼孔夫子既然为人师表,自是要渊博些,才可担得起'老师’这一词啊。”(“我”要严肃认真地回复……)
“是是是,夫子所言极是。”客人再次把礼奉上:“那……夫子看犬子可否成为您的学生?”(原来客人是有所求,才极尽美言。)
客人走后,我走回房拿出笔,颇为欣喜地写下了客人夸我的话,决定下次交给子路这笨小子好好看看。(“我”也毫不客气地将客人的赞美收下,并作为向弟子炫耀的资本。得瑟之情,人皆有之嘛!)
家宁以孔子口吻写出那句“语录”的前因后果,宛若情景再现。情节虽略带夸张,但总体来说合理合情,语言诙谐,人物形象突出,就像一幕生动活泼的短剧。此时,历史的真实已不重要,合理而收放自如的想像才殊为难得!
《论语》读到这个份上,能不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