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思维

中国人有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说过:“自作聪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

不难发现,生活中那些看起来“聪明”的人,做事却往往生性多疑、斤斤计较,缺乏恒心和耐心,常常功亏一篑。

而那些真正能成事的人,看起来都有点“傻”。

他们懂得为人处世的智慧,更懂得不计回报地傻傻坚持,心甘情愿地付出。

这样的人通常具有以下几种性格特质,让他们更容易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

聚焦目标,而非障碍
“有一种聪明,叫想太多。”
聪明的人往往更加理性,而太过于理性的人做事就容易考虑得复杂。
思前想后,生怕落入陷阱,这样反而被焦虑情绪牵绊,什么事都做不成。
打高尔夫球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如果一个人在打球之前,一旦知道抵达目标前会有个水坑。
这时候,心里总是想着要避开那个水坑,结果球杆一挥,球往往会恰好掉进水坑里。
实际上,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注意力都在障碍物上,反而被影响。
而那些打球高手们,心里根本不去想障碍物,直接看准目标一杆进洞。
当我们越是关注做事的障碍,就越会被这些东西所禁锢,最终让我们举步维艰。
那些看似有点“傻”的人,他们不会想太多与目标无关的事,而是更专注于解决事情的核心,不会因为想太多而畏惧不前。
就像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
20多岁时,因为家里贫穷,刘永好就想着要赚钱。
看到有人卖鹌鹑很受欢迎,在对养殖前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拿出家里仅存的微薄积蓄购买鹌鹑进行养殖。
同村人嘲笑他简直是异想天开,甚至有人对他说:“要是能赚钱,别人不早就发家了,还能等到你。”
可刘永好偏偏不信,他硬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走出一条路。
于是,他开始钻研养殖技术,甚至想到如何利用鹌鹑的粪便,得到循环利用。
那年年底,刘永好养殖鹌鹑6万只,并带出了11个专业户。后来,他还做成了世界第一。
凡事都瞻前顾后,眼里只看到问题,反而谨小慎微、畏手畏脚,不敢迈出第一步。
那些专注目标的人,懂得忽略过程中的障碍,能够拿出精力解决问题,最终达成目标。
舍得吃亏,不会太计较利益
有人说:聪明人看长期利益而不是眼前和短期利益。懂得吃亏的人,朋友才能越来越多。
深以为然。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里,列出了人际交往的六个模式,即:
利人利己(双赢);两败俱伤(输/输);损人利己(赢/输);独善其身(赢);舍己为人(输/赢);好聚好散(无交易)。
在这六种人际交往模式中,人们最期待的就是双赢,即彼此都获利。
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双赢在是不存在的,最有利于交往的就是舍己为人模式。
也就是说,人与人交往中,想要一方获得利益,就意味着另一方一定吃亏。
真正的双赢者,是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他们懂得想要让自己长期获利,就要舍得放弃眼前的利益。
李嘉诚就是这样。
人人做生意都为了赚钱,而李嘉诚不是。
有人问李嘉诚生意成功的经验,他也说道:

“学到就要教人,拥有就要给人。宁亏自己,也不亏大家。”

他自己在做生意时,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他也告诫儿子,在和别人做生意时,如果能拿到七分的利润,甚至能拿到八分的,那我只拿六分就可以了,这样才能换来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
中国古语有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普通人只会算计眼前的利益,计较一时的个人得失,但往往是赢了眼前,却损失了长远的利益。
而那些看起来有些“傻”的商人,往往更注重双赢。
懂得牺牲眼前的利益,赢得口碑和人缘,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宽,生意场上如此,人际交往中更是如此
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也愿意去做
曾国藩说过:“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
那些看似“傻”的人,甘愿去忍受别人不愿忍受的东西,往往才能做出平常人所不能做到的成就。
即便在别人看来是固执己见,甚至一意孤行,但他们自己却知道坚持的意义。
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有飞蛾扑火的勇气和行动力。
就像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黎阳。
他和老同学共同竞选副部长,却失败落选。得知是因为自己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就想要弥补这一不足,主动要求到基层去。
本来,凭借他的资历,他可以选择像深圳这样经济环境好的地方,也容易做出成绩,或者像别人说的只是装装样子就好。
可他偏偏要去别人不愿意去的“穷乡僻壤里的破旧工厂”。
没有整洁的住处,工厂里的机器都生锈了,工厂眼看就要运营不下去了。
妻子说他傻,同事也说他傻。可他不这么认为,他就是想要让这个工厂起死回生。
他带着工人调查研究工厂现状、对照使用说明书研究机器如何使用、亲自出去找合作,起早贪黑,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
最终,最后通过努力,让工厂重新运营,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益,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士兵突击》里有句台词:

“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要做到,你只有做到,才能得到。”

那些看起来傻的人,别人放弃了的或不愿去做的事,他却要全力以赴去做好。
他们的内心更有力量,行动力也更强,也更能成事。
不确定利益回报的时候,也敢于付出
巴金曾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是在于接受。”
很多时候,过于精明的人在看不到收益时,往往不愿再多浪费精力,甘愿接受生活的安排,反而失去争取的机会。
具有“傻瓜思维”的人,不甘心接受生活的安排,即便在不确定利益回报的时候,也敢于付出,反而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中国舞蹈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黄豆豆,在21岁那年,中国歌舞团的导演陈维亚创作了一台舞剧《秦俑魂》,到上海歌舞团来选演员。
因为要饰演兵马俑,学校推荐了一些身材高大、更有气质的男舞蹈演员。
个子矮小的黄豆豆当然不在学校推荐之列。
可是,热爱舞蹈、热爱舞台的黄豆豆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
他根据自己对于“秦俑”的理解,也创作了一段舞蹈,并且每天坚持训练,想要为自己争取一次展现舞蹈的机会。
一天,他想到那段历史,随即伴着激扬的音乐而舞。
这一幕刚好被刚刚外出散步回来的导演陈维亚看见了,黄豆豆舞出了兵马俑高大的英雄气势,又不失灵气,这在那些身材高大的演员身上是找不到的。
第二天,黄豆豆就被陈维亚钦点为《秦俑魂》的主演。
有句话说:

“看不见希望也要努力,就像走在雾中,你不知道路在何方,但是只要你往前走,眼前就会越来越明亮。”

有时候,看似傻傻的付出会胜过看似精明的算计。
那些不计较、不求回报坚持的人,反而得到了超过预期的东西。
有所保留的付出,反而得不到;在不确定利益回报的时候,还能够不计后果地付出,反而能得到生活的馈赠。
稻盛和夫说过:“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是第一步。”
人与人的区别在思维方式。
聪明还是傻,都是由每个人的认知决定的。
所谓的“傻瓜思维”并非是真的傻,而是一种真诚、积极的生活态度。
做人懂得吃亏,把好处留给别人,更能交到朋友;做事上,认准目标、直接果断、不瞻前顾后,更容易成功。
人生多一点“傻”劲,不怕吃亏,不去怀疑,勇往直前,往往更能活出别样的精彩。

作者:有书田心,来源:有书(ID:youshucc)。
(0)

相关推荐

  • “把老实人逼到极限”,你就输了

    “把老实人逼到极限”,你就输了

  • 利益是人类交往的根本,当你不能给对方带来...

    利益是人类交往的根本,当你不能给对方带来好处时,再好的态度,别人也不会当回事,人性这东西不可言,不可研,不可验. --洛克菲勒

  • 这个世界,傻人自有傻福

    谁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谋求最大的成功. 所以喜欢投机取巧的聪明人多,愿意脚踏实地的愚笨者少. 但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曾说: "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实际上 ...

  • 傻子思维(深度好文)

    文|有书田心·主播|安东尼 中国人有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说过:"自作聪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 不难发现,生活中那些看 ...

  • 傻子才只懂得拼命付出,真正的人性高手,都靠这套思维,俘获人心

    所属专栏:思维升级 顶尖高手的认知模式(二) 嘿,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明明为对方付出了很多,但是对方就是不感恩,不满意,或者要求更多?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你的认知进入了误区.就像大多数人 ...

  • 傻子的思维

    好人一定是傻子,聪明人做不了好人! 傻子的思维是直线的,是单方向的,而且是向外的.大概也就是发散性的. 傻子的思维是逆向的,不是顺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思维,而是向着事物的源头返回. 很为自己的傻庆幸.得意 ...

  • 智商超高的孩子,在思维和习惯上有十大特点!

    智商,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性的,很多孩人从小就特别聪明,悟性特别高.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七岁前,他的智商.思维习惯及秉性特征就已经大致形成了.如果一个孩子有以下这 ...

  • 程序员必备的思维能力:结构化思维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讲一件事情的时候逻辑非常混乱,说了很多事情的罗列,却说不到重点.有的人写代码,本身的业务逻辑并没有多复杂,但呈现出的代码却像一堆线团,混乱不堪,无法理解. ...

  • 超级干货:高瓴资本张磊的投资笔记和思维导图

    超级干货:高瓴资本张磊的投资笔记和思维导图

  • 企业管理理念思维

    捐款100亿!曹德旺突然宣布!整个福建都沸腾了... 企业管理理念思维 2021-05-07 1 一百年,一甲子,一个世纪,一个轮回. 福建人的爱国之心,一代传一代,永远流传! 昨天!福建人曹德旺,正 ...

  • 狼道:内心真的强大的人,通常具备5种强者思维,早晚能飞黄腾达

    狼道,是一种高手之道,并且,这种高手之道并不是外表的强劲,是真真正正的内心强大的人,对咱们当代人也是有也是有积极的启示.结合狼道的智慧,具体而言,真真正正内心强大的人的人,往往具有以下五种强者思维,迟 ...

  • 我看认识与思维的生成与发展

    王生智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争议,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是在此前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人们对于事物认识偏差的普遍存在是因为每个人思维发展的历程不同.本文分析了传统上定义的抽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