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丁,最后的香格里拉(03):第一天,丹巴梭坡古碉群
根据旅游路线的安排,今天和明天两天是相对比较宽松的两天。但经过这么两次折腾,车子到丹巴梭坡古碉群时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天色也慢慢暗下来了。由于光线不足,拍照的质量就比较差。
丹巴被中外人士称为“千碉之国”,历史上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古碉群。乾隆年间丹巴古碉不下三千座。迄今仍然保留着最多的古雕和古碉群。
“梭坡”藏语意为“蒙古族”。据说古时曾经有大批蒙古人在此放牧,故名,梭坡是整个丹巴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古碉最集中的地方,现存古碉175座,其中包括世界上唯一的五角碉,其价值不言而喻。古碉高达四五十米,矗立在藏寨里,暴露在荒野中,突起在丛林外,历时愈千年,饱经沧桑,仍巍巍然凌空屹立,形成宏伟瑰丽的碉群奇观。隔岸观碉,对面的碉楼群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巍峨壮观,一座座经受了百年乃至千年风雨侵袭、战争洗礼和地震考验的古建筑群仍旧傲立在河谷两岸悬崖峭壁之间。
丹巴古碉建筑工艺精湛,是古代少数民族智慧和才能的结晶。2006年国务院公布丹巴古碉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梭坡莫洛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来到丹巴,不得不说说传说中的古代东女国。史籍记载,在南北朝至唐,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权国家,西部的称西女国,东部的称东女国。而史书记载的东女国中心应在丹巴一带。在东女国,国王与官吏都是女子,男人不能从政,仅担任征战与种田之役。因女子少而贵,且位高权重,所以采取多夫制。当时东女国有4万多户,散布在山谷间八十余座村寨中,所居之处均筑“重屋”即碉房;一般民众住六层以下,只有女王居九层。可见东女国擅建高碉且建筑水平高超。东女国还有女子服饰以青(黑)色为美的习俗。或许由于当时东女国没有自己的文字,这段历史记录少而零散。女性掌权、女性崇拜、多夫制、无固定性伴的走婚、尚青、居碉楼等等的东女国文化元素,在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影响至今。现今丹巴女子服饰传承了东女国“尚青”服饰,丹巴境内现存古碉楼343座,丹巴民居碉房楼顶的“煨桑”塔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这种种东女国文化遗存,是否说明东女国故都就在丹巴?古碉群是否就是故都遗址?
晚上我们住在位于大渡河畔章谷镇的丹巴县城里的宏洁宾馆。说是宾馆,其实还不如我们这里路边的一个小饭店大,住宿条件也很差。但我们知道,一路进去以后,条件会越来越艰苦。我们已做好了思想准备。
前面停着一辆面包车的饭店就是我们居住的宏洁宾馆(此照片由达哥提供)
丹巴县城不大,还比不上我们浙江一个普通的乡镇,但在川西这已经算比较好了。这里两岸间的来往,除一座公路桥外,主要还是依靠铁索桥。县城海拔不高,只有1800米,但我抽烟的时候才发现,我从杭州带来的打火机由于气压不够已经无法使用了,只能向饭店老板要了一个。饭后出去溜了溜,到处黑灯瞎火的,仅有的一些店面也早早就关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