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1篇:教研随笔∣阅读教学要关注文本的“关键处”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去年初三期末考试的平均分公布以后,结果有点让人诧异。古诗默写满分10分,平均分8分左右,这应该是非常高的分数了,其他例如词语书写、文言文实词的解释等,得分率都很高,说明教师在学生基础知识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学习效果也不错。遗憾的是,在一些涉及到理解与应用的题目上,得分率非常低。文学类文本阅读满分17分,平均分只有7.29分,仅仅得到了满分的“零头”。这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现象,而初一、初二的情况也差不多。我在想,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几乎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文学类文本阅读上,六册教材讲完后,学生却普遍反映文学类文本根本读不懂。为什么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收获却十分微薄呢?不用说,这一定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出了问题。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阅读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老师的问题和思路往前走,一节课下来,看似听了不少内容,也在书上和笔记本上记了不少东西,但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训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教师碎问、学生碎答,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一节课,老师问了几十个问题,问完之后也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甚至自问自答,自己回答完之后又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往往木然地点点头说听懂了。我不否认学生确实听懂了,但听懂的只是教师的答案,自己没有动脑筋思考,当然教师也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我觉得,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痼疾。这个痼疾不祛除,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备课累,讲课也累,教学效果又不好。因此,是有必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了。

在期末复习和中考复习阶段,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临近期末考试或中考,很多老师会以“文学类文本复习收效不大”为理由,淡化文学类文本的复习,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课内文言文、语言应用等“来分快”的题目上。即使针对文学类文本进行复习,教师也是热衷于总结提炼一系类的答题公式,导致学生答题的“骨架化”,缺少对具体文本的理解。一说动词或形容词的作用,那就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或人物的特点;一说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某事物、景物或人物的喜爱之情。说白了,学生还是对文本没有进行透彻深入的理解。这样,在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在复习阶段,学生又只获得了某种答题的框架和公式。或者说,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都没有得到文本理解与鉴赏的有效训练。

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复习方式,又远远不能应对当前的学业水平测试。减少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真正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断进行情境化命题的探索,这将成为中考命题的方向。较为理想的状态是,评价能够促进教学改革,能够倒逼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注重语文知识的情境化运用,注重真正的理解、分析、运用、批判、综合等能力的培养。

3月23日,民众中学的邹杰峰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方法。邹老师执教《登勃朗峰》,课前就请学生梳理自己在阅读这篇文章时的困惑与障碍。我们知道,学生所说的“读不懂文章”,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读不懂,而是对文本的“关键处”读不懂,不能进行前后勾连以及纵深挖掘,从而有效地突破这些“关键处”。学生梳理出来的困惑与障碍,有的指向了文本细节,更多地指向了课文前半部分景物描写段落,尤其是马克·吐温为什么要将这些景物比作肥皂泡泡,这与前文的景物描写以及后文有关“车夫之王”的描写有什么内在的关联。邹老师在课堂上就花了不少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自由说说自己的理解。这就是较为有效的突破“关键处”的方式。

3月30日,市一中的温莹莹老师执教了《灯笼》一课。应该说,这篇课文是比较难理解的,课文将有关灯笼的片段进行了“蒙太奇式”的组合,共同指向了某一个意蕴,而这个意蕴深深地隐藏在文本字里行间,理解和把握这个意蕴,就成为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温老师在教学时,将“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变化”作为重点之一,这是比较精准的。对于《灯笼》而言,如何通过理解最后一段话,把握作者的情感从个人的、历史的上升到家国的、现代的层面,这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温老师敏锐地抓住了最后一段话,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一是“壮”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删去这个字;二是“灯笼”与“火把、探海灯、燎原的烈火”有什么异同?为什么说“灯笼”不够了,要靠“火把、探海灯、燎原的烈火”?这些问题就涉及到对文本“关键处”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在对文本解读时,要能够发现、捕捉到文本的“关键处”,然后再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处”,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组织什么样的语文活动等等。

文本的关键处,往往也是命题点。或者说,只有围绕文本的“关键处”进行命题,才能真正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考了一篇小说《罪人》,对于这篇小说而言,就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地方,即究竟谁是罪人?小说中的“我”是不是“罪人”?如果不是,那么“我”为什么要跪在父亲的坟前称自己为“罪人”?如果这些问题没有理解,或者说回答得不清晰,那就不能算是真正读懂了小说。我现在进行命题方面的尝试,一般的做法就是先将原文读几遍,然后把可以出题的点圈画出来,接着根据文本的“关键处”对这些命题点进行整合,最后根据题目的难度、彼此的逻辑关系等,进行调整。当然,这仅仅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尝试。但有一点,无论如何命题,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即精准把握文章的“关键处”,在“关键处”设计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