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永胜/浇麦田
河南文学祝大家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
惠永胜
一大早,三奶就在我家门口转悠。
三奶是我们的邻居,有事没事的经常往来,送个瓜果,唠唠嗑,有时候还给我们讲故事,我们都挺喜欢她。
可是今天,三奶始终没有进来,只是在大门口探着身子,朝院子里张望一下就回去了。
院子里成了麻雀的天下,叽叽喳喳地吵个没完没了,忽然有一只麻雀从树枝上俯冲向下,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稳稳地落到井口上,然后侧目张望,低头含水,伸脖仰喙,接着意犹未尽地咋吧咋吧嘴,那悠闲地样子简直气煞旁人。
“他婶子,准备浇水吗?”
“是啊,再不浇水麦苗就要死了。”
话音刚落,奶奶就出现在大门之外,她吃力地推着三轮车,车上装满了汽油机、水管之类的东西。这时,三奶急忙跑过来,帮奶奶推着车。
车子刚刚停在门楼旁,奶奶就开始忙碌着。只见她一会儿上厨房拿出水桶,一会儿到车棚下拿些细绳,又找来一些扎丝。我实在看不懂奶奶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三奶也时不时地帮奶奶整理车上的用具,好腾出地方搁置一些浇水必须的物件,当然她们的谈话从未间断。
“这汽油机你会用吗?”
“没用过,也不知道今天我能不能抽出水来。”
“你咋不请个人来浇水呢?”
“老话不是说了吗,借闲不借忙。现在谁有空帮忙啊。”
三奶不在吭声,只是忙着帮奶奶掂油壶。这可是个体力活,一壶有五十斤重呢,就是小青年掂起来也要费一番功夫的,也不知三奶哪来的力气,一人就掂到车上去了。
当奶奶蹬着三轮车驶出家门时,三奶也跟着走了出去。院子里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只有那些不知道发愁的麻雀,三三两两地在地上寻觅食物。如今的乡下,留守盛行,田地都抛给老人耕种,实在是难为人啊!
时间在树叶的缝隙中流逝,日近中午,我要去给奶奶送午饭,说是午饭,其实就是方便面和矿泉水。我真后悔自己平时没有留心奶奶做饭的过程,而如今,临时抱佛脚都不行。
不管怎样,先把今天的午饭送到麦地,解决奶奶的饥饿之苦。
我骑着电动自行车飞快得跑,一闪就翻过了黄河大堤。远远地,我就望见了奶奶,她正在麦地疏通水路,以防止地势高的地方浇不上水,从而影响小麦的墒情。我边骑边望,哎,不对啊,奶奶浇的不是我家的麦地。不好!奶奶浇错地了。我家麦地南头有座土坟,可是奶奶明显离土坟很远,这可怎么办?一中午的功夫眼看就要白费了。
我急忙来到麦地旁,高声向奶奶喊着,并示意奶奶快来关掉汽油机。只见奶奶冲我一笑,然后拨出右脚,再抬起左脚,顺着没有水的麦垄走过来。
而此时,我心急如焚。爷爷在世时,奶奶从来没有用过汽油机,更不要说油门、风门这些专业术语了,她更不懂。我想,奶奶今天一定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发动起来的。可现在又浇错地了,奶奶呀,你老开始糊涂了么?“东东,给我送饭来了?”不知奶奶什么时候站在了我身后,我急忙喊:“关机器,咱浇错地了!”奶奶笑了笑说:“没错,这是你三奶家的麦地,我给她帮帮忙。”“咱浇地也不容易,帮她干啥?”我气愤地说到。奶奶笑吟吟地说:“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说着,奶奶使劲拍了拍我的肩,我分明感到一股不容争辩的力量。
随着年龄地增长,我渐渐地明白了奶奶的良苦用心。要想恩泽子孙,行善就是法宝;要想门庭若市,行善还是法宝;要想取信于人,行善更是法宝。
这里输入小标题
惠永胜,一介布衣,躬耕于汴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喜平谈生活,享静美时光,独居陋室,阅英雄事迹,赞祖国河山。
“河南文学”是河南省阅读学会下属的一个纯文学公众平台。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国各界征稿(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稿费以打赏为准,作者、平台四六分成)。
本平台每周二、四、六更新
投稿邮箱:zzzuojia@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编辑部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苏小蒙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