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凭脉辨气,以知病源

原创 行尚堂 上海行尚堂中医诊所 3天前
内经言: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为医者需明在道地理,阴阳气化,学中医有一个层面是永远绕不开的,就是“气”,学中医最后不入“气”的层面就很难达到更高的层次。何为”气“,气是天地一切有相、无相的载体,以形之大、其布之广无所不包。今天分享学生跟诊总结,以便理解气机的重要性。
学生跟诊总结

这次我自己生病,几乎尝试了所有我知道的中医外治法,最后不得不请出老师杀手锏。虽然多吃了几天苦头,但觉得很值得。感触颇多。深深体会到,学医不明理,治病就是概率事件。虽然这样也能看好一部分病,但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虽然离“明”医还差得好远好远,但一定要时刻记住以“明理”为目标,此为学医之本心。
关于痔疮,引用内经所言:
经言: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即饮食过饱伤脾,脾胃不能消化水谷,下趋肠道,而导致痔病。
经言:太阳之胜,凝凓且至,非时水冰,羽乃后化,痔疟发。即受寒引发痔疮。
经言: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热气大行,介虫不复,病疿胗疮疡痈疽痤痔。即少阴热化引发痔疮。
经言:肾脉微涩,为不月、沉痔。此言左尺脉气血不通,为痔疮之脉,也可以是月经不调。
经言:督脉为病,可见其女子不孕,癃痔。即言督脉可见痔疮,为督脉气机不升可见此病。
经言:足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项痛。言膀胱经主筋所生之病包括痔疮。
综上,痔疮与太阴、少阴、太阳、督脉有关。
(太阳受寒,气不能升发聚于下面;少阴热化——热化气才会膨胀。太阳(督脉)寒化。饮食不节或辛辣,肠道壅塞不通,气机下迫。),

由此再来回顾常用的治疗痔疮的方法:

上龈系带结节,八髎局部刺血或者挑治,委中放血,百会+承山——督脉,膀胱经上下功夫。
二白,孔最——肺与膀胱相别通,也相当于在膀胱经上下功夫。
痔疮名方乙字汤:大黄,当归,柴胡,升麻,黄芩,甘草——在脾胃上下功夫,升脾降胃肠。
以上都未出内经所言,暗合气机之道。让我深深感受到,一定要学懂气机升降。很多时候我们在用气机,却不明气机,所以时效时不效。
但就算你知道理论上,痔疮是气机郁滞在下,不得升提,但实际运用中又有变数,并非升提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你还得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升提不利,要去掉那个原因。
比如我的血栓痔,主要是滑脱,没有明显的红,热。但有胀痛。人疲劳。很容易诊断为脾虚下陷。看起来乙字汤+黄芪党参之类很完美。

但老师根据脉象,说我是木土交错,左关受到太阴司天影响生湿,木不在本位克了脾土(本身脾土弱),右关有风象。治左关的湿为本,治右关的风为标。

用河洛之术:左手350,右手530
写左手觉得人松了,头胀减轻。写右手觉得右半边身体比左边更轻松。后来觉得当天胸口和头部的闷胀没有了。
老师给我的方子:
苍术15       茯苓15      防风15        藿香9
干姜3        黄连6         赤石脂15    桂枝9
枳实3        炙甘草3
老师以治中焦脾胃为本治湿调寒热,(用苍术藿香苦温辛散湿,茯苓甘平利湿,干姜黄连去脾胃的寒与热),兼治木气(防风辛温祛风,赤石脂辛酸温泻而有升)
(注:服药后明显好转)

这里有几个点:

1、没有出现升麻柴胡等升提药。因为有湿盖其外,此时升提转不动,所以先去湿盖。这是治脾胃第一步。第二步,湿去之后,才能升提或者健脾,加强脾胃功能。所以可以推测乙字汤效果有限。同时也解决了用柴胡的一个疑问。之前我不是觉得有些病人可以用柴胡,但老师没用,看来也是类似,有用柴胡之征,未必到用柴胡之“机”。真正感受到用药如用兵,“机”很重要。
2、以苦治湿,同时又是温,辛之品,降中有升散,不是呆板地降、收。
3、风在木位,考虑内风。风在它位,对它位来说就是外风——不知道对不对。我以前对内外风的理解是感受外界的风邪叫外风。所以老师用防风时,觉得不理解,干嘛不用芍药呢,不是身体里面的木土交战吗?
4、有胀就有热,故大队的苦,温,辛药中加入苦寒之黄连。而整个方子是偏温散的,温散使肿块气化,并无活血化瘀之品。估计多数人会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来治疗痔疮,尤其是血栓痔,怎么可以不活血化瘀呢?
附件:关于痔疮的一些套路,但一定要知道为啥这么套路---------
方便法(轻者):
如果还未形成血栓,只是脱出的话,可以在晚上睡觉前把痔核用手推回肛门,然后用纱布把肛门塞一个晚上,防止它再脱出来。这样它在体内血液循环好了之后,一个晚上也许就好了。
耳穴:
肛门,部位对应,可以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缩小痔核。
直肠,乙状结肠之类可以帮助大便顺畅。(生病期间尽量保持大便顺畅。)
脾,消化系统皮质下,可以帮助提气。
(以上是套路,可以根据脉象来贴)
针灸:
上龈系带白点或者红血丝。有的人可能就是上龈系带有点白,白点不明显,最好也处理一下。如果管用,当下局部就有放松的感觉。后面可能几天内会慢慢缩小。(不是每个人都有。)
百会+承山
委中,八髎找地方放血,八髎挑治
二白,孔最
局部放血:
如果形成血栓痔了,局部放血。
注射器针头
侧卧
刺血点靠下,这样方便血往下流出来。
酒精消毒。
刺血后一边挤压一边擦,把淤血挤干净。
不会感染,针孔不大。
下手要狠,略有点痛,可忍。
放后最好用棉花涂点眼药膏或者痔疮膏塞肛门压迫一下。
外用药膏:
马应龙适合用于湿热瘀阻的痔疮。
可惜药膏多半是清凉的,不知道是否临床湿热的比较多。是否应该开发一个湿多余热的痔疮膏。或者反佐一些苦温的药。
(0)

相关推荐

  • 顿悟中药

    李茂昌 (周六课程节选,读完会让你豁然开朗) 何为中药?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到临床治病,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办法,也可以是情绪,不仅仅是草.木.花.果实和矿物质,来调整人体不正之气,使气机恢复正常 ...

  • 中医经方:桂枝汤

     蔡长福:桂枝汤是为人类生活所写!  导读: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上, ...

  • 老中医 三脉断病诀(寸关尺脉辨)

    寸浮头脑腰腿痛,沉细浑身骨节疼, 女寸俱无月家病,脉大大肠水泄灵. 脾胃无力不进食,肝肺浮知胃膈膨, 尺浮无力梦渺茫,尺大水火涩难行. 两尺紧数病起倒,六部浮紧腹中膨, 女人两尺沉细紧,半夜腹痛至五更 ...

  • 老中医临证心得:关于脉诊的一点粗浅看法脉...

    老中医临证心得:关于脉诊的一点粗浅看法 脉诊在中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人云"切而知谓之巧",一语道破脉诊的绝妙,脉诊的确是中医的一门独门绝活,其神秘.难通,也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 ...

  • 3.症·证·病/经方辨治基本概念03/经方中医研习笔记(三)

         一.症  症,又称"症状",指患者主观感觉到的不适.异常.功能变化和明显的病态改变.  "症"呈单一性,如:头痛症.耳鸣症.腰痛症.呕吐症.腹泻症.腹 ...

  • 老中医:肚子“响”,是气过水声,说明腹中寒,水气重,还有气证

    肠鸣,又称腹鸣,是指肠动有声而言.本症首见於<素问.脏气法时论>.亦称为'肠中雷鸣'.'肠为之苦鸣'等.<证治准绳>.<张氏医通>.<辨证录>.< ...

  • 中医临证常见“十脉”主病

    脉诊:诊脉分寸.关.尺三部,先从中指定关部(腕后桡骨茎突内侧),关前为寸,关后为尺.正常脉象节律均匀.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一息四.五至.异常脉象称"病脉',共28种.临床常见的有十余种: 浮 ...

  • 中医学习纯干货: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思维导图

    一眼览全局,点入即细微. 这是一张少阳病的思维导图,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快捷地容纳繁杂的中医知识点,非常适合打基础.

  • 中医临证经方论坛记录(17)为什么“察色按脉”要“先别阴阳

    2017-08-02中医临证经方论坛群聊精华记录 南宁-陈朝经: 月经腹痛脉紧滞,引血归经法来治. 蒲黄青皮砂仁神,脉紧外邪法桂枝. 宫寒疼甚加吴萸,味道很苦也得吃. 月经七八天不净,再加杜仲续断医. ...

  • 乙.国学堂--《四圣心源》2-发现中医的和谐密码.乙.[察象辨气]

    02 - 察象辨气 那又如何去把握它?从整体上如何去把握?从形象上不去关注其细节,只看整体形象,那必然有一股什么样的气在动,才产生如此的形象.这就是<黄帝内经>讲的察象辨气.它教给的办法就 ...

  • 『中医古籍』诊脉三十二辨

    自序 自序 祝序 祝序 一・辨诊脉大法 一・辨诊脉大法 二・辨浮脉所统有十 二・辨浮脉所统有十 三・辨沉脉所统有五 三・辨沉脉所统有五 四・辨迟脉所统有五 四・辨迟脉所统有五 五・辨数脉所统有二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