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点一盏心灯,思念远方的亲人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首先是一个节气,作为节日又被称为“踏青节”,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与家国情怀的一个节日,它包含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善恶观、宇宙观,传达了中国人的信仰。
清明时节雨纷纷,令人“断魂”的,并不只是对逝者的无尽追思,更有对世间万物的悠远感怀,对故乡、亲友的深深牵挂。
这一天,我们低头追思永逝的亲人。
这一天,我们抬头迈向生机绽放的春天。
清明至,寄相思
据明《帝京景物略》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此种情景,今日虽已不太容易见到,但清明节以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却从历史古卷里走来,至今从未散去。
现在的祭祖已然简化了许多,就是“燃香奠酒”,然后在坟前焚烧纸钱,并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缅怀祖先的恩情。
有人觉得祭祖是迷信,但这种观点未免太狭隘。
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意思是,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
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体现着后世对祖先的“不忘”与“情深”,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
找风水要找源头,孝亲祭祖,便是风水之源。
我们的生命从哪儿来的?从父母祖先那里来的。那父母祖先就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根。一个家族如同一棵树,我们给树浇水的时候要浇到根上,才能根深蒂固,自然枝叶茂盛,最终参天如盖、家族兴旺。
所以人的福报来自于哪儿?来自于孝顺父母、敬重祖先,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冯友兰先生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虽已是天人永隔,但这份念想却始终不曾淡忘,每到清明时节便愈加强烈。
故人已逝,记忆永存,忘却的是伤痛,不忘的是思念。
清明节,我们要凭吊的,是一份浓稠的相思;要表达的,是一份深深的怀念。
只要心灵足够虔诚,祭祀形式和祭品种类,并不显得那么重要。
一壶酒,祭奠过往的追思;一缕香,寄托未来的希望。
让我们一起为逝去的亲人,点一盏心灯。
让我们深切的缅怀,寄托无尽的思念与怀念,祝福他们一切安好,祈求我们岁岁平安。
年年今日,追忆曾经的美好;终有今日,你我再见把酒言欢。
清明节,
捎去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捎去想对他们说的话语,
捎去对子孙祈祷的心愿,
捎去那些纷飞的祝福和梦靥。
清明节来到,
逝去的亲人啊,
愿你们一切都好!
一年一年的清明,
一岁一岁的牵挂,
一次一次的想念,
一分一秒的记忆。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人,也是岁月的过客。
世间没有永恒,生命不能重来,
唯有绵延不息的爱与念,会在时间中永存。
已逝不可追,未来犹可期。
慎终追远,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清明一行泪,无以祭先人。
愿在天堂的亲人清净安息,
愿在尘世跋涉的亲人岁月静好!
更想告诉你,当爱的人活着时,
尽己所能,关心、照顾、陪伴,
请用力爱他们,不留遗憾。
人生永远没有如果,珍惜拥有。
愿你所怀之人,不在远远乡;
愿你所念之人,近在咫尺望。
感谢你们让人明白:
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啊!
有生之年宜应好好珍惜。
珍惜稍纵即逝的年华,
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不要等一切来不及的时候,
而徒增悔意。
生死是我们唯一不能左右的事,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
坦然而快乐地告别。
比起害怕离别,恐惧死亡,
不如去面对它,
用爱去温暖它,
或许这就是清明节最美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