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科普到新科普(上)
科普工作我做了二十多年,从出版到电视节目策划,各种形式都参与过。这里我想讲讲对科普工作的整体看法。在今天这个时代,这比具体技巧更重要。如果一堂科普讲座的听众刚听了五分钟,发现根本不是他想听的内容,那么演讲技巧再好也不管用。
今天,体制内的传统科普很尴尬。一方面中国科技的成果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以果壳、知乎、风云之声、科学声音为代表的民间科普力量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反而是传统科普的影响力明显与投入不成正比。这不是大家努力不够,是传统科普从整体上已经不适应今天这个时代。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种脱节现象,以及旧科普如何转型到新科普。
目标上,从传播知识到改变态度
传统科普诞生于五十年代。当时,民众积贫积弱,科学的产出远远大于投入,公众对科学热爱到迷信的程度。态度不是问题,相反,由于教育和出版资源很有限,大众很难接受到科学知识。
所以,传统科普假定公众都热爱科学,把目标定位于更广泛地传播知识。这符合当时的背景。几十年过来,社会背景已经完全变化。我国已经普及了高中,大学也正朝着普及迈进。就传播知识而言,学校这个主战场的作用远超科普。
另一方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了大量知识资源。公众通过搜索得到的知识,也远多于科普活动。科普再以传播知识为目标,已经显得没有必要。
相反,由于现实中最为急难险重的问题已经被科技进步所解决,科学在今天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反而成了问题,很多人觉得科学再发展下去已经没有必要,甚至会危害人类社会。
以美国为例,青少年最热衷于报考理工科专业是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后便衰减至今。现在,美国每年获得“STEM”类文凭的学生只有中国的六分之一,印度的二点五分之一。但是我们不能窃喜,也许我们只是重复着几十年前美国的情况。反科学,反现代化思潮正在影响中国的民间,影响着青少年。
在今天,科普最重要的目标是改变人们对科学的态度。这不是知识多与少的问题,是信仰、价值观和情感问题。很多反科学人士毕业于理工科,论专业科学知识,他们在很多科普工作者之上,但他们就是反感科学。
每次组织科普节目,中小学生都会踊跃参加,如何保证十几年后,他们不走上反科学道路?现在这些科普活动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科普在今天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公众形成对科学的正确态度。是要告诉他们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至于具体的科学知识,人们早就生活在电子设备和网络中间,并不难获得。
内容上,从讲科学知识到讲“科学人”
我曾经问一位科教电视节目制作人,为什么科学家在她们的镜头里显得千人一面?她回答说,她感觉科学家就是千人一面啊。
科学家当然都是鲜活的个体,但如果每次都把他们拖到镜头前,抛出几个与专业知识有关的问题,他们的表现也只能千人一面。在传统科普里,科学家都是工具人,只被用来传递科学知识。
今天,人们已经可以随意在网络上得到准确的科学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数量并不多,内容也不复杂。从视频到动漫,各种形式的通俗科普讲解在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再制作这类科普节目,只是制造出冗余信息。
科普工作的重点不再是推销鸡蛋,而是去介绍下蛋的鸡,是向公众展示科学工作者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进而展示其中包含的信念和价值观。即使单纯以收视率和点击率为目标,人的话题也比物的话题,比知识的话题更吸引受众。
当科普工作者找到一名专家时,应该抛给他们这些问题——你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行业?从业过程中最辛苦,或者最失败的是什么时候?你怎么挺过来的?你觉得你和同行们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你们这行里有哪些趣事,哪些行规?将来这个行当是会发展还是会萎缩?
专业知识当然需要讲,否则公众会难以理解专家的工作和生活。但一定要围绕着人来讲。知识是科学家的工作对象,或者工作成果,不是他们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