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020微旅游线上的那些杨浦滨江必逛打卡点
杨浦滨江
杨浦滨江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秉承“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的郑重承诺,虽然再听不到机器轰鸣的制造声,如今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市民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杨浦滨江骑行道开放视频资料
“2020微游上海滨江线”活动
日前在杨浦滨江绿之丘启动
多个地标串联起滨江靓丽风景线
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百年老厂房的“蝶变”
绿之丘
前身:烟草公司机修仓库
杨浦大桥下,滨江步道旁,工业风的钢铁森林,回旋楼梯,天台花园,从二层起逐层收缩形成层层叠叠的露台。每层露台上种植着绿树花草,整个建筑好似一个绿色山丘,又犹如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大概就是绿之丘名字的由来吧。
▲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
绿之丘的前身是一个废弃的烟草公司机修仓库,设计师对其进行了点化升华,让历史和未来在这里相遇。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始建于1995年,可追溯到1920年由怡和洋行建立的怡和冷库。怡和洋行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外资洋行,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从外观看它像一座废弃的钢铁森林,内部却大有乾坤,建筑的中央建有螺旋式扶梯,连通着各层的展厅,直达楼顶花园。顶楼有一段U型步道,提供270度观景平台,漫步其间,有一种腾空临江的视觉效果。面向马路的位置,有一个转角楼梯,可以换个角度看街景。
除了堪比大片的建筑外,这里还是艺术集合地。艺术家浅井裕介的作品《城市的野生》,已成为滨江边一道独特的风景。如果透过鸟类的视角观看这件作品,其实是两个巨大的动物。但作为人类却只能从微观的角度看到大型动物的体内嵌套着小小的花朵、树木、鸟类、爬虫等等,如同构成自然世界的一个个微小却不容忽视的小生灵,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探讨在城市中自然的存在方式。
秦皇岛路码头
前身:黄浦码头
以前的黄浦码头,就是现在的秦皇岛路码头。据《上海港史话》(古、近代部分)记载,黄浦码头位于黄浦江下游北岸,东起大连路,西至秦皇岛路,北依杨树浦路。这里原为滩地,面积约43亩。1908年至1910年间,日本南满洲铁道会社购下这块滩地,委托日本邮船会社建筑了码头仓库,并代为经营和管理。
▲黄浦码头位置,出自1920 年上海地图
1911年9月,南满洲铁道会社自己接管经营,并于1913年重新改建了原来十分简陋的码头。改建后的码头是方木造的固定码头,全长970英尺,前沿水深20英尺。该码头专门停靠北洋航线(其中主要是上海至大连线)以及欧洲远洋航线船舶,以装卸北洋杂货、煤炭和进出口欧洲货物为主。码头后方建有仓库11座,可容杂货1.7万吨,露天堆场可堆存煤炭约4万吨。
现在的秦皇岛码头已颇具现代特征,江水滚滚,船笛声依旧,现代与古老的有机融合,让这里被评为杨浦滨江十大“最佳摄影点”。
渔人码头
前身:上海鱼市场
杨浦滨江带上,有一片造型极具特色的建筑,从外形上来看,既有形似帆型的高层建筑,又有游鱼一般的裙楼,而略小一些的“贝壳状”建筑更是别具一格。此处现为“东方渔人码头”。这个名称可不是凭空而来,此处曾是历史上著名的“上海鱼市场”,号称“远东第一”,它引出一段悠远往事,也是杨浦滨江深厚历史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樯橹林立的十六铺鱼行码头
上海地区的水产品贸易,早期的记载见于唐代。民国22年(1933年),国民政府实业部为“谋调节产销,平准市价,发展渔业,统制渔业经济”,计划在上海建设规模较大的鱼市场。民国23年(1934年)1月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141次会议通过筹设上海鱼市场案。之后经历了一系列变故。
▲1979年,江浦路鱼市场及周边地区航拍影像
抗日战争期间,上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民国27年(1938年),日伪政府渔牧司司长张柱尊勾结日占领军当局妄图恢复上海鱼市场。经议定由双方共同成立上海鱼市场组合,暂定资金总额为日金10万元,双方各半认缴,并议定营业期限暂为一年,日伪方推选理事监事呈报伪政府立案。同时觅定杨树浦齐物浦路(chemulpo road 今江浦路)黄浦江畔的广场为建造鱼市场地址,占地2.08公顷。民国27年(1938年)7月25日在上海日本人俱乐部举行创立大会,8月15日正式开幕,16日起开始营业。同年11月6日起鱼市场归并新成立的“华中水产公司”管辖。这片区域也就是现今东方渔人码头所在地点。
2005年之后,鱼市场所在地块被列入沿江改造区域。2017年底贯通的杨浦大桥以西、杨浦滨江南段2.8公里,从东至西分布着上海船厂、杨树浦水厂、新怡和纱厂、上海鱼市场、丹东路渡口等承载着上海百年工业文明的老厂房、老建筑,而“东方渔人码头”便处于这条杨浦百年工业博览带的核心位置。西起杨树浦水厂,东至丹东路轮渡,约500米长的滨江岸线已经成为浦江滨江两岸最美的风景线之一。
杨树浦水厂
营运至今
1883年由英国商人耗资12万英镑建造的杨树浦水厂正式建成。同年8月1日,时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来到了新建成的杨树浦水厂,开启了进水闸门,标志着中国第一座近现代化水厂正式通水。
水厂每天供水量由刚建厂时的不到4千吨发展到现在的综合生产能力140万吨,曾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目前仍是上海市的最大水厂之一,为杨浦、虹口、部分静安、部分普陀、部分宝山等五个区的300万人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也就是说,1883年的人和现代人喝的水来自同一个水厂。
杨树浦水厂位于杨树浦路830号,最美栈桥便在这里。进入水厂,入眼就是一片英国古堡式建筑群,红、灰相间的房屋在花木的掩映下,让人有一种回到百年前的“穿越感”。这座跨越三个世纪的水厂,也是杨浦滨江优秀工业建筑的典范。
漫漫滨江岸线 百年老厂房
正焕发勃勃生机
历史的厚重 城市的宜居
都能在这里找到
编辑:郑潇萌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