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藤校和顶尖文理学院录取,应该如何选择?

今天我来回答大家问的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孩子同时被藤校和前五名的文理学院录取了,我应该让ta去藤校,还是传说中好的不得了的文理学院呢?

这个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因人而异。但如果我给大家这样的回复,大家肯定是不满意的。所以我给大家拆开揉碎来解释什么叫“因人而异”。我先给大家分析藤校的优劣势以及文理学院的优劣势,至于怎么决定,你们需要看孩子具体属于什么样的性格,更喜欢什么风格的学校。

Harvard Gallery Hall

藤校最大的好处就是资源超级超级多,你能想到的事都能办到。它的资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学术资源。在藤校,尤其是大藤里,你可以拿着学校给你的五十块钱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教授吃午饭:如果你看中了学校某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例如刚拿到生物学、化学奖项的教授,你就可以给这位教授发个邮件,说,某某教授,我想跟你吃饭。然后,你就可以跟这位教授吃饭了,就是这么简单。

除了诺贝尔奖,藤校里还有很多各种著名奖项的获得者,比如说,诺贝尔奖没有计算机奖,因为诺贝尔当年没有设立这个奖项,但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这种各个分支领域中重大奖项的获得者在藤校中也是比比皆是,藤校里,一句话总结:牛人多。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背后的履历金光闪闪。有新闻学中的普利策奖得主,有自己拿着博士学位在商学院当教授的大企业高管、创始人,也有在500强企业当顾问的教授等等,你能想到的、很牛的人都能在藤校里面找到。学生也特别牛,比如罗德学者等。

教授和学生的优秀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哪怕我们很功利的分析,比如:评某个奖。评奖也是有途径的。一位教授当年拿了某个奖项,跟评奖委员会认识,国外是要靠推荐信的,咱们中国叫“走后门”,在国外呢,是由教授名正言顺地推荐你。教授在这个过程当中言而有力地推荐你,因为教授本身曾经拿过这个奖,有这个资源,所以推荐学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如果我喜欢这位学生,我就推荐ta,这位学生的简历中也就因此有特别多的奖励和成就,这是藤校学生的一个特点

Nobel Winner Professor

教授在知识上对学生的帮助,和社会、人际关系上的帮助都是非常多的。如果你不学文史哲方面,而是理工科方面,藤校获得的捐款特别多--藤校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钱,学校只有有钱和更有钱的区别,没有穷的概念,最极端的就是哈佛,在私利非盈利性组织中仅次于梵蒂冈,排全世界第二。在哈佛的图书馆里,你会看到,一批批捐赠来的都是苹果电脑,设备特别好;MIT(虽然不是藤校)的实验室里的设备特别好,从地下通道走过去,透过实验室的玻璃看里面的设备都激动不已;在Princeton、Yale的图书馆看书,真的是一种享受,虽然Yale的图书馆仅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图书馆—第一大的图书馆在哈佛。藤校会让你会感受到:学校真是有无尽的资源让你享受。资源多的好处是,你的视野会非常开阔,很多事情你都见识过了。等你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后,别人没有想法时你会有想法,因为你都见过了,你就很容易去做创新。这是第一点,学校学术资源多的好处。

藤校资源的第二点体现在社交和人脉上。八大藤校联盟不是学术联盟,而是体育联盟。它们是Division One的体育联盟。Division One是什么概念呢?体育联盟分为三档,分别是D1,D2和D3。D1是打国际赛区的,所以你们可以看到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美国队拿金牌的运动员可能是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大学生、哈佛大学划船队校队代表国家出赛等等。这都是D1的强校。

Liberal Arts Students

D1带来的直接好处在于学校的School pride、学生的荣誉感特别强。这个很好理解。例如,北卡教堂山虽然是个排名30左右的大学,但它是乔丹的母校,所以一说到篮球,大家都觉得特别有面子,全美篮球的冠军总决赛的冠军不是在北卡教堂山就是在杜克,很多学校球员本身就是NBA的球员。这跟中国人说我们家有姚明是一回事儿,这个时候,集体荣誉感会非常强,一来是来自体育精神。集体荣誉感还来自于藤校特别注重精神的传承。记得我当年在哈佛,第一周就被“洗脑”:看材料学习各种哈佛的精神、企业文化,看完后要写文章,如果文章写得好,被校报选上后,你会拿到一小笔奖学金。这个奖学金不是大家想到的那种全奖,而是某一个人以个人名义捐了几千美金设立的奖学金。这笔奖学金可能可以用来上几个学分的课,这几节课你就不用交钱了。我当时交文章的时候就在想“这企业文化做得那个到位啊。”

IVY Game

回到体育的话题上:School pride对社交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呢?试想一下,在体育比赛之前你得先做准备,搞场地呀,俱乐部呀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人跟人的交流就非常多。比如说,每年哈佛和耶鲁都有橄榄球球赛、划船比赛等等。如果哈佛赢了,哈佛的学生肯定要庆祝一下,不喝酒也要喝个饮料聚一聚,大家都会很开心。一旦聚会,大家的感情也就升华了。在social的过程中,任何人的关系就促进了。人和人的关系一旦促进了,我们中国人所讲的人脉就搭起来了,因为大家会在一起玩。通过学习不太容易有人脉关系,但是玩是绝对可以玩出感情的。

所以你要看你家孩子是每天爱学习不怎么搞活动呢,还是特别能搞事儿的?如果对于ta而言,学习差不多就得了,ta的成绩可能不是第一,而是第三、第五,我说的是top5,或者是学校的2%(而不是对于学习没要求),以及ta特别能搞事儿,各个活动都搞得特别好,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其实是合适藤校的。

第二个,我们来说说文理学院。文理学院排名第一的是威廉姆斯学院,我跟大家分享一段当年我去威廉姆斯的经验。

我当时住在MIT的万豪,从波士顿叫了个Uber,开了三个小时,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加油站。司机说,我们得在加油站加个油,不然开不了那么久。于是我又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发现,旁边全是森林!这就是传说中有人去文理学院—包括缅因州的科比学院、高露洁学院等等—所在的森林里,因为里面信号特别弱进了森林之后会出不来,有可能会饿死,而且里面还有各种可能构成危险的生物。我睡了一觉后,发现外面就是那种进去了可能会死人的森林,但这时还没到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学院

于是我们继续开,终于开到了威廉姆斯,在那待到了下午三点多。因为要回到波士顿,我又开始叫Uber,叫了一个小时,都没有叫到车,因为周围根本就没有车!于是我就问别人,我该怎么回波士顿呢?别人说,你要走到小镇上去坐巴士。我问,我要怎么到小镇上去呢?别人说,你去冰天雪地里走个个把小时去吧!我当然不想走啦!幸好招生办的老师特别特别好,知道我回不去了,就说,我开车送你到可以叫到车的地方吧。于是招生办的老师把我送到了一个hotel的门口,我再租着那辆车回MIT。等我到波士顿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了。这就是身在老林的学校。

大家知道,威廉姆斯是王力宏的母校。我之前对王力宏没什么感觉,去了威廉姆斯之后,我想,一个唱歌的明星能在这么鸟不生蛋的深山老林里待四年,扎扎实实搞学术,这是个什么样的境界啊!在文理学院,真的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文理学院的一个特点。如果你在高中时觉得虽然自己学的不是很扎实,之后真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欢迎你去文理学院,因为那是一个非常非常安静、不受干扰的存在,可以让你把学术搞的非常扎实。

文理学院也没有什么体育活动,因为几乎所有的文理学院都是Division 3,就是学校和学校之间比赛稍微交流一下。在文理学院,就算有好的体育馆,比如CMC花了很多钱建的体育馆和健身房,也是为了基础健身而已,学校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活动、social,大家一切以学习为主。这是第一个文理学院的好处。

师生融洽

文理学院第二点好处在于,师生关系无比融洽。为什么呢?因为文理学院的老师跟大U的老师不一样,比如说在藤校的老师,某某诺奖获得者,某某专家,今天被电视台请去做嘉宾,明天去参加科研研讨会,后天还要在实验室里带项目,为国家做贡献,所以他们其实没有很多时间能花在学生身上。在哈佛最受诟病的事情,就是本科教育的教授没有太多时间来教学生,所以会让助教来带一些课,尤其在大一的公选课。学生会觉得,教授这么牛,我想听ta的课,希望被ta所感染,然后好好去学这门课,但是教授能给学生的时间是非常少的。但是在文理学院,教授也出不去,也在深山老林里面,没有什么研讨会需要参加,也不用当什么主持嘉宾,ta会踏踏实实教学生,对学生特别好。

很多文理学院都是1:6、1:7的师生比,甚至有些更低,教授跟学生的关系就好比学生在美国的爸妈。学生每个月、每个季度去教授家里蹭饭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当然,文理学院不像藤校能给你那么多得奖、由国家基金资助的科研的路子、公司企业实习的机会。不过,对于需要老师来关心、扶持你的学术的小朋友,文理学院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文理学院的第三个特点,是好是坏取决于你怎么看待。文理学院比较聚焦,不像大U能有很多跨学科的机会。在藤校里,跨学科特别多。例如在哈佛,有一千六百多门课,八个不同的concentration,课程几乎都是跨学科的,包括在Yale也是这样。同样是学Computer Science,Yale的CS跟Classical Music混在一起,教的是如何用计算机进行古典音乐的创作。这在文理学院就做不到。文理学院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高中,你该学这门线性代数,就好好把线性代数学深。

文理学院跟藤校最大的区别在于,同样是top级别的学校,在藤校学习学得没有在文理学院那么深。文理学院在基本功上要比藤校扎实很多,藤校更多在知识的迁移上下功夫,而不是深度,但跨学科机会很多。因为文理学院大多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没有太多的学科设置,学得就深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往深度走才能有出路。但不好的地方就是,学生在选课的时候比较受限制,能选择的也就是那40几门课,一张宣传单就写完了,绝对不会像哈佛、康奈尔那样,根本不给你宣传单,因为宣传单根本写不下他们数千门课程。

Laboratory

文理学院比较重视研究。假设你在一所非大藤的藤校,比如说宾大。宾大算是一个中藤,仅次于哈耶普。你在宾大写一个作业,写了十四页,就觉得,天呐,写了好多呀。而当你从宾大开车半小时到了文理学院Top 3的Swarthmore,起步就是30页的paper。到了大三,社科类作业的paper80页很正常,跟研究生写paper没有任何的区别。对于Swarthmore的学生而言,14页才刚给paper开头呢!所以他们特别看不起宾大的学术,觉得去宾大就是social的。由于文理学院极其强大的课业能力,他们考哈耶普的研究生时特别容易,轻轻松松,顶级的研究生学院也非常认可他们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文理学院对考研究生十分有利。

再者,文理学院的学生在就业时更倾向于走研究思维的岗位,比如说程序员或产品设计。在一家互联网公司里,毕业于藤校的人可能会去做市场营销、管理层中需要和人打交道的东西,而文理学院的人更多是做产品设计、研发。这就是我为什么开头时说这个选择是因人而异的人,你要看孩子的性格,ta更活泼、天真可爱、更喜欢social的话,在同样的录取环境中,藤校可能更合适。如果ta更加学术,更喜欢一心做题、写paper,没有那么喜欢来事儿、搞人际关系的话,去文理学院也挺好的。而且在文理学院待久了之后,人会变得特别不功利,非常聪明,活得幸福感非常强,不受投行、咨询公司挣钱的干扰。学生会觉得,我要踏踏实实搞学问,冲着幸福感去。这是两个完完全全不一样的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