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正真快乐,其实是享受文化!
淡香拂云 巫娜 - 空花梵行
“大势好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搞收藏,大势不好的时候比如现在很多人就撤出了,但大势不好并不代表没有机会。投资戒贪,才能保证你应得的利益。”知名收藏家马未都表示。
他说,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丰衣足食的时代,今天随便一个家庭使用的东西都比二三十年前要好,今天大部分人都可以买一件奢侈品。今天很多人开始涉足文化投资,但有多少人是出于真心喜欢就要打个问号,因此市场的好坏才会对这些人产生影响。
马未都说,包括他自己在内很多都市人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周转,不知道今天星期几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有钱阶层能够有闲的并不多见,心急的人倒是处处可见。经常有人拍卖行买了东西还没交钱,就跑到他这儿来,“我这有样好东西,你帮我卖出去。问你交钱了吗?他说还没呢,你帮我卖出去了我就去交钱。这样的人做收藏,怎么能收到好东西呢?”
“有人说你们那个圈里水有点深,其实水一点都不深,就是水有点混。”马未都说,自打宋朝有收藏意识以来,古董就在真假之间,考的就是你的眼力。搞收藏首先是智力投资、情感投资、社会关系投资,最后才是金钱投资,获利只能说是缘分,真正有感情的没有几个舍得往外卖。
“搞收藏,你不懂不要下赌注,千万不要信眼见为实,做局的事情并不少见。”马未都举例说,近两年“海捞瓷”非常热,我们确实在南海有沉船,很多人就以为弄个船出海就能有收获,结果从深海里捞出来的假盘子假碗很多。真正一个大买卖被德国人赶上了,前些年在公海上有一整船瓷器被德国人捞着了,6500多件瓷器,被新加坡一个博物馆3000万美元买走了,搁今天很多人都要后悔,这就是眼光和运气。”
马未都说,收藏真正的快乐是文化带来的享受,“无形大于有形,文化大于科技。明白这个你就知道怎么付钱了。”一副奢侈品眼镜卖上万,一个大牌的塑料包包卖好几万,一个智能手机最多也就卖五六千,这就是最简单的“文化大于科技”。而中国人对材料有传统的喜好,这就抑制了艺术的创造力。“如果你总拿什么材质、什么成本来计算文化价值,那只能说你没文化。”
马未都说,中国过去二三十年的文化消费变化大家都看得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他写关于收藏陶瓷的书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汝官哥钧定”这五个字,今天几乎搞陶瓷的都知道。但今天我们所用的大部分家居产品都很难对它产生情感,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批量的,不同于过去的个性化生产,所以越是古老的东西越容易产生感情,而不真正深入其中很难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