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的含义(下):现在的淡泊宁静是为了日后的行稳致远

恬静农家·打荞麦(网友2008年秋摄于侯坪)

三、宁静致远一说有其合理性

大约从2011年起,县人对宁远县释名有宁静致远一说,有其合理性。今人多认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这句话语浅而意深,富有哲理,强调“淡泊”“宁静”的重要性。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现在的淡泊宁静,正是为了日后的行稳致远。通过学习明志,便可修炼,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可轰轰烈烈干出一番大事业。
其实,早在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中,其《主术训》
中就有“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三百多年后,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子书》中,化用了《淮南子·主术训》原句而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经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的出彩描写而广为人知。在第三十七回中,刘、关、张二顾茅庐,看到诸葛草庐的中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久而久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理念广为流传。
作为明德,毫无疑问是明志的基础,没有完美的德性,没有完美的道德,不可能有完美的志向,更谈不上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业,怎能宁静致远?作为“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的宁远九疑山,那是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明是舜帝的崩葬之地,那是夏禹、秦皇、汉武望祀过的地方,籍载凿凿,口传累累,赵匡胤心仪有加,敕名宁远应该有续明德、宁静致远之义包孕其中。
基于上述所论,笔者认为,湖南宁远县的敕名含义应该是希望舜帝在天之灵护佑这个偏远地方安宁,助力赵宋王朝像舜帝一样无为而治,宁静致远。需要补充的是:明德始于舜帝,大禹继承舜帝的明德:在十多年前发现的《遂公盨》中就有歌颂大禹德行的文字:“厥贵唯德”“民好明德”“益求懿德”“心好德”,这是2900多年前出现的最早的明德”文字。后来在《尚书·陈》、《大学》里面出现,司马迁则将其写在《史记》中:“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之德可谓至矣”。我们不能不说,湖南宁远县的敕名,该是多么深厚的舜文化印记。
四、千年古城宁远的前身梁兴
《太平环宇记》残卷漏记了大业十三年(617)萧铣起兵反隋而在今县城设置的梁兴县治。它是从隋营道县析置的一个新县治,同时还有从郴县析置的义章县(今宜章)。隋营道县治于开皇年(589)从今道县蚣坝迁至原泠道县治即今冷水境内的西汉泠道故城,是由此前的营道县、春陵县、泠道县合并的新营道县治所在地。这个营道新县在今宁远境存在了三十二年。到了唐武德四年(621),这个营道县治迁移至道州城,今宁远境只剩下建立四年多的梁兴县城,并随着唐王朝荡平萧铣的梁兴而更名唐兴,后又更名为武盛、唐兴、延唐(并析置大历县)、延昌、延唐、延熹(并析置春陵场)、延唐,后于乾德二年将大历县、春陵场并入延唐县,最终由赵匡胤敕改名宁远县,至今已有1054年,而在今县城所立的梁兴县治则有1401年了。
梁兴,毫无疑问是萧铣希望舜帝在天之灵护佑其梁国兴旺发达,打下了深
深的舜文化印记。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记下了《旧唐书》中失载的梁兴县
“延唐,上。本梁兴,萧铣析营道置铣平,更名唐兴,长寿二年曰武盛,神龙元年复曰唐兴,天宝元年又更名,有铁。”从相关的史志记载,梁兴及其后的更名、析名,无不打上深深的舜文化印记:希望得到舜帝在天之灵的护佑。
唐兴、武盛、延唐、大历无非希望李唐王朝兴盛,国祚绵延,大历年号为县名直使用到宋初,也反映出大唐余威,至于春陵作为场名,来源于西汉初年的春陵县名:据传,在县北境听到九大阜之中有钟自春,觅之得韶乐遗器,遂名今柏家坪一带为舂陵,后为舂陵侯封地而成了侯国,后代出了光武帝刘秀,唐代元结将道州俗称为舂陵,这无疑有舜文化的印记至于县境因有九疑山为舜葬之处而在秦代曾属九疑县“,其治所极有可能在今冷水境内的泠道古城,限于篇幅不便在此文论及,但无疑有深深的舜文化印记。
最后,有必要提一提湖南简称湘,最早应该来源于舜葬之处的九疑山三分石。那是传说中的舜帝崩葬地,这个勤民事的舜帝,其葬地的东南即今蓝山县野狗岭为湘水的源头,“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这是关于湘水源头的最早记载,打上了深深的舜文化印记,因那条湘水是舜帝视察过的河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