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2017年持续走热,强调自主创新,龙头上市带动产业疯狂吸金10亿美元

2017年已接近尾声,动脉网精心策划了大型年终盘点专题,将陆续对2017年医疗健康30多个细分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和展望,为大家奉上内容大餐,查看本专题系列文章请直接拉到文末。

同时,动脉网将打造传统年度盛会“未来医疗100强”论坛,发布医健领域最具影响力“未来医疗100强榜”,了解论坛详情请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

在2016年的动脉网未来医疗100强榜单中,基因检测领域强势突围,不但占据了前5位中的2个席位,华大基因更是摘得了榜首。

2017年,两家龙头企业相继上市,肿瘤检测领域蓄势待发,微生物组学在政策的引导下逐渐成长,行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

同时,随着华大智造、瀚海基因自主创新的国产化测序仪面世,测序上游环节国产替代战争的号角正式吹响。

接下来,动脉网将对2017年行业投融资、政策、行业热点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回顾前夕,以窥未来。

219% ! 融资幅度爆炸式增长

2017年,尽管人工智能、CAR-T疗法在占据潮流,但资本对基因领域的投资热情不减反增,融资总额较去年翻倍。

截止到2017年11月底,国内基因检测领域融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与2016年相比,上涨了219%!

2017年的企业融资轮次集中在A轮和B轮之间,而去年则相对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经过1年的发展正逐渐走向成熟。

从融资金额的分布来看,绝大多数资金流向了A轮及其以后的企业。获得天使轮和Pre-轮融资的企业一共6家,融资金额占比仅1.3%。

可见,而对于后一批成立的企业来说,在这个红海市场中发展的压力更大。

从服务领域来看,资本似乎更加青睐服务临床和科研端的企业。

在技术上,无疑科研和临床市场是这个行业内的技术高地,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容易被其他公司复制。

从市场来看,科研市场是最早接纳基因技术的领域;而临床端的市场量级自不必多数,仅NIPT一项检测就滋养了20多家企业,还诞生了一家上市公司。

而随着CFDA开始释放肿瘤检测市场有序化的信号,临床检测市场有望翻上好几倍。

2017年,肿瘤相关领域是最大的赢家。44家或投企业中,有23家涉及肿瘤检测相关服务(不包含易感基因检测)。而这些企业疯狂的吸纳了54%的资金,约合5.6亿美元。

反观母婴检测类(包括NIPT、孕前和新生儿筛查)或投企业仅9家,相比肿瘤类企业相差甚远。

其原因可能与市场的成熟度有关,母婴类检测最核心的就是NIPT,而随着行业规范的检测,这个行业格局基本已经确定。

这9家企业拿到了接近3亿美元的融资,可见巨头已经出现,初创企业很难再去挑战和颠覆。

另外,今年共有超过71家投资机构参与基因检测行业投资,其中包括Arch Venture 、淡马锡等海外早期风投机构。

国内机构中,雅惠医疗、辰德资本、东方翌睿、高特佳、联想之星、远毅资本表现最积极。

政策持续暖风吹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延续去年的趋势,今年国家也发布了多个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

大体上,今年的政策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鼓励前沿创新,二是规范和落实基因检测。

加快生物技术创新创制,是这几年科技方向的主题,而基因检测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2017年5月,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件将突破若干个前沿关键技术定位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发展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新型基因操作技术以及微生物组学。

《“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摘要:

发展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重视单分子技术 在其中的应用和测序数据的分析解读;发展单细胞分离、基因组扩增、 转录组扩增和单细胞基因组分析技术;发展生物大分子的单分子检测、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降噪技术;发展蛋白质测序技术、新型质谱和微流 控芯片等技术;发展基因和蛋白质精准测量技术,推动生物检测技术向 微量、痕量、单分子、高通量等方向发展。

发展精确或定量化的新型基因操作技术,真核生物细胞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重 要应用价值的新型微生物基因重组技术,促进多种基因(组)编辑手段 的融合,重视基因操作的效率和通量,提高易操作性,降低脱靶性,扩 大应用范围。

研究人体微生物组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挖掘其中关键微生物组性状和关键基因群,开展人体营养相关的微生物组研究,开发相关产品;开展植物共生、根际和土壤微生物组的研究,研发农用微生物菌剂和环保用微生物菌剂;开展禽畜类和水产经济动物益生菌剂与肠道微生物组研究及产品开发;研究工业、环境、海洋微生物组和功能调控等技术与产品。

开发高通量和高精度的处理微生物组数据的计算方法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相关数据中心和技术平台,进行大规模微生物组数据整合及挖掘。

6月,又一个“十三五”规划出炉。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体育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规划”中再次强调了前沿技术创新,重点部署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技术,提升医学前沿领域原创水平。

除了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也相继在列,旨在通过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

落地方面,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基因检测能力覆盖50%以上出生人口的目标,强调了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整合不同数据层面的生物学信息库。

在“规划”的引导下,各地也很快跟进了相应的指导意见。

1月1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的意见》,其中提出了12个意见,包括检测机构体系组建、付费机制完善、产业化和人才建设等。

同时,海南省还提出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包括融资支持和对外合作等。

5月,浙江省物价局、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受理审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增设了多个分子诊断产品的定价标准。

除了这两地,湖南省、贵州省、河南省、广东省等多地从2015年开始便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

10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第二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复函。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原则同意河北、辽宁、江西、重庆、海南、青海省(市)发展改革委,大连、厦门市发展改革委报来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

复函要求各省市积极研究支持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的相关措施,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完善示范中心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相关单位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基因检测技术普及惠民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2017年,基因测序上游市场可谓收获满满,总计推出了3款自主创新的基因测序仪。

2017年7月31日,瀚海基因正式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测序仪GenoCare。

该仪器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用于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据。公司方面称,其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一旦产品量产并商用,全基因测序费将由目前二代的1000美元锐降至100美元,测序时间周期也将大幅缩短——从二代的1个星期缩短至1天。

2017年10月27日,华大智造在华大基因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推出了两款高通量测序仪—— MGISEQ-2000 、MGISEQ-200。

MGISEQ-2000 是基于 BGISEQ-500 的双芯片独立运行平台之上,添加了两种不同规格的芯片,为使用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其单次运行能够完成最大 600 G 的下机数据,在 PE100 读长模式下满负荷运行仅需不到 48 小时,一年的运行通量相当于 1000 个以上人全基因组数据量。

MGISEQ-200 则是保留了 BGISEQ-50 方便灵活的特点,在 PE100 读长模式下满负荷运行可产生 60 G 的下机数据,仅需不到 48 小时,平均一天就能完成 24 个肿瘤样本的快速检测。

安诺优达则通过与Illumina合作完成了公司在上中下游的全产业布局。

2017年3月21日,这一天正是世界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征)日,安诺优达在北京召开了新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近日获得中国食药总局(CFDA)注册认证的新款桌面式高通量基因测序仪NextSeq 550AR、以及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

至此,国内测序仪市场已经有12款测序仪问世。

再加上艾吉泰康、中科纳泰这样的国产基因捕获、CTC捕获企业,以及聚道科技这样的下游服务商,我国基因测序行业自主创新产业链初步形成。

致力基因捕获中国制造的艾吉泰康在2月完成了5000完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中关村发展集团。

赛纳生物、飞朔生物这些国产化企业都相继获得了融资,相比前两年大幅投资中游测序类企业,资本方向的微调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自主创新企业的认可,还可以看出行业自主创新的未来大趋势。

临床检测爆发、微生物组学的未来探索

前文提到,肿瘤检测企业是今年最大的赢家。CFDA在2016年9月受理了燃石医学肿瘤检测试剂盒产品审批程序,肿瘤检测领域开始酝酿一场暴风雨。

安诺优达此轮融资是本年度该领域公开融资事件中获投金额最高的一家。某投资方曾向动脉网透露,该轮融资后,安诺优达的整体估值已达40亿人民币。

另外,诺辉健康、臻和科技、慧渡医疗、优讯医学等多家肿瘤液体活检企业相继获得融资,其中慧渡医疗的Pre-A轮融资已达千万级美元,其他几家的融资额均在亿人民币级。

无论是从市场还是技术门槛来看,肿瘤领域都是无可争议的高估值领域。

探索中的微生物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在2003年完成以后,许多科学家已经认识到解密人类基因组基因并不能完全掌握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因为人类对自身体内存在的巨大数量的,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菌群几乎一无所知。

2007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投入1亿1500万美元正式启动酝酿了两年之久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由美国主导的,有多个欧盟国家及日本和中国等十几个国家参与。

此外,美国还在2016年5月启动了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英国在同年8月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微生物基因组云计算平台。欧盟还发起了“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

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将微生物组学也放到了重点突破领域,行业内也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到了这里。

2017年10月,“中国肠道宏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锐翌生物和华大研究所具体执行,第一期预计开展百种与肠道菌群相关的宏基因组关联研究。这家公司在2017年9月获得了远毅资本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

这一年获得融资的微生物测序企业还有协云基因和微健康,两家公司分别处于天使轮和Pre-A轮。尽管这个细分领域的融资额度不算太高,但也微生物测序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获得资本认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未来的可能性。

影响相比肿瘤检测,微生物领域像是一座等待挖掘的金矿。

大健康类检测,落地仍需探索

相比其他领域,大健康和消费类的检测门槛稍低。这一领域的企业最多,但能拿到融资的却寥寥无几。

今年这一领域一共有5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不到3000万美元。其中,23魔方的A轮融资是在1月份宣布的,极有可能完成时间是在去年。

如果把这一轮融资去掉,这一细分领域的融资总额仅2300万美元。要知道,肿瘤液体活检领域一家的融资额度就可能超过这个规模。

CFDA尚未针对大健康和消费基因检测出台相应的管理规范,加之技术门槛较低,这个领域成立许多企业的方向。

这个领域中的公司水平良莠不齐,甚至不乏完全不懂技术与行业的玩票选手。技术大,获投企业少,这是目前大健康类企业的现状。

动脉网曾在2017年5月写过一篇文章,谈的就是关于这一类产品的现在问题。相比临床类检测,这一类检测面向的群体更丰富。

而随着成本下降、技术升级,用户对于技术的认知提高,这个市场会逐步扩大。

尽管一些产品的使用频次非常低,但由于面向的人群广,成本、技术能力、用户消费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都呈良性发展趋势,市场的开拓程度呈良性发展。

但问题是,目前大多数产品都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落地模式。

以健康管理类产品为例,消费者希望通过检测能给自己的健康管理带来帮助和指导,而检测完之后的一些列报告,告诉消费者什么风险高,适合吃什么,其实并不能够很好的打造产业闭环,为消费者带来实质性帮助。

更何况不少产品还没有符合消费者的预期。

这些企业在体检、保险行业都做了不少跨界和探索,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很好的落地模式,是的消费者的需求程度和付费意愿提升,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祖源类的产品是目前落地比较成功的,这个领域的两家企业发展势头也非常好。

23魔方融资总额近8000万人民币,微基因尽管没有公布融资情况,但从发展情况来看相比起融资总额也不会低。

这两家公司都明确的把自己定位在了泛娱乐类检测,不过多的纠结疾病本身,而是通过基因更加的了解自己。

两家公司的产品相似,业务模式类似,价格几乎同步。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在不约而同的在价格上砍了又砍。

23魔方在融资后迅速将全套基因检测(祖源+遗传健康)产品价格从999元人民币降到了499元,WeGene也在第二天迅速跟进。

两家公司在各大购物节日所推出的优惠程度也几乎同步,最终降价的结果也是两家公司的价格保持在统一水平。

这两家公司是直接的竞争关系,一家公司降价另一家势必会跟上,所以23魔方在一开始决定降价时的考虑肯定不是通过降价从竞争对手那里拿到多少客户。

从999元到499元,相比之前许多处于观望状态的潜在客户也会燃起购买的欲望。

周坤在后续的采访中回复,499元的价格仍然可以将利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不会出现烧钱的状况

。因此,通过自身降价,迫使竞争对手也与之同步,最终整体价格降下来开拓更大的市场,这才是这次价格战的深意。

正如周坤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的回复:“降价对用户和行业来讲都是好事。”更何况,当市场规模达到一定量级时,他们还有反过来要求上游企业降价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为基因大数据带来新思考

生信和大数据的下游环节完美的全是了什么是小而美的领域。

测序成本的下降势必导致数据环节的压力,同时带来的还有市场。

但这个领域并没有出现大幅度企业切入的现象,当然这可能也跟门槛有关。不过更大的可能性与性质有关,生信服务更像是一种工具,他们并不需要向销售类产品一样需要大规模业务或者市场人员去堆。

另外,产品与市场的切合度很重要,不好的产品很快就会被淘汰掉。随意这个领域的企业都获得比较不错的融资。

Alpha GO连胜李世石和柯洁,人工智能一次在全球掀起了浪潮。在医疗领域,智能影像、智能诊断、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也在入侵。

在基因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的产品也在潮流中涌现。

其实早年间,不少下游的数据服务上就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数据分析、数据解读的前瞻性研究。不可知否,人工智能在序列化数据处理上极具天赋,但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远比围棋的规则复杂。

在目前的状态下,利用人工智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甚至较为简单的解读的确是比较不错的方法,但如果涉及到复杂性关联的疾病,还需要时间和数据来打磨。

龙头企业上市,腾讯入局

2017年是NGS行业的上市元年,华大基因、贝瑞基因两家龙头企业相继上市,华大基因更是在短短几个月间市值突破千亿。

除了新角色以外,二级市场的其他行业企业也在通过投资或者收购的资本手段进行布局。

2017年2月,三胞集团宣布以6.8亿人民币对凡迪生物进行收购,创下了国内NGS行业收购记录。11月,金域检验则在上市2个月后参与了基准医疗的B轮融资。

这些上市公司大多是以传统行业或者重工行业起家,在上市后开始布局高新技术领域,基因测序、精准医疗成了许多企业选择的领域。

阿里之后,腾讯低调入局

近年来,BAT三家公司在医疗健康领域都投入了不少尽力。

而基因行业,除了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与这个行业有频繁合作外,腾讯、百度都比较平静。

而今年,腾讯也开始有所动作。

2017年,成立仅1年多的癌症早期筛查公司Grail拿到了9亿美元的B轮融资。这轮天价融资的投资方中,就有中国的投资方腾讯。

2017年6月,Intel BioIT论坛在北京召开。除了老常客阿里云外,腾讯云也意外现身。

据说这是腾讯云第一次公开阐述其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看法和计划。不过当时腾讯云方面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动作。

时隔四个月后,腾讯云再次现身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腾讯云在会上宣布了与百迈客生物的战略合作,并正式发布生物基因解决方案,开放腾讯云计算、存储、人工智能等各项IT能力,助力生物基因行业发展。

A家和T家相继入局,而B家暂时还没有动作,且看明年吧。

未来趋势

行业分工明显

去年来看,能够涉足上游市场的企业基本上是行业内的巨头公司。它们在中游和下游的多年耕耘后,积累了足够的人才和资源,开始往上游渗透,由此完成企业的全产业生态链。

而几年的名单中,除了安诺优达以外,瀚海基因、赛纳生物其实更像是小而美的企业。这些企业成立时间都不算长,规模都不会太大,它们的创始人来自国际顶尖机构,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

一方面是由于中游企业过度饱和,这些企业选择去到蓝海市场。另一方面也是这几年宏观政策对自主创新创制的鼓励的结果。

未来,随着这些国产化产品的成熟,也许行业内会掀起一股进口替代的潮流。而由于国产化产品的价格优势,或许是的市场类产品的一次整体降价。

同时,国内行业内购自己自主,技术水平提升,也使得行业分工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后期的企业可能就不再是希望自己能够承包所有环节,而是发挥自己所长,集他人之所长共同建立一个生态环境。

多组学数据辅助临床诊断

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基因测序进入临床早已成为大势。

而随着分子诊断、蛋白组学检测、影像学等前沿技术的崛起,人们对疾病的认知维度更加丰富。但目前,这些技术基本上还是单打独斗,而通过对维度的检测对疾病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时代的到来,这些数据的整合变得更容易。因此,未来趋势不是基因测序进入进入临床去单打独斗,而是与其他组学数据整合,将疾病量化,透视疾病,从而为临床带来更为精准的诊疗。

2016年,基因检测行业在走热的同时也不断面临争议,”资本争夺“、”精准医疗泡沫“;中国测序行业缺乏上游生产力,2017年则有3款自主创新测序仪发布。在质疑和鼓励声中,行业继续蓬勃发展。

泡沫在每一个行业都可能存在,但泡沫并不完全是坏事,在大浪淘沙后,泡沫总会褪去,珍珠仍会留存。

文|周梦亚

微信|rencontre_my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2016年,动脉网首次面向医疗健康产业发布了“2016年年度未来医疗100强榜”。

相较2016年,2017年的医疗健康产业将呈现怎样的态势?这些态势是让各领域的企业受益还是受阻?在2017年的未来医疗100强榜中,哪些领域的企业会上榜?哪些会落榜?……解开种种问题的钥匙,就是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近期推荐

专访七位AI专家,辨析医疗人工智能真伪

美的如何通过家电切入健康领域?

第三方医疗服务

2017年度盘点

房地产+医疗  |  民营医疗  |  医联体

医药行业  |  医药零售  |  医药电商  |  创新药

中医药  |  养老行业  |  康复产业  |  健康管理

医美行业  |   医疗器械  |  商业健康险  |  口腔

医疗机器人   |  医疗VR\AR  |  体外诊断

医疗大数据  |  医疗信息化  |  第三方医疗服务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