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考相比,考研更难?搞清楚这3个问题,才能得出客观结论

高考和考研是人们求学之路上的两次重要大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们未来发展的高度。对于这两场大考的难度,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与考研相比,高考更难;也有人觉得与高考相比,考研更难。
因为难不难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知判断,所以大家在“高考和考研,哪个更难?”这个问题上不可能会达成共识。但要想得出客观结论,必须搞清楚这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高考生和考研生,谁的心理状态更稳定?
每年高考,应届高中毕业生是主体,对他们来说,高考是从小学到中学这十几年时间里面临的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他们非常看重高考结果,他们的父母和老师同样特别看重高考结果。如果高考没有发挥好,不仅意味着无法考上心仪的大学,还可能会遭受别人异样的目光。所以高考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而考研生是成年人,他们比高考生多四年或更长时间的学习经历,他们更有经验,心理状态也更为稳定。如果他们在考研中落榜,应该没有高考落榜生那样失落,毕竟他们还有就业这条路可以走。有更多的选择,自然不会感到特别紧张。
第二个问题:从考录比看,高考和考研,哪个竞争更为激烈?
数据显示,全国各地高考录取线基本超过80%,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90%,其中本科上线率大概在40%到60%之间,个别发达地区本科上线率超过70%。也就是说,高中生只要想上大学,几乎都有大学可上,而上本科的几率大概为二分之一。
考研录取率就没有那么高了,以2020年考研为例,报考人数为341万,录取人数在110万以内,大概每三个考生会录取一个。要知道,今年招生人数100多万,是因为扩招了18.9万人,如果明年不继续扩招,按照现在考研生的增速,录取率或会下降到30%以下。
不过,高考生考上好大学的难度比考研生要大得多。全国一百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每年本科招生人数占总数的比例很小,大概只有不到5%的高考生有机会进入“双一流”大学就读;而“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占到研究生招生总数的约50%,所以考研生进入好大学就读的机会更多。
第三个问题:高考和考研的备考难度是否相同?
高考的备考策略和考研的备考策略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高考和考研都需要恰当地运用“题海战术”、认真钻研历年真题,都需要依纲扣本、进行专项训练。然而高考区域性更强,更突出整体实力;考研专业性更强,更突出专业实力,高考生结合当地高考考纲和自己的选科情况,进行科学备考;考研生则结合全国性的、统一的考研考纲和报考学校的专业要求进行备考复习。
那些不偏科的学生,应该更适合进行高考备考工作;那些偏科比较严重的考生,更容易在考研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搞清楚这三个问题,我们会发现,“高考难,还是考研难”这个问题,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如果我们考虑到参加高考和参加考研的学生群体之间的巨大差别,就更加无法对该问题做出评判了。
其实高考和考研的最大不同是,高考是客观上必须要做的事,考研是主观上积极去做的事。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所有想获得高校文凭的高中生,都必须走高考这条路。整个社会也有这样一种看法,没有参加高考、没有读大学的学生,大多没什么出息。而考研是对专业知识的一次深度学习,既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又是为了帮助自己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那些本科阶段不喜欢自己就读专业的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考研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国内高中实行的是“保姆式教育”,高中生什么都不用考虑,只需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家长负责他们的生活,教师负责对他们进行指导和督促。当高考生通过高考进入到大学,学习环境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陪伴左右的父母和老师不见了;曾经你追我赶的拼搏环境没有了,学习靠自觉自愿。因此考研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较高。
话说回来,无论是考研,还是高考,本质都是为了让自己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是这个过程非常艰辛,我们唯有持续不懈地努力,方有可能实现目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