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有效阅读量
今天,咱且从柴米油盐的烦恼中抽离一下,聊个轻松点的话题。
“人一辈子的有效阅读量能达到多少?”
不知你想过没。
有些人不太乐意面对这个问题。尤其是,我告诉你,它可以计算出来——以神经生物学为基础,这个数据可以做到颇为准确。
这种思考会让人产生恐惧,而当下的“奶头乐文化”亦特别“鼓励”我们逃避严肃的思考。
但就像故事里常说的,但凡有勇气直面内心恐惧的人,终将获得巨大的收益。
一
一生的有效阅读量
谈到阅读量,一些人马上联想到“一年看365本书”的阅读达人们。
要我看,现实中真有人能达到这种程度的有效阅读量,这绝非“达人”,而是“不是人”。
毕竟,人类的有效阅读速度可不像货币,想通胀就通胀,它受生物速度限制。
先声明,我说的「有效阅读」,是指看全新的资讯,并能吸纳。
举个反例。我阅读互联网运营类的书,也能做到“一年365本”。
那是因为,其中80%以上的内容抄袭或“借鉴”的是另20%不到的内容,其次,毕竟拙作《进化式运营》也参与了那20%,所以,全新资讯对我而言非常少。
或者,我一年看365篇诸如“杨-米尔斯理论”这种级别的论文那也是可以的,但我充其量只是把我认得的文字“过了一遍”,阅后除了眼花缭乱脑壳疼之外一无所获,这样的阅读也不是有效阅读。
所以,我们先对「有效阅读」达成共识,它必须:
对阅读者(主观)是全新资讯 能看懂、吸纳,并受其影响
那我们如何才能评估人类的有效阅读能力?
认知神经科学给到我们一个基础依据:语音回路
简单来说,当我们阅读文字时,如果我们脑海内不发音(默读),是无法识别词语的含义。
不信,你试着控制大脑不要默读(这可能需要一番功夫),再去“看”下述几个词:
「沉默与语言」
是不是会有类似“发动机空转”的感觉?
反之,你之所以能看得懂现在的文字,是因为你脑海中一直有个“发音”跟着阅读。
没错,语音回路理论能为我们人类提供一个“有效阅读速度上限”——接近我们最快速“朗读”文字的速度。
这与一个人的知识量、认知水平无关,纯粹是生理基础决定,可谓“众生同速”。
因此,我们可以推算出人类有效阅读(全新资讯)的速度上限是语音辨析能力的上限,中高水平大概是 300 字/每分钟。
这是一个重要的数据。
有了它,我们可以推算一个成年人的有效阅读量:
假设一天业余时间:4小时,且全部用于“有效阅读”
那么,一天的阅读字数是:300字/分钟*4小时*60分钟 = 7.2万字
假设一年365天每天坚持,那么一年的总字数是:7.2万*365天=2628万字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在精力最佳的状态,正常人想要让接受的全新资讯对大脑产生实质影响(有效记忆并内化),意味着至少需要重复3~6遍(跨越不同时间段)。
*参考专题:学习、记忆与遗忘
我们取中位数4。
所以成年人一年全力以赴的有效阅读量需再除以4,约为657万字。
什么概念?
大概是6-7本《红楼梦》的长度。
如果你不熟悉红楼梦,那可以想象20本《人类简史》的长度。
听上去似乎还挺多,毕竟红楼梦可是本大部头。
但是,上述结论是建立在“理想模型”的基础之上:
每天聚精会神4个小时阅读
坚持365天
且需满足循序渐进(过于熟悉则造成“浪费”,过于陌生则“不懂”)
扪心自问,没多少人能达到。
你不可能将业余时间完全投入在求知上,基本社交、家庭琐事、运动休闲……这些至少要占据80%以上的时间。
所以,理想模型推导的数据就像是“平均工资”,对主流人群的意义不大。
我们不妨改成“中位数水平”,大概是理想模型的10%-15%的水平,也就是大概一本《红楼梦》的篇幅。
因此,综合结论是:
普通人一年努力求知的上限,大概是:一年内化一本《红楼梦》篇幅的新资讯(知识)。
作何感想?
二
我能选择不求知么?
当然,我建议大伙儿先来个灵魂拷问:
我们为什么要「求知」,一辈子轻松简单度过不行么?
这是一个伦理问题。
*伦理问题无对错,但不代表没有讨论的价值。
如果从伦理层面去思考,会陷入死胡同。但我们可以换个视角巧妙找到解答:
如果你是近视眼,不妨把眼镜摘下,对,现在就摘下。
看看周边的世界——很模糊。
这就是当下的你。
那么,现在机会来了。只要你求知,你内化的知识足够多,那么——请把眼镜戴回去。
这就是「求知」后的世界。
所以,你说要不要求知?
你可以反驳:我不需要那么高的分辨率,看不清世界挺好,比如,我可以美颜脑补,我妻子(丈夫)很俊俏。开心就好,活得稀里糊涂又如何?
你说的没错。我们不能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主观幸福。
但我们可以用你的主观标准,去衡量你自身的幸福观,站不站的住脚——即逻辑自洽。
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假设我的幸福标准是:富裕、不离不弃的伴侣、亲密关系。
但我朝这个幸福标准靠拢时,发现,我越是富裕,越是难以辨识潜在伴侣是否“真心”,同时,我所珍视的亲密关系都渐渐疏远我——这让我感到痛苦。
这个就是自己的主观幸福标准逻辑不自洽的结果,存在内在冲突。
好,现在回到刚才的话题,你说,活得稀里糊涂无所谓,开心就好。
这种幸福标准很明白——其实就是「体验价值最大化」。
但问题是,稀里糊涂,按照上下文语境来说,就是「知识(思想)止步不前」,真的能撑起你的体验价值最大化么?
略加思考会发现不具可行性:
你的“俊俏伴侣”在变化,你可能开始跟他思想脱节;
你的身心也在不断“老化”;
你维持体面生活所需要的智识、资源、环境也在变化;
你追求「体验价值最大化」而逃避求知,但这种逃避终将会让你的「体验价值」急剧降低。
结论显而易见,人们可以选择多种生活方式,但无论选择的是哪种方式,只要是追求「幸福最大化」,「求知」都是一件无可规避之事。
这并非说教,而是一个简单但可靠的推导。
所以,苏格拉底有句话才会流传千古——“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请不要误解我的观点,我不是热血漫画作者,一股脑把你们加热到沸腾。
我肯定「平凡人生」的意义。
但「平凡」不意味着「轻松」就能实现,这是赤裸裸的现实,无关乎伦理。
我们千万不要等到自己无能为力维持最基本的人格尊严时再行动。
至此,咱可以推导两大结论:
1.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即,「求知」是提升生命体验的基础
2.人一辈子所能求知的上限比预想的少,中位数水平大约是一年内化一本《红楼梦》的篇幅(在努力的情况)
如果对此不敏感,咱不妨换个问法:
我们被困在一个「一辈子无法逃脱的岛」上,岛上没有任何文字,只允许你带上50本红楼梦厚度的书。
是否意识到这50本的份量了?
所以,问题在于,到底该挑哪50本?
想的头痛?
苦恼就对了,因为这个问题是个陷阱。
得确,求知无涯。但这个问题把我们引导到“选什么”,这是误导,它的陷阱体现在:
我们没法替未来的自己做决策。
有点像高三学生选专业,你辛苦4年,毕业后发现,社会已经不需要这个专业了。
我将之称为认知的滞后效应。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求知局限」与「认知滞后」的狭缝中前行?
把我们余生的求知资源看作筹码,我的践行体悟是,可以从下述三个方向进行「投资」:
三
方向一:压实地基
我们上大学那会,还不像现在这么信息发达,大家选择专业挺随便。入学后对专业学习感到迷茫很普遍。
迷茫其实是好事,它逼迫着我思考上述「荒岛带50本书」的问题。
很快,我就找到了第一个答案。
如果不知道要学什么,那就先学些「未来不管怎么办多半是要用到的知识」。
于是,我大学时就锁定英语。
但是,光学英语很闷,于是我在英语中又选择一个子分支——管理学,毕竟,不管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对组织的运作、对人性的把握,这些知识多半也是需要的。
于是,我在专业之外把全英版的MBA教材几乎自学完——工作多年后回过头思考,当年学到的很多「思想」的确让我比同龄同事拥有更多视角。
我们出社会后,同样可以借鉴这个思路——不知道学什么,那不妨先把「未来不管怎么变,多半是要用到的知识」基础给打扎实了。
这些「基础」,我认为至少包括:
1.认知「常识」
有关我们「人类」自身的知识。比如,我们的大脑究竟如何思考、记忆、整理及应用知识。
虽然我用“常识”一词,但据我所知,这个“常识”尚属于未来,当下主流群体对我们自身的认知仍停留在工业时代。
有了这些「常识」,虽然未必能马上带来什么实质好处,但至少能让我们在学习新知时避免做「无用功」。又或者,至少不会被互联网上各种速成技巧、骗局误导。
「少加点班」有不少专题也是针对这些“认知常识”进行讨论,有兴趣的新读者可以在文末的链接中查阅相关专题。
2.激活你的inner strength
生命的天赋与本能是存续。但我发现,很多人并非被社会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如何在社会中持续提升内在韧性,是成人世界重大的命题。
这个话题,我后续会单独列一个专题谈。
3.表达传递
无论社会怎么变,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实质都不会变。
但正因为交流的普遍性,让人容易轻视它的专业性。
我们习惯了用“低情商”、“钢铁直男(女)”、“不会说话”等大而泛的标签对“交流能力发展不足”的群体进行简单概括,掩盖了他们缺乏“基础表达知识”的事实。
所以,如果周边有人评价你“直男”(女),切勿解读为夸你实诚,我更建议你把它视为“基础沟通知识欠缺”的信号。
毕竟,外人没有义务挖空心思去发掘你的人格魅力。
如果想在觅偶、面试、晋升、涉及到与人互动所有工作、关系维系中取得理想的结果,建议你踏实学习下基础的沟通知识。
比如,文字表达(毕竟文字仍是“线上交流”的主体),口头表达,包括一对一的交流,以及面向多人的讲演能力。
当然,我说的「表达」,是以「诚实」为基础,跟所谓的「自我营销」、「包装自我」有实质区别。
除了打好「地基」外,还有一类性价比很高的「投资」经常被人们忽略。
四
方向二:认识自己
前面提到了,人痛苦的根源,是因为活得逻辑不自洽。
但比起逻辑不自洽更为悲惨的是,他根本没意识到问题所在。
不断地朝着世俗的模板中努力,越努力越感觉不对劲,越不对劲就越努力……可见,西西弗斯的确是世人的原型。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受诸神惩罚推巨石上升再滚下来,永无止境。
如何彻底摆脱飞蛾扑火式的人生陷阱?
我认为解决办法是多花点心思去「认识你自己」。
这似乎荒谬。我们的思想,对自身不是“透明”么,怎么会不了解自己呢?
我们换个视角就不难理解了:
发明各类算法的人(比如编程、象棋、经济规则),这些算法对发明者固然“透明”,但当这些算法投入到社会环境中运作时,往往会产生各种出乎发明者的意外事件。
社会环境越复杂,“意外”就越多。比如,经济问题。
而我们人脑与真实世界的交互,属于最复杂的一类问题情境。因此,哪怕我们的“所思所想”对我们“透明”,但我们其实仍不太「认识自己」。
用计算机科学的视角解读是——我们需要解析的信息量远远大于CPU的处理极限。
这种现象很常见。
我随便举个例子:相比欺骗他人,人类其实更擅长自我欺骗。
出于「维护适度自尊」的需要,我们会下意识用“美颜镜头”对自己进行“脑补”。
比如,看到他人闯红灯就是“低素质”,而自己闯的时候就是“赶时间”、“两边没车灵活变通”……
我们会将所有的“善小而为之”的“善”进行放大,将所有的“恶小而为之”的“恶”进行选择性遗忘。
我们越是看不懂自己,就越容易活得不自洽,活得不真实,活得很累。
因此我建议,适度将时间投资于「认识自己」上。毕竟,我们一直在成长在变化,过一段时间,总会“看不懂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认识自己」?
珍惜每一次的「情绪」。
尤其是,当你没必要发脾气却发脾气,没必要感伤却突然感伤,没必要……却突然……
这类情境,就是触发我们进行「反思」的契机。
只要你稍加分析,并不难得出“哦,原来内在我的最在乎的竟是……”
然后,带着你的全新认识去「重新生活」。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的“荒岛带50本书”问题。
相信,当我们将一半的资源投资在「基础知识」(未来无论如何都需要的知识)、「认识自己」后,剩下的答案,会自然而然的逐一出现。
最后,我想谈下关于“被动失去”的问题。
五
方向三:隔离糟粕
一生只能带50本书,其中20本书还被互联网、传媒巨头偷偷换成了各类低俗读物(以赚取巨额利润),你甘心么?
随手点开一个资讯类应用,随便一刷,总会找到一些“看似很重要”或者“欲罢不能想要点击”的资讯……你每天填食,日积月累除了感到一身空虚外一无所获。
人类无法做到彻底消除本能欲望,而这些“欲望”正是糟粕信息利用的漏洞,防不胜防。
好比大街上一个人突然脱光了衣服狂奔,你不可能不去看一眼,互联网上,这种裸奔的资讯可是无处不在。
我在以前的专题也谈到过信息伦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劫财违法,为何劫持注意力(亦是人类的稀缺资源)却可以光明正大?
这不合理,但立法向来滞后,现在指望不上,咱还是自食其力吧。
如何防止注意力“被盗”?
我建议采用“一票否决的原则”,把相关的“糟粕源”卸掉、取关。不要高估所谓的“理性”、“自控力”。
如果我们想保持人的尊严度过一生,就必须学着像重视金钱一样对待我们的注意力。
结语
借助认知神经科学、记忆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推算普通人一辈子充其量也只能内化几十本《红楼梦》的资讯量。
这倒逼着我们面对一个不太愿意面对的问题:生命尽头、生存选择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个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theory),大意是,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实际上,但凡身体健康的人,基本上抱着“永生假想”的信念快乐的活着,生命会本能的规避死亡无法避免的事实。
也许,死亡的命题有点沉重,甚至是惊悚。
但我认为,适度为之无伤大雅,毕竟,思考死亡恰恰是诚实与自己对话的捷径。
而对自己诚实,方是生活的起点。
*本专题核心词*
语音回路 | 荒岛50本书 | 痛苦根源 | 逻辑不自洽 | 未来决策 | 认知滞后 | 基础常识 | 认识自己 | 被动失去 | 诚实活着 |
*点亮「在看」,我会看到你
*老读者建议,有空再刷一遍,会有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