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需记忆参与,说三遍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教材替我们安排好了“预备知识”
*即在你学习某知识前,你必须已经具备预备知识,否则我们就像未学会站立,就想学芭蕾舞一样
同理心
认知理论(涉及“注意”相关的理论)
符号运用
*这是为什么“刻意学习”无法内化知识,产生知识累积效应的根源,因为它只是把“脚手架”当做学习的目标,而没有将知识“吸纳”。
*当然,能在现实“看到”画面更好,但很多情况并不具备条件,而想象力能胜任这一重大缺憾。
外部反馈:这通常属于直接实用型知识,比如读者、观众、老板的正向反馈、业绩提升、更好的数据结果等等;
内部反馈:这通常属于间接(偏理论)知识,比如,让你产生更多顿悟、启示感;能采用更多的视角看待旧问题、以前看不懂的现在能看懂了……等等。
*这个“思维升级”的潜伏期由大脑在“后台程序运行”,我们无法有意识控制
具备先决条件:你已掌握相关基础,学跑前,起码你得会走路 内化动力:你必须对“意外”敏感,对纠正意外充满欲望而不是逃避 新知创造:在旧知识基础上用想象力(或现实体验)建造新知识 改进验证:寻求“变得更好”的内外部反馈,静待时日
*此处的记忆特指我们平日里追求的「外显」记忆,而内化的记忆一般体现为「内隐」
真正掌握(内化)的知识会被你归为“常识”,我们常轻视常识,所以,当你真正内化知识,反倒会以为“什么也没学到” 反之,你觉得“学到了新概念”,可能只是“记住”,恰好说明“尚未内化” 唯有内化,才能产生“可叠加的累积进步”效应,否则记得再多,也只是在遗忘队列中排队 知识管理对考高分有用,但如果你想要内化知识,你最好尽快忘掉那些“学习方法”
多参与、观察、浸入体验现实中丰富的生活(这些是想象力的基础),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用课外辅导把孩子假期安排满满,很可能是在谋杀孩子“智商”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