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类药物的时候,胳膊肌肉疼,会不会是肌肉溶解了?
有位朋友跟华子说,他颈动脉中发现了斑块,医生让他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预防。但是服用一段时间之后,他感觉到胳膊的肌肉疼痛。他之前看到过他汀类药物有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的副作用,于是非常害怕,就停服了药物,问华子要怎么办?
华子对他说,其实不必过于担心,虽然他汀类药物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不良反应,但实际的发生率非常低,只要做好肌酸激酶(CK)监测,没有超标就不必担心。
一、他汀类药物会导致肌肉损伤
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调节血脂药物,不仅可以抑制胆固醇的生成,同时还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逆转的作用,使斑块密度增加,体积缩小,增加斑块的稳定性,避免斑块发生破溃而诱发血栓。
但是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有可能出现肌肉损伤。具体造成损伤的因素尚不明确,有可能是影响了肌肉细胞中的蛋白质代谢,也有可能是影响了辅酶Q10的合成,最终导致肌肉细胞不能正常工作,产生疼痛、乏力。
二、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人体的肌肉细胞分为3种,分别是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其中心肌与骨骼肌上带有横纹,所以被称为横纹肌。在横纹肌细胞发生损伤时,细胞膜无法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导致横纹肌细胞内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钾离子等物质漏出。
肌红蛋白是大分子蛋白质,如果大量的肌红蛋白被释放,会随血液到达肾脏,堵塞肾脏筛网结构,导致急性肾衰竭,有生命危险。此时会出现肌肉剧烈疼痛、严重乏力,尿液呈现酱油色等症状。
三、他汀类药物所致肌病发生率并不高
他汀类药物会导致肌肉损伤,有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但发生率并不高。在临床试验中,他汀类药物所致肌肉损伤的发生率在1.5%~5%之间;诱发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风险在0.04%~0.2%之间。每开具100万张他汀类药物的处方中,造成的死亡风险为0.15。
所以整体来说,他汀类药物造成横纹肌溶解的概率并不高,引起生命危险的更是罕见。而且多发生在患多种疾病,需要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之中。他汀类药物对心肌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无可替代,使用时获益远大于风险,并不建议随意停用。
四、如何减少他汀类药物所致的肌肉损伤
1、避免大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导致肌肉损伤与用药剂量相关,不建议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2、注意年龄、性别差异:他汀类药物导致的肌肉损伤在高龄患者,尤其大于80岁者,更容易发生;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体型瘦弱、矮小者容易发生。
3、注意疾病因素: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感染、创伤、手术、强体力劳动者容易发生肌肉损伤。有上述疾病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他汀类药物。
4、注意遗传因素:细胞色素 P450 同工酶或药物转运体编码基因呈多态性,会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服用他汀类药物导致肌痛的家族史者,要慎用。
5、注意其他药物影响: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环孢素、维拉帕米、胺碘酮、蛋白酶抑制剂、大量葡萄柚汁等,可能会影响通过CYP3A4酶代谢的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增加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所以要尽量避免与上述药物联用。
6、注意肌酸激酶(CK)监测:在他汀类药物造成肌肉损伤时,CK值会显著升高。在CK值未超过正常上限5倍(1000U/L)时,可以正常用药,超过者需停用。
7、换用另一种他汀:在使用某种他汀类药物出现肌痛症状之后,在暂停用药等症状消退后,可以更换为另一种他汀类药物继续治疗。
8、联合用药:减少他汀类药物用量,如果不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达标,可以考虑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进行联用,可以减少肌肉损伤的发生。
9、补充辅酶Q10:有在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造成肌肉损伤与辅酶Q10合成减少相关,可以尝试补充辅酶Q10以减轻肌痛症状。
总结一下,在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有可能造成肌肉损伤,出现肌痛、乏力的症状。但绝大多数都很轻微,可以耐受。只有极少数人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而造成生命危险更为罕见。平时多注意对CK值的监测,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可以预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