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课堂成长的主人——学法系列指导 (一)
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课堂学习是重中之重。而课前的自学自研是课堂学习的重要铺垫,是为了更深入地参与课堂、提高听课的针对性。课后的迁移运用是课堂学习的巩固,是课堂思维的延展,是进一步提升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科素养的提升关键在于课堂效果。课堂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业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同学们不把课堂学习抓好,而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复习,那真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同学们!努力做课堂成长的主人,促进自身健康、愉悦、高质发展。
课前准备不容忽视
在“自学自研—课堂学习—迁移运用”这样一个发展式架构中,自学自研是确保后面两个环节有效开展的重要一步。但光有课前自学自研还不够,为了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益,课前准备工作便不容忽视了。
课前的物质准备。课前的物质准备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有的同学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上课时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铅笔或文具盒,虽然这些东西可以从其他同学那儿借,但是借东西会影响听课,甚至会漏听重要知识点,进而影响到整堂课的听课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同学。
2.忘记带笔记本,虽然可暂时记到其他本子上,但放学后可能还要将笔记内容重抄到笔记本上,这样会耽误时间,影响整体学习的效果。
3.上习题课、试卷讲评课时,忘记带作业本或试卷,难以有针对性地做好笔记,在错题的反思上就要打折扣,也会给课后整理、复习带来不便。
4.上实验课时,忘记带实验教材或实验报告册,也会给自己动手实验带来不便。
总之,这些细小环节都会影响到课堂学习的质量,因此,我们要用心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
课前的知识准备。课前的知识准备包括认识上的准备和相关知识上的准备。认识上的准备,包括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观察相关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相关知识的准备包括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比如,学习英语中的过去完成式,就需要知道过去式并能很好地运用。如果学习的是一篇课文,一定要查阅课文中涉及到的难点知识。
课前的思想准备。课前准备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积极性的过程。比如,上物理课的时候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同学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就会向老师和周围的人了解有关温度计的一些知识:温度计是谁发明的,根据什么发明的?温度计有哪几种?它们都是测量什么温度的?它们有什么不同?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为什么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银白色的?对温度计的研究迫不及待地从课前准备就开始了。这样从课前到课中,乃至课后,同学们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同学们,努力做好课前各种准备工作,带着信心、带着疑惑、带着期待进入课堂,有利于提升听课的效能。
找准听课的着力点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在自学自研的基础上,同学们的听课一般要达到三种效果:第一是对自学自研的内容进行再次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强化理解、增强记忆的效果;第二是理解自学自研中不明白的地方,从而达到提高认识、消除疑惑的效果;第三是理解所学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三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讲解除思维障碍对人来说的迫切。课堂上要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同学们自身解释疑惑的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提高听课的效能。
学会听课抓住重点,在难中突破。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有的还只有40分钟),其中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15分钟左右的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中讲的内容较多,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自学自研的情况,重点听课前自研中没有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老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尤其是要学习老师的思维方法。其次,要抓住老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课中的关键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入新课,如何突破难点问题,如何迁移运用,如何做小结,要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都曾经当过学生,他(她)们知道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她)们会做一些调研分析,研究学生在自学自研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关键知识点、同学自学中的难点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会强化、会反复、会巧妙地讲解,所以只要认真听课,很容易抓住老师的重点。老师的讲解一定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整理、拓展、升华,只有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掌握其中的奥妙。所以对于同学们来说,专心致志听讲、热情积极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关键。
同学们,如果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的恶性循环,既费力又不讨好,往往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任何一位同学,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坚持课前自学自研,课后迁移运用,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眼耳手脑并用,增进知识理解。听课的关键在于对老师讲解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我们不仅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解时的表情动作,在与同学合作讨论时,也需注意同学们讨论时的参与表情与动作表达;耳要听,指的是需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难点和疑问,而且要善于倾听同学们的见解;手要记,有选择性地记笔记,记重点、难点和疑点,要积极参与动手练习环节;脑要动,我们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思考,跟随老师讲课的思路,形成自身思维的热点,可以超前思考、迁移思考、深度思考。在合作学习的环节中要积极探索、思考,贡献思维智慧。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积极思考、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死记硬背、未经思考和理解的知识是不长久的,也难以促进能力的提升。
紧跟老师思路,积极踊跃参与。同学们上学,听课学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以提高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不是上课听懂了,就算课听好了呢?应该说,听懂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对于一个积极成长的学生来说,不应当只满足于这一点,而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在向老师、同学学习具体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习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摸清老师讲课的思路、同学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思维的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具体脉络。摸清楚老师讲课的思路,就是要把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所用到的考虑问题的方法搞清楚,学习老师严谨、有序、迁移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要学习借鉴同学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方法,努力推进自己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还要有大胆质疑的意识,探寻问题,记录问题,课后再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在主动获取资源与积极主动思考中,促进自身更好成长。
全神贯注在课堂
为了让每一节课都能达到较高的效益,我们必须在兴奋点、激情度、欲望、情感、注意力、自控力等方面大做文章,推动自己在课堂中更好地愉悦成长。
动机自控。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培养良好的动机,对于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学生动机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自控力,促进自身行为动机的稳定性。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学会有效的自我控制,并进行一些必要的自控训练。
在课堂中,同学们往往会有某些强烈的个人需要、欲望。比如,看见别人在外面打篮球,坐在教室里听课的你有时会感到手特别的痒痒,这时的你不免会神游在运动场上无心听课;快到中午了,肚子叽里咕噜叫个不停,这时的你不免会无心再听老师讲课,焦急的等待下课铃响冲出教室;父母出差回来给你带了最喜欢的礼物,在课堂上你还在不断的回忆,念念不忘、恋恋不舍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同学们听课的无关因素,会导致同学们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所以,同学们要自我察觉并进行自我调控,使自己不受课堂无关因素的影响,要把心沉下来,把全部心思集中在课堂上。
意识自控。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定义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处于理性状态的时候,人比较擅长控制自己,处于感性状态时,往往难于控制自己。所以用理性的目标似乎不能解决感性的问题。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所以只能努力去改善。
在课堂学习中,同学们要对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行控制,如:课堂上努力控制自己集中意识、不开小差等。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的精神的唯一门户,一切来自外部世界的东西只要进入到意识中来,就必须要经过这道门户;因此,学习任何一个字都不能绕过这道门户,否则,它就无法进入到儿童的精神中去。显然,培养儿童这道门户经常敞开是头等重要的事,一切学习的成就有赖于它的成功。”
注意力是意志力的重要表现。意志力的锻炼和注意力的培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学习过程中要严守课堂纪律,加强自控能力,不分散注意力,主动抵制引起分心的干扰,这些都是锻炼和提高意志力的好办法。有这么一个小孩,在盛夏酷暑难受的时候,他把房门紧闭,趴在桌上学习,满身是汗。别人问他为什么关着门,他的回答是:“开着门,常有人到门口来张望,分散注意力;开门通风,会把书吹得乱翻,影响思想集中。”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样强的意志力,这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后来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某名牌大学。
行为自控。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行为自控是对知、情、意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的结果。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包括制止已经产生的某种行为、发动某种行为、坚决完成某种行为等。如在课堂中同学们须克服自身内部(如疲倦等)和外部(如室外嘈杂的喧哗声等)的各种困扰与诱惑,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保证学习任务保质完成。
注意自控。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分为无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在课堂活动中,同学们注意的指向性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如:指向教师的讲解上,同学的合作研讨中。注意力的集中主要指排除与课堂无关的心理活动,使之集中于课堂活动中。同学们注意的自控力主要表现在对不太喜欢、不太感兴趣的学科也能专心学习而不分心;能排除外来的诱惑与干扰而专心学习;根据学习的任务要求,能够将其他更感兴趣的事情暂时放下,能集中一切精力积极学习。
情感自控。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是情感特别丰富的动物。在课堂学习中,当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情感,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学习的兴趣,也就带来学习的激情,课堂的效果也会提升。但当我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或者教师的教学对自己没有吸引力时,或者自己的基础稍差,学习起来感觉到很吃力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这样容易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厌恶,会影响课堂效果,长此以往,会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要学会欣赏老师、尊重老师、感恩老师,学会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学会与老师沟通,积极强化进取状态。要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努力克服消极情绪,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认知自控。认知,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认知自控是同学们对自己认知心理活动的自我调控。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对记忆活动、思维活动、心理感知活动以及开展的想象活动的自我调控。我们要提升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控制能力,还须加强观察、理解、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的培养。
今日的课堂,是同学们最美的青春时光,更是为我们人生加油的生命场。同学们如饥似渴的眼神,才是点亮教师奉献的灯塔;同学们健康愉悦的成长,才是师生最美的相遇。同学们乐于思考、积极动手、大胆质疑、踊跃发言,才是师生最鲜活的生命记忆;同学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才会开出最美的花!期待同学们乘知识之船,撑责任之篙,做生命的强者,再接再厉、坚毅坚持、勇敢向前,用奋斗书写奔向远方的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