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洛桥》,《全唐诗》卷二八三作“上洛桥”。
洛桥,指洛阳市天津桥。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迁都,认为洛河从国都穿过有“天汉津梁”气象,因建此桥,名日“天津桥”。桥在洛水上,故亦称“洛桥”。
这是一首诗人站在洛桥上写的一首感怀诗。据《诗境浅说》续编曰:“洛桥为唐时胜地,风物之美,裙屐之盛,每见于诗歌。此殆滞留洛中,感怀而作。地经前度成惆怅,人对芳晨转寂寥,宜其低回不尽也。”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春风吹动了金谷园里的几棵杨柳树,柳条就像少女那样在摆动着细腰。
“金谷园”,是晋代石崇(249—300)于太康年间(280—289)在洛阳市西北金谷修建的一座别墅。《水经注》卷一六“谷水”:“晋卫尉卿石崇之居。石季伦《金谷诗序》曰:‘余以元康七年,从太仆出为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金谷涧中,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 《明一统志》卷二九“河南府”:“金谷园,在府城西一十三里,地有金水,自太白原南流经此谷。晋石崇因川阜造园馆,崇自作诗序,有清凉台,即崇妾绿珠坠楼处。”诗人站在洛阳桥上,看见晋代石崇之金谷园里的杨柳树,被春风拂动,好似如少女般婀娜多姿摆动的腰肢。在唐代,“洛阳桥”一直是著名的风景胜地,因此诗人登桥而观赏风景。首联即写洛桥一带风景的极其秀美。其实,“洛阳桥”故址在洛阳市西南洛河之上。而“金谷园”在府城西一十三里,两者相距甚远,应该是看不见的。这里,是诗人为概述心中感慨而联想在一起。“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可惜美好的风景里缺失了繁华之气,我心里十分失落独自登上洛阳桥。诗人独自上了这洛阳桥,那堪眼前这好风景没有了晋代的繁华,也失去了盛唐的热闹呢?《洛桥》是唐代诗人李益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诗人登上洛阳桥触景生情写下的一首感怀诗。感怀时移世易,世风日下,再无晋代及盛唐的繁华热闹,感怀自己蹉跎时日,生涯艰难,与这眼前的美好风景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