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经典|| 易经:自律是最高的修身,与君共勉!

进入维度之门,打开心灵密码,享受智慧人生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也是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易经中道出这九种人生“失态”,让人领悟:其实只有多一点自律,等你回顾人生时,方能少一些悔憾。

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的时候,其实那时的心态是善而良性的,因为希望倾诉,所以不吐不快;因为希望分享,所以广而告之。

但是,心可以亢奋,话仍要沉稳。因为,说出去的话,再也不能收回。

这一条比较常见,一旦怒从心头起,恐怕下一步很多都会诉诸肢体动作,遑论礼节?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从源头解决:制怒!

如同曹刘论天下英雄刘备惊掉了筷子一样,大德刘备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很难。

还记得甄嬛传中选秀的一幕,站在甄嬛身边的秀女因为受到惊吓而殿前失仪就被赐花永不留用。

如何面对大惊而不失态?这里的理解就是让心时刻保持安住。

这里的颜,我想不光是指颜容、仪态,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

也就是说,面对种种哀伤甚至哀痛,在宣泄过心底的苦与恸之后,需要节制,需要顺变,需要向前,别让颓废从此左右自己。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在高兴的时候,往往觉得一切都是可心的、悦目的。

而就在此时,分辨的功能往往会被削弱,思考的逻辑往往会被淡化。于是,失察也就乘虚而入了。

恐惧或诱惑(诱惑与恐惧往往是一体的)之下,意志不坚的人会失去原则与底线。

此时,真正的猛士会抬头、直面,真正的勇士会坚定、坚持。

想法不要瞻前顾后,思虑不要过于繁复,全心付出,爱就爱了。

所谓大醉易失德,无非反映在言语与行为,大醉之时,其言往往会多妄语、绮语,其行往往会多出格、差池。

自己觉得是一时之为甚至完全不记得,但不排除别人会暗记于心,并以此来做出判断。所以,小酒怡情是最好的,大酒不光伤身,更易失德。

但有种情况我觉得不在此列,就是酒后知己的真心,因为那只限于对话的双方,对他人是无害的。

不轻诺,诺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即行。

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与能量。

《周易》提醒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否则容易失形。

人生百态,若为了这些失形失了分寸,自是会惹人悔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