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最后离场
致大自然
荷尔德林 (德国)
当我还在你的面纱旁游戏,
还像花儿依傍在你身旁,
还倾听你每一声心跳,
它将我温柔颤抖的心环绕,
当我还像你一样满怀信仰和渴望,
站在你的图像前,
为我的泪寻找一个场所,
为我的爱寻找一个世界;
当我的心还向着太阳,
以为阳光听得见它的跃动,
它把星星称作兄弟,
把春天当作神的旋律;
当小树林里气息浮动,
你的灵魂,你欢乐的灵魂,
在寂静的心之波里摇荡,
那时金色的日子将我怀抱。
看谁最后离场
《苏菲的世界》翻完,人在深夜,已经是胡子拉碴一大把的年纪,偶尔寒冷的传来喵星人追逐爱情的叫声,想想还是睡了,头沾到枕头上,还没有听见雪花飘落。
挪威作家乔斯坦在他这本著名的《苏菲的世界》里首句如此写道,“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苏菲14岁,多么芳华的年岁,而这时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拼分之路才刚刚开始。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
这两个问题明显是所有人的,可惜思维固化了,星星之火才点燃,其实能改变的已经不多了,瞭望一堆琐碎的历史和地理知识,无所适从,跳不出来,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哲学源自人类最本源的好奇心,是思考的极致。
“哲学家们曾长时间的仰望天空思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质,然而,答案却在他们的盘子里: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会烹调,哪怕是煮一个鸡蛋。哲学家并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仅仅满足于吃这个行为上。是否存在最好的吃法这样的规则?是否存在理想的炒蛋或炖小牛肉呢?这才是一个哲学家思考的问题”。
言简意赅的理解,大概孩子和成人的不同就是好奇心,若要生命多彩纷呈,就要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对生活保持敏感,童心和赤子之心使然。不过大多数沉迷在各色欲念之中,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也是枉然在生活之外。
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这话在《苏菲的世界》里用到了很多次,是歌德说的。《苏菲的世界》多少有点特殊,它不是一部哲学书,而是一部小说,自己恰恰没有阐述其中诸多哲学问题的能力,不读不困惑,读了更困惑。
这大概便是杨绛先生以为的我执,许多年轻人总是有烦恼,迷惘,其实就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在读《苏菲的世界》之前,也曾经读过星空、飞碟之类文字,还有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等等,他们牛掰的文字里通篇都是圣经,可他解决不了我自己的困惑。
藉此对号入座,寄希望其中有拯救自己的方法,却陷得更深,再也跳不出来。你相信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可是即使相信也没有看到什么。
抛开哲学内容烦躁,《苏菲的世界》里的故事主体是一个三次元的世界里的苏菲与“上帝”,可能就是作者本人的互动关系。作为“创作者”的上校创造了主人公苏菲和艾伯特的世界,而这本书的作者乔斯坦又创造了上校和他的女儿席德的世界。
当苏菲得到真相的时候,她没有感觉一切变得虚无和意义丧失,而是希望从上校的书中逃离,这是主人公苏菲最后的选择。
秋初去爬山是不好不坏的季节,踩着昔日的露水,披荆斩棘,垂手可得的野枣和山楂,慢慢攀高的惊喜,仿佛已经远离了喧嚣的世界,远离了芸芸众生,远离了琐碎的生活。站在山顶,俯瞰袅袅炊烟,好像诺干年的距离,仰首苍穹,不禁唏嘘自己的渺小,这一刻的冷静和寂然,似乎就是读《苏菲的世界》的感觉。
“人,作为一种拥有开放意识的独立主体,我们应该对所有未知的世界充满无畏和反抗,不管我们从哪里来,不管我们本身多么弱小”。
就像筷子兄弟在《猛龙过江》里面唱的“人生本是漫长的仗、看谁最后离场”,只能如此了吧?
圣诞快乐。
【插画:朴项率 (韩国)】
前文回溯
▷浮生流水,我们很快成为局外人
▷如此荡漾幸福地假装着
- The End -
【花花君】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