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会引发多种疾病,李东垣的一方就是针对此病机而设【一点资讯】

扶脾丸是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一个方剂。此方具有健脾胃,消积滞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寒,腹中痛,溏泄无度,饮食不化。具体表现为胃脘胀痛,肠寒泄泻,消化不良,气逆打嗝,呕吐吞酸,面黄肌瘦,午后潮热,倦怠少食,精神衰弱面黄肌瘦,午后潮热,倦怠少食,精神衰弱等。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导致泄泻的病因很多,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无论何种原因,最终导致脾胃肠虚弱,使胃肠功能减退,不能受纳水谷,也不能运化精微,聚水成湿,积谷为滞,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内伤饮食,外感病邪,使太阴阳明受病,脾阳受病则脾机不运,升降失常,……腹胀泄泻”。《景岳全书·泄泻》也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脾胃虚寒是常见的脾胃病,与脾胃不和、脾胃虚弱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比脾胃不和、脾胃虚弱更胜一筹,因为脾胃虚寒损伤了脾胃的阳气。阳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动力,有了阳气才有气化,才有脏腑功能的正常运作。阳气的虚损,就会伴有阴寒内盛,通常会伴有一些畏寒的表现,因此脾胃虚寒的病人会伴有更多的虚寒之象。主要表现为怕冷、水肿、四肢不温、腹泻、腹痛等。脾胃虚寒所导致的泄泻,也就是上文所说的,脾不升,胃不降,脾胃失去健运之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脾不升清,身体各脏腑器官失其营养,则表现为面黄肌瘦,倦怠少食,精神衰弱等。胃不降,则会上逆,表现为气逆打嗝,呕吐吞酸等,寒则有积,故有午后潮热的表现。

对于此证的治疗,当以温健脾胃,清除水湿,积滞,涩肠止泻,此方剂的组成为干生姜、肉桂以上各五分,干姜、藿香、红豆以上各一钱,白术、茯苓、橘皮、半夏、诃子皮、炙甘草、乌梅肉以上各二钱,大麦蘖(炒)(现常用麦芽)、神曲(炒),已上各四钱。上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食前。

方中白术,茯苓,补中健脾,兼燥湿渗湿为君药,藿香辛温入脾胃,可醒脾健胃,快气,和中,辟秽,祛湿,与白术,茯苓相配可增强芳香化湿之功,红豆理气,通经除湿,半夏辛苦温燥,可燥湿和胃,与陈皮理气燥湿相辅,辅佐君药理气健脾,这样湿气得除,中气得调。陈皮,半夏,生姜并用还可降逆止呕,止嗝。干姜温中逐寒,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二药共用脾胃得暖,寒气散去。炙甘草甘温补气生血,健脾胃之气。神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和胃,宽肠,利水,二药共用可消食导滞。乌梅味酸,可收敛生津止呕。柯子涩肠,二药共用涩肠止泻,兼以止痛。诸药共用,寒得暖,湿得消,脾胃的运化功能得健,积得除,泻得止,胃肠功能得复。后则精神恢复,身体强壮。

另外,李东垣认为,脾胃虚寒,影响胃的腐熟,脾的升清输精,导致脏腑的气血不得滋养,谷气闭塞而不降,清气不升也可导致气机下陷,肺为五气之主,与脾胃之土气重叠于下焦,胃气病则中气下溜,使之下陷而不能收摄,九窍都因此不利,最终会导致脏器下垂。故此方也可作为脱肛的主方。总之,此方是脾胃虚寒导致泄泻的效方,若明其理,引申应用,也可用到很多的疾病,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