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谄媚“后浪”的“前浪”,“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更可爱
我不羡慕明天的你们,
我只羡慕昨天的自己。
——李敖
B站在2020年的青年节发布了一则品牌推广《后浪》,请来国家一级著名演员何冰老师,以数十年的话剧舞台表演经历,献上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独白。
这支广告从五四前夜开始就开始在朋友圈刷屏——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奔涌吧,后浪!
大家转发时截取的只言片语无不透出着燃、青春与正能量。
短短4分钟的视频,充斥着“前浪”对“后浪”的羡慕、致敬、感激。
然而透过这些,我看到的却满是对一个空洞对象的反驳与对年轻人的谄媚。
“一代不如一代”的声音在哪?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究竟是谁?
这是我从初次看完短片的澎湃热血中冷却下来之后想到的一个问题。
文案伊始就塑造出一个形象,一个假想敌——一个“习惯嘲讽和否定‘后浪’的弱小的人”。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形象,唯一浮现出的居然是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被她常挂嘴边。
倒不是说现在的“前浪”中没有看不惯年轻人的人了,这样的人什么时代都有,但是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早已变成了一个谄媚年轻人的时代了。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获得了年轻人,就相当于获得了流量的红利、消费主义的红利、逐利的资本就会蜂拥而至。
对于B站来说,尤其如此,无论这条广告引发了怎样讨论,有多少赞美和唏嘘,资本市场早已用冰冷的数字给出了它的答案——
投放当天,B站市值暴涨4.8亿美金,合人民币34亿元。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如果知道不吝惜赞美与鼓励,可以有如此丰厚的回报,想必也会翻遍辞海,找出最用力的赞美,熬制一锅最浓的鸡汤吧。
从《少年中国说》到《老年人与棒子》
对年轻人的赞美早已有之。120年前,面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梁启超愤而疾书,写下传世名作《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
当时梁启超对年轻人的盛赞,更多是出于一种理想,一种对“少年中国”的热切期望,希望打破垂暮清廷的思想桎梏。
今天B站的《后浪》,显然不能与《少年中国说》相提并论,它甚至不能算是演讲,更遑论思想变革的号角,央视播送时右上角的“广告创意”是对这段短片最准确的定位。
但是,对于这支短片所引发的热议,我们又很难把它仅仅当作一次品牌宣传、广告创意。
因为,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揉进了价值观的元素,它不是一场演讲,但引发的头脑风暴不亚于《少年中国说》所引发的震动。
所以,不要说一则广告不用这么认真,当广告承载的不仅仅是品牌宣传,而是上升到价值层面,那么它所要面对的讨论和评价标准就不可能仅止于广告。
同样是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胡适曾说,不要谄媚年轻人,这与梁启超的主张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对年轻人的寄托都不在于功利、不在乎个人荣辱。
60年前,胡适的学生李敖,在自己主办的《文星》的第一期刊文《老年人与棒子》,同样引发了关于前浪与后浪的热烈讨论乃至文坛论战。
只不过文章讨论的重点不在于是否谄媚,而是直抵“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俗语的核心——新人代替旧人、后浪代替前浪。
简而言之:交棒。
青年李敖对交棒的关注集中在以下三点:
从感觉上面说,老年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
从技巧上面说,老年人会不会交出这一棒?
从棒本身来说,老年人交出来的是一支什么棒?
而B站的《后浪》很聪明地避开了这个话题,以前浪的口吻,号召后浪继续奔涌,而只字不提交棒。
“一代不如一代”很刺耳,但是在流量红利和消费主义裹挟的今天,敢于不顾年轻人的愤慨与网络暴力坚持这样说的人,比起那些口口声声对年轻人满怀羡慕、敬意与感激,却不肯交棒的老年人,更可爱。
而对于“前浪”,比起这样的自我感动与谄媚忽悠,我更欣赏青年李敖在成为老年人之后的感慨:
我不羡慕明天的你们,
我只羡慕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