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与鄂州

“书圣”王羲之是鄂州一个重要的客籍人物,先后作西征将军庾亮的参军和长史共有六年。但我们知道他的情况很少。
  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前571~前544)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又曰:“晋,即王侨也。”由此可知,王侨是王氏的始祖(即王羲之二十九代祖)。
  王羲之家族,在晋代是名高势盛的士族。曾祖王览,清河太守,后转太中大夫,禄赐与卿同。叔曾祖王祥,被晋武帝司马炎封为太保、睢陵公。祖父王正,尚书郎。父亲王旷任淮南内史,以屏障江左。叔父王导,丞相。从伯王敦,江州牧。父亲还有两个弟弟,王廙和王彬,王廙,辅国将军。
  晋朝在濒临危亡之际,王敦、王导、王旷等密谋,如何应对。王旷在政治上是个特别有雄才大略的人,他提出了移师江南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西晋迁江南后,王家住在建康(今南京)的乌衣巷。王羲之的成长就在这里。
  后来,王羲之子孙繁衍,散居四方。
  到北宋初年,传至王羲之二十世孙王祐,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任王祐为兵部侍郎。他偶发奇想,在自家门前,栽了三棵槐树,并预言“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果然,后代子孙人才辈出,并就"三槐堂"作为家族堂号。苏轼素与王祐的四世孙王巩友契,应请作了《三槐堂铭》(见《古文观止》卷之十一)
  元末明初,"三槐王氏"后裔移住江西一派系中,有兄弟三人,分称亨一、亨二、亨三。亨二为大明庚辰科中试举人,任江苏吴西县正堂,后调任齐安郡(今黄冈市)续副史。明洪武元年,其兄亨一也由江右九林宫迁至湖北齐安郡盂钵村定居,兄弟二人共携带家眷和族友20余人,在盂钵村种田、地27顷,山林、湖泊9处。明崇祯十六年(1643),该族在盂钵桥边建祠三幢,占地近500平方。康熙七年(1669),在宗祠后约50米处,修亨一公与夫人合墓碑。邻墓约三丈之西南处,又续修亨二公墓,以供王氏后裔瞻仰。
  "三槐堂"王氏宗族,自江西移迁楚黄以来,先后四次修谱,世系已延至二十八世。其后裔现在主要分布在浠水巴河、黄州堵城二地。近年经过考古发掘,黄冈市人民政府将堵城村六组王家墩定为文化遗址。
  二、王羲之是怎样来武昌(今鄂州,下同)的呢?咸和九年六月,长沙公陶侃卒,朝廷加平西将军庾亮为征西将军,都督江荆等六州诸军事,领江州、豫州、荆州等三州刺史,镇武昌。是时,王羲之任吴兴太守,庾亮素慕羲之,请为参军。羲之由是来武昌。他的叔父王导希望羲之到朝廷,他婉拒了。
  王羲之应庾亮之请,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敬佩庾亮有强烈的报国之心,复国之志。就在咸康五年(339年)三月,征西将军庾亮制订了北伐计划,并一再上表朝廷。同年九月,庾亮领晋军和石闵交战,石闵败晋军于沔阳,邾城陷落。庾亮上表陈谢,自贬三等。咸康六年(340年)庾亮卒。但庾亮不忘友人,在他去世前,上疏朝廷,推荐王羲之,说他"清贵有鉴裁"。皇帝下诏,命王羲之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对庾亮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
  王羲之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同当时的广大士族有着根本的不同。冶城之辩,则是最充分的体现。冶城,在今南京之沼山,筑有城,因春秋时吴王夫差在此冶铸制造兵器而得名,是南京城的雏形。《世说·言语》载:"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羲之曰:"不然,秦亡而暴政终,天下并非无为而化成。"
  谢安又说:"今日之事,又有什么不同呢?难道无为而治就不灵了吗?"
  羲之曰:"值此兴亡不测之际,我等正当以平天下,救苍生为己任,若听而不闻,逍遥麻木,或只顾吟风弄月,咀嚼玄理,那不是我等失责吗?"
  谢安道:"我等区区文墨之辈,又能做什么?"
  羲之说:"凡事做则有,不做则无。庙堂之上,江湖之中,可为之事,无处不在。"
  谢安哈哈大笑,说:"不到万般无奈之时,不为意外之举。"
  羲之针对时病,箴勉谢安,盖赏其国器,欲与之并辔中原,其意甚恳。安虽狡辩,而结果不负苍生,未始非羲之一箴之力。
  魏晋时,全国的士族在意识形态上有明确的分野:一派崇尚清谈,其心灵都是以老庄放达为根本,像谢太傅(安)是其代表;一派虽然也讲名士风流,清谈玄理,但归其本质,其心灵构建都是儒大于道,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氏家族是其代表。因此,从东晋到南朝,王家在朝廷居要职的人比谢家多得多,且始终与最高权力者保持着紧密的关系,跟国家同命运共呼吸。像羲之的叔父王导辅佐司马睿渡江建立晋王朝,为宰相,执政数十年,主持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权,功不可没。
  王羲之在政治上一直受着王导的影响,为官时总想做一些实事,对老百姓有好处,但都无济于事。咸康七年,年近不惑的王羲之在江州刺史任上,他感到有很多事要做,如当时鄱阳湖水面宽阔,每到洪水季节,四周农田和村庄常被淹没,防洪排涝保护农业是第一要务……羲之当时住寻阳,他筹划好几件亟待解决的行政大事,经常向朝廷上疏,乞求解决资金、人力,但却石沉大海。王羲之对朝廷的腐败、不关民瘼,非常气愤。
  可见王羲之在政治上是一个应该肯定的人物。
  三、王羲之留芳百世,辉煌千古的,主要是他的书法。历史上对他有“书圣”之称。最善隶书(即楷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羲之幼爱习字,常练不辍。他的第一个老师是父亲王旷。王旷善书,唐代韦续《墨薮》将当世的书法家分了等级。在"上等"的十四人中,王旷列为第六,云:晋王旷,行(书)、隶(楷书)。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三云:"王旷与卫(氏)世为中表,故得蔡邕法于卫夫人,以授王羲之。"由此可以推断,父亲是羲之学书的启蒙老师。
  正式教授羲之书法的是他的姨母卫夫人。卫家祖籍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书法世家,四代不坠。姨母卫夫人,即卫铄,既是羲之书法老师,也是羲之的读书老师。卫夫人师承钟繇,楷书优雅端庄,尤擅隶书,在当代声誉甚高。《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
  卫夫人用心用意教授羲之数年以后,发现他的书法已经成就,行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卫夫人感到十分满足。流着泪说:"这小子以后的名气必会超过我!"
  在我国古代,书法真正成为士大夫倾心的一种抒怀达意的艺术形式,是从王羲之的"今体"开始的。即庾翼等还在坚持传统的"章草"观念,王羲之的书法已在创新之路上走出很远。羲之在书法史上的这个伟大革新,当然经历了一个对汉魏以来书法传统进行总结与改造的过程。在武昌的这6年,正是这个过程的关键时期。遗憾的是,今存王羲之的书作,基本上都是晚年成熟时期的与人书札,极少数带有古体特征的书作,《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处重要的记载:王羲之来武昌之前任临川太守时,庾亮与羲之时有书信往来,他给庾亮的回信是用章草写的。这章草书信被庾翼看到了,非常欣赏。庾翼时任西阳(今湖北黄冈)太守,给在武昌的王羲之写了这样一封信。大意是说,自己旧藏张芝章草书作十纸,南渡时散失,悔恨不已,现在看到王羲之给家兄的回信,书法神采焕然,好像重现了张芝章草的旧观。张芝字伯英,东汉著名书家,被誉为"草圣"。章草是东汉的草书体,后来被称作古体。庾翼对自己的书法自视甚高,能将王羲之的章草与"草圣"张芝相提并论,这在当时确是一种相当高的评价。庾翼《与羲之书》应写于王羲之来到武昌后的两年间。从这封信看,王羲之的书法成名始于武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