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晋龙:我在深圳三十年(1)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也是我居住的深圳福田区建区三十周年,我亲身参与了深圳特区的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亲眼目睹了福田区从一片荒芜成为繁华中心区的变迁。

回顾自己在深圳三十年的漂泊岁月,尽管没有做出什么伟大事业与成就,但也留下不少铭记在心的趣闻,可以说,这些趣闻都是我人生经历的第一次,这里记录下来,也算是自己的一段历史总结与回望。

今天,与各位朋友分享的故事是,我第一次知道“深圳”这个城市的趣闻--误把“深圳”读“深川”。

第一次知道“深圳”城市,应该是大学三年级时,第一次阅读《深圳特区报》。

记得一天晚上,我到本校图书馆报刊室,看到一份《深圳特区报》,但琢磨半天,却不认识这个深圳的“圳”。

看到旁边一个戴眼镜的老师,我当即拿起“深圳特区报”递过去问:

“老师,这是读深川shēnchuān特区报吧?”

这位老师看了一会,肯定地回答道:“对、对、对,这是深川shēnchuān特区报!”

大学毕业留校做老师之后,才知道这位老师是计划统计系的一位王教授。

当晚,我从王教授那里确认了这个“深圳”的读音是“深川”,但不好意思再问这个“深川特区”是在哪个省?害怕老师耻笑我孤陋寡闻。

从图书馆回到宿舍之后,我问同一个宿舍见多识广、大我13岁的北京籍周波同学:“老周,深川shēnchuān特区是在哪个省啊?”

周波同学很纳闷:“没有听说过深川shēnchuān特区啊?”

我肯定地答:“刚刚我还在图书馆看到《深川特区报》!”

周波让我把“深川”两个字写给他,我当即将“深圳”两字写给他看。

周波看到'深圳”两个字,捧腹大笑道:

“那不是读深圳shēn chuān,那是读深圳shēn zhèn!是广东省的深圳shēn zhèn经济特区,不是深川经济特区!”

从此,深圳这个名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

没有想到,大学毕业六年之后,在先到深圳一步的郝继宽同学、杜建中同学以及阎守明老师的热心游说与协助下,我辞去公职,毅然踏上了深圳这片热土。

更没有想到,我竟然在《深圳特区报》办公大楼--深圳特区业大厦上班近十年。

(0)

相关推荐